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节约医疗资源 切实解决看病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0:29 人民网 | ||||||||
党和政府大力提倡认真切实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将“看病难”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在导致“看病难”的原因中,医疗费用过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合理的医疗服务,是造成医疗费用过高的原因之一。 医疗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医疗服务增加了病人负担,政府应该加以干预,以减轻患者
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医疗服务,表现在医疗过程的方方面面,如: 病人经实验室检查后转院治疗,哪怕是刚刚做过的检测,在新医院必须再做一遍。如果说变动较大的项目,如血检、尿检等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重做是无可非议的,但相对变动较小的项目,如各种摄片、CT,一两天以内多次检查,显属浪费。这就是典型的检验资源浪费。 再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接骨技术,痛苦小、费用低,愈合快,是世界公认的优秀技术,但目前医院有90%以上骨折患者是采用痛苦大、愈合慢、费用高达10倍的手术治疗。这是典型的技术资源浪费。 目前治疗末期肾病,在肾移植不能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肾透析是主要手段。在血透和腹透两种疗法中,尿毒症患者中只适应血透和腹透两种方法之一的各占20%,其余60%可采用其中任何一种疗法。而腹透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治疗,一年的费用比血透节省1~2万元。但我国血透与腹透两种疗法的比例为9:1,而国际上的比例大致为1:1。这是典型的不合理医疗服务。 更有甚者,目前有相当多的综合性医院正在陆续关闭针灸科,原因就是针灸科不赚钱。例如针灸每次收费仅5~10元,治疗感冒之类的疾病,总收入不过数十元。而普通内科治疗却能收入数百元。不赚钱的科室当然要关门,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针灸学这样宝贵的资源便被闲置、被抛弃。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医疗资源浪费。 诸如此类,可以推演至滥开检查单、大处方,滥施不必要的手术和某些高价位新技术,滥用某些一次性辅助医用物品等等,都是医方在非医学目的驱使下,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提供给患方的不能真正提高诊治价值,而只是徒增医疗卫生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不合理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逐年大幅度攀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在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上。调查显示,近90%患者反映医疗费用过高,47.1%的人认为自己看病得到的服务根本不值得支付如此多的费用。 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医疗服务,致使医疗费用过高,其原因不外以下三点: 一、医生业务水平低,医疗经验少,临床诊疗时底气不足,出于自我保护、消极防范医疗纠纷而多开检查单,多样用药,用好药。这是客观因素所致,而且这部分医务人员的数量甚少,不是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 二、患者自己要求。临床上经济状况较好,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较高者自己要求多做检查,宁愿多花钱也要专家治疗,主动多开药,开好药。当然,这部分患者的数量也只是社会上的少数,也不是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 三、医生、医院管理者、医疗行政主管部门的医学伦理素质、人文素质低下,不顾职业道德,功利意识膨胀,经济效益观念扭曲,社会效益观念淡化,追求个人、单位的利益最大化,病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严重滑坡。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名,实施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本质的原因。 笔者本人因感冒、咽痛去某三甲医院诊治,在申明自己是医学院教授、磺胺药对自己非常有效的情况下,值班的进修医生还是坚持开出400多元的口服药,超出自己估算药费的十几倍,而我也清楚地知道,他开这两盒药能拿到回扣。可见,医生职业道德的低下,见利忘义,是医疗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医疗服务的直接实施者。医院管理者片面追求本单位的经济增长,将经济指标层层分解,各种各样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无形中也助长了医师滥用医疗资源的风气,迫使各科室想方设法强加给患者各种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更有甚者,地方各级党政领导,以创造效益作为国有医疗机构领导人员任职、调动、提拔、升迁的依据,更是导致上述各种现象愈演愈烈。 可见,要想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能“看好病,少花钱”的理想能够实现,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国家卫生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杜绝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服务,减少患者医疗开支,使党和国家领导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决心落在实处,为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政手段结合。对上述问题,单一的思想教育或行政命令都显得力量单薄。加强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形成以德治医,良心从医的氛围;同时,加以有效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如组建医疗道德委员会,对医生、医院进行职业道德的监管,赋予医疗道德委员会相应权力(最高可至吊销医师执业资格证书);改革以经济效益论英雄的用人思路,取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中有关经济效益的硬性指标;医疗机构考核中增加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估内容等等。 二、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结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首先要纠正政策上的失误,要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落实在制度上,并且形成全方位的制度,例如在市民阶层建立“健康课堂”制度,教给市民判定医学行为、选择医疗机构、判断合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在法律层面,设立或健全相关惩戒性法规,明确回扣、不当得利、医疗资源浪费的界限,违规者给予相应的惩治。表彰和奖励优秀医疗行为,对能够有能力使患者既看好病,又少花钱的医务人员,不但不能以经济效益低来约束,反而要给以表彰。如此才能强化赏罚的示范效应。 三、行政部门加强宣传、指导和监管职能。作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虽然不能对具体的医疗行为做出具体规范,但可以加强指导和监管。如建议用药顺序指导、客观检查资料适用范围指导、临床治疗手段选择指导等等,在医务人员、患者等各层面进行宣传,对患者的相关投诉,以保护弱者的态度处理行政纠纷。(医卫组王旭东)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