江苏尹公洲航道被称为长江百慕大 4年沉船27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7:18 南京晨报 | ||||||||
镇江尹公洲航道,全长10公里,是连接长江、京杭运河的全国最大内河十字交汇水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最近4年已造成27艘船舶沉没、23人丧生。 这是一个被船员称为“鬼门关”、“老虎口”的神秘江段。很多船员称之为长江中的“百慕大”。
同区域4年沉船27艘 昨天,记者在镇江海事局的事故统计数据中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至2003年,尹公洲航道共发生重大事故33起,造成23艘船只沉没,22人死亡;2004年,此航道发生重大事故10余起,造成4艘船只沉没,1人死亡……”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死难数据,海事局的同志告诉记者,这一切就发生在区区10公里长的航道中。 镇江市海事局政工科吴君科长告诉记者,统计上世纪90年代的全部长江事故,镇江段江上事故占全部的1/7,而镇江事故中,在尹公洲航道发生的事故占到了一半。例如参照统计数据:2002年-2004年,镇江全市百公里江域共发生100余起事故,共40余艘船舶沉没,37人遇难,而尹公洲航道有27艘船舶沉没,23人遇难。 “基本每天都会有险情出现。”吴君科长说。 交通部专家分析 是万里长江的“瓶颈” “处于三角、弯曲地带的航道,一般自然条件都很恶劣,船只遇险率也比较高,大西洋上的百慕大如此,长江上的尹公洲航道也是如此。”昨天,镇江市海事局的一名航道专家这样说。 交通部的航道专家早就对尹公洲航道的自然条件进行过分析,认为自然条件太过恶劣,航道通航压力也过大。在南京航道分局保存的专家分析资料中,记者查阅到了尹公洲航道的自然条件以及地理地质方面的有关介绍。尹公洲航道称为万里长江的“瓶颈”之地,长江经过镇江丹徒,受江中岛屿和畅洲岛所阻,江水从此分为两段,因此形成了两段航槽,一段上接扬州,一段陡然下落与丹徒接壤。上段航槽称为和畅洲左汊航道,由于百十年来该航槽江流不畅,水位和江面宽度都很低,因此一直以来不通航,渐渐地,通航的压力全部集中到了下段航槽,即尹公洲航道,该航道呈弧形弯曲形状,全长10多公里。此处航道恰好又是长江干流与京杭运河横交的十字交叉点,航运压力集中到一起。 礁石成船只“绊脚石” 南京航道分局副总工程师吕永强副处长介绍,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外,地质条件也很恶劣,严重阻碍了航运。据介绍,尹公洲航道的左岸是裕龙洲,河口上下都有碍航的浅滩,又浅又险,严重阻碍了航运,而且随着枯水期淤泥开始囤积,碍航的浅滩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尹公洲航道右岸为硬质礁板底,不容易被流水冲刷,长期盘踞在此,就成了一块块威胁过往船只的绊脚石;同时,再加上航道偏狭窄、宽度不够的自然条件,及京杭运河两侧搁浅船丢弃的大量块石,所以航行条件非常恶劣。 专家论证开通双航道 “尹公洲航道问题的出路就是,开通和畅洲左汊航道,使之成为双航道。”在镇江市海事局,记者看到了关于开通和畅洲左汊航道的通航可行性论证。 南京航道分局副总工程师吕永强副处长介绍说,2004年11月,由于冬季枯水期到来,尹公洲航道出现严重的通航受问题,船舶搁浅滞航,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南京航道工程局的挖泥船开赴现场实施挖泥疏浚,即挖掘江底的泥土、挖掘碍航的浅滩,使航道水位、宽度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吕永强副处长认为,这一方法治标不治本。 为了根本解决尹公洲航道问题,今年1月份,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吴兆麟教授所率领的专家组来到镇江,对尹公洲航道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目前已制定出初步方案,有待交通部通过。这一方案就是开通和畅洲左汊航道,使之与尹公洲航道一起,成为双航道。在吴兆麟教授的初步论证方案上,记者看到,吴教授提出开通和畅洲左汊航道,合理分流船舶,提高船舶的通行能力,论证表明:虽然过去和畅洲左汊航道因水位低、宽度不够不能通航,但随着数十年来自然条件的改变,目前该航道比较稳定,基本达到一级通航标准,远远超过尹公洲航道的通航条件。但是因影响到镇江、扬州从事渔业工作的群众利益,目前这一方案受到的阻力比较大,目前虽已上报交通部,但至今仍未给出可行性说法。 渔民阻碍左汊水道通行 “尹公洲航道现在船舶日流量已达2500多艘,每天过境和到港的大型海轮平均达40余艘,大型船队40余支,已超过通航饱和程度,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船舶日流量每天都在剧增,如果不改善通航环境,开放和畅洲左汊航道,今后必将造成更多的、更大的船舶交通事故。”