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李学生父亲作客新浪讲述儿子生前事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10:01 北京晨报 | ||||||||
河南青年李学生舍身救儿童 父亲来京讲述儿子生前事迹—— “儿子从小就爱帮助人” 2月20日下午,在温州打工的河南青年李学生为了救两个在铁轨上玩耍的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李学生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昨天下午,李学生的父亲应邀来到新
这位还沉浸在悲痛中的老人眼窝深陷,面庞黝黑,身材瘦削。他回忆道,2月20日下午5点左右,儿子在温州的一个朋友给家里打来电话,告诉他儿子被火车撞了,他慌忙问,伤重不重?对方只说来了就知道了。儿子的朋友把李洪深接到了工厂后才告诉他,儿子已经死了,“当时我的头一下就晕了”。这时李老伯已泣不成声,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名字代表一生学做人 李老伯说,当他得知儿子是因为救人而牺牲时,虽然非常悲痛,但并不惊讶,因为他一直教育儿子要乐于帮别人,李学生的名字含义就是要一生学习做人,做好人,他常对儿子说,“咱家再穷,只要有两个馍也要分一个给别人吃。” 而李学生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从小学起就喜欢帮助别人,下雨了,他先想到帮邻居的大婶把麦子苫起来,自己家的麦子倒让雨给淋湿了。在温州鞋厂工作期间,有一次厂里失火,他第一个冲进车间救人。一想起这些往事,李老伯又落下了眼泪,反复地说,“救了孩子,值得,值得!” 为省钱8年只回4次家 “李学生很聪明,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好,可是他母亲生病四五年,花了很多医药费,家里实在困难,12岁就让他辍学了。”李老伯难过地说,李学生22岁结婚,一年多以后孙女出生了,可是没两个月,儿媳就因病去世了,李学生就去了温州打工。 李老伯告诉记者,儿子打工8年期间只回过4次家,其中2次是春节,另2次是农忙回家帮忙收庄稼。儿子总说,回来一趟路费就要花掉四五百元,还不如省下来寄回家里。儿子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每年要给家里寄回2000元。 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许多网民问李老伯需要什么帮助,这位淳朴的63岁老人说,“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孙女抚养大,让她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像她爸爸一样,爱帮助别人。” 让李老伯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牺牲后,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目前捐款已达23万元,其中12万元已交给了他。温州市政府和他家乡商丘市政府都表示要负责赡养老人以及今后孙女上学的费用。 事发不久就赶到现场的温州晚报记者徐海龙说,一位目击者告诉他,当火车轰隆隆从远处驶过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许多人的反应是想喊,可就是张不开口,还有的人大脑一片空白,而就是那几秒钟,李学生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救出了孩子。因此,人们发自内心地敬佩李学生。现在,对于“农民工”、“外来务工者”这样的字眼,温州人更愿意用“新温州人”来代替。晨报记者 徐丽梅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