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死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17:44 时代人物周报 | ||||||||
-韩松落 他死了,死在一年前。一年后,人们才开始怀疑他的死,证实他的死。 如同他以前的消失一样,这一次消失也历时很久,终于有人想起,他去哪里了?去问,身份证已被注销,火葬场有火 化记录,再说生死不明,就显得苍白无力。也不过如你我
而且,生死大事,怎么会,怎么能,无人知晓,无人证实,即便是普通人,也说不过去,更何况,是曾经那样红的一 个歌手? 都只因为,他其实早已经死了。对于听他歌的人,他十年前就死了,他是因为歌唱才存在,既然不唱歌,存在与否, 就不再重要;对于他的家人,他五年前就死了,迷上了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戒不掉,也灭不了感觉味觉,拖累着家人,即便 还吃,还喝,还发出点响动,其实也形同死去,区别只在于,是停放在家里,还是华林山。他们对他的心,早死了,记者去问 ,他们只疲倦地说“他不在”。休要批评他们漠然,不是那样一个人的身边人,其中忍无可忍,怎样体会? 对于那些努力把自己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的人,酗酒的,赌博的,用药的,练功的,我向来没有同情,死了,更不同情 。好好的人,一定要第一个往畸零人的路上走,不回头,也没能力回头,说是自毁倾向,太文艺,说是内心有黑洞,太玄虚, 一定要用最通俗老百姓最明白的话去批评,才配得上那事件本身的动物性的低级和无可救药。 有种好笑的倾向在蔓延,这倾向里带点刚刚开发出来的教养和善良,却不分对象立场时间地点,这倾向里带点微微的 感伤,却是先有了感伤再努力找个发表的对象,于是就成了矫情、滑稽,例如“敬畏自然”,例如对待那些死了的明星。好像 人一死了,立刻就名列仙籍,不能谈,不能说,即便是那些不清不楚的男人女人,生前和多少肮脏事情扯了关系,只要死了, 立刻就被过滤得干干净净,立刻就“芳华绝代”,立刻就“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立刻就能供温婉而感伤的小男人小女人 们有机会开始怀念,并且有一点所谓的人生的感悟。 死就是死,不必附加任何意义,生者所要做的的,不过是努力了解真相,揭开人为的迷雾,像《欲望号街车》里的斯 坦利,粗暴地撕下布兰奇蒙在灯罩上的花纸片,去看看她老丑的脸。生而为人,一定要有准备,一定要怀着粗暴野蛮的心,去 撕开所有的花纸片,撕掉所有丑陋人事上的伤感迷雾,去看看人生的本来面目,不为别的,哪怕只为,警醒着,不往他们的路 上走,哪怕只为,辨别并绕开一切无益的干扰,质朴而且结实地,在自己的路上奔走。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