吴兆麟教授的论证方案上这样写道。南京航道分局的专家们介绍,丹徒直水道如此险恶,完全可以在和畅洲左汊航道另辟一条航道,那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宽度最窄处为600米,最宽处则有1000米,与右汊相比,左汊更优,已经具备开辟通航航道的良好条件,从2002年开始,长江南京航道局一直想通航,但是由于沿岸渔民声称影响他们的收益,因此通航一事暂时搁浅。 □部门治理 挖泥疏通如同“大禹治水” 2004年11月,由于冬季枯水期到来,丹徒直水道和福姜沙水道这两大航道相继遭遇浅情,通航受阻,船只搁浅滞航。2004年11月1日,上海航道处在测量时发现,长江张家港附近的福姜沙南水道航道宽度不足,需立即采取挖泥疏浚工程。11月4日,南京航道工程局挖泥船开赴现场实施挖泥疏浚。12月26日,长江镇江段内的丹徒直水道(和畅洲右汊)航道宽度也出现不足,也需要实施挖泥疏浚工程,南京航道工程局又派遣挖泥船进驻丹徒直水道进行挖泥疏浚。同时,长江航道局又作出重大决定:自2005年1月1日开始,同时开放福姜沙的南、中、北三条水道,减缓福姜沙水道通航压力。 经过3个月的努力,目前这两项工程已经圆满完成。长江南京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副总工程师吕永强先生告诉记者,挖泥疏浚工程就像大禹治水一样,以彻底疏通为主,经过这项工程,丹徒直水道、福姜沙南水道的通航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水位的提高,一些容易出事故的险滩、阻碍航运的浅滩也得到了疏通,保障了行船安全。 挖泥施工的水域位于长江镇江段主航道内,素有长江“老虎口”之称,加上洲滩向航道淤积挤压,航道宽度缩至200米左右,轮船经过该段航道时速度缓慢,交会困难,去年打造的“水上快速通道”在此速度降低。据悉,需要挖泥的航道长约840米,需挖泥8万立方米。 □记者走访 人称“老虎口”行船先烧香 昨天上午8时,江面上阳光普照。从有着“天下第一江山”美誉的北固山江面往东行20公里,就到了尹公洲航道。站在谏壁电厂码头眺看长江,呈现在记者面前的航道,根本没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观景象,不到200米宽的航道犹如一条狭长的小河,岸边干涸,露出大片大片的沙滩,能清楚地看到航道对面和畅洲岛上的树、石头和江草。 在谏壁电厂码头,停着一艘安徽籍的百吨级水泥货船,船主姓徐,他说靠船吃饭已经20多年了,常年往返于尹公洲航道。此时,徐师傅正在修理斑斑驳驳的船头,他说早上行船时刚刚和另一艘货船撞了一下,所以要检修一下。记者问他知不知道尹公洲航道上多次发生沉船事故,这位老船主说:“我怎么能不知道呢,我们把这个航道叫做‘老虎口’,航道就像一只老虎,张着大嘴等着吞船呢。” 徐师傅介绍,几年来,他多次亲眼看到沉船事故,也看到过熟识的船主无助地跟着沉船一起沉入江中。因此他每当经过尹公洲航道时,都要格外小心,10公里的航道在他看来比百公里、千公里的航道还要漫长。记者在码头上又走访了十多个船家,他们与徐师傅的说法一致。一些船家说:“行船到此,心里抖抖唬唬,就怕出意外”、“行船前,先要在灶台上烧香,然后再起航。” 谏壁电厂码头附近就是京杭运河,与本来就十分狭窄的尹公洲航道形成一个岔路口,来往的船舶通过岔路口进入航道或往上游或往下游航行。在运河口处,记者采访了一位来自镇江的黄沙船的船主李先生,他告诉记者,在运河口与航道交接处,发生碰撞事故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水泥船,一撞就沉,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 江难记录 在镇江海事局对事故的分析报告中比较详细地记载着几例沉船事故: 2003年7月19日晚9时,来自安徽宣州的一艘轮船在镇江水道锚泊过夜时,突然遇风沉没,一人死亡。 2004年1月1日下午2时许,一艘由上游开来的长江38号轮船行驶至水道时,突然与一艘正在抛锚扎雾的安徽无为籍货轮发生撞船事故,两只船莫名奇妙撞在一起,导致两船都沉没。 2004年3月9日下午6时,一支大型船队经过时,船队中突然有一艘船沉没。 2004年9月2日凌晨,尹公洲航道谏壁电厂码头突起大风,造成码头上10余艘船舶互相碰撞,2艘船舶遭撞后沉没。 在镇江市海事局交管中心,记者又看到了另外一组数据:“2004年,尹公洲航道出现险情516起,船舶碰撞事故113次,共抢救47名遇险群众……” 百慕大 “百慕大”群岛,地处大西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及加勒比科港之间的一个三角地带,是一个经常发生过往船只沉没的海域。 相关专题:南京晨报聚焦栏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