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造假的生存空间在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7:02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3月15号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每年这个日子的前后,都是“造假分子”最难过的日子。新华网3月7号消息,杭州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西湖龙井茶”的金字招牌,规定只有杭州市西湖区的“狮峰、龙井村、五云山、虎跑、梅家坞”5个传统核心产区,才可以通过认定获得“精品西湖龙井”的称号。 农家为何给自己的牌子“注水”
大量杂牌茶叶假冒龙井,给龙井茶商带来不少经济损失。但是,以次充好都是外地茶商所为吗?笔者在杭州念书的时候,曾经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在梅家坞的一些地方,凌晨四点会有一些与当地茶不容易区分但差价很大的绿茶“进口”到梅家坞,和正品茶叶混装,凌晨六点以梅家坞的名义一块“出口”。据说,最正宗的梅家坞龙井茶,只有专家和一些特别人士才能品得到。 为什么梅家坞的农家自己往自己的茶叶里“注水”呢?消费者鉴别真假的费用太高啦。特级茶和一级茶的口味究竟有多大区别,只有茶叶专家才能品出,一般门外汉要想鉴别真假,要么聘请专家,要么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专家,不论哪种方式都有成本。去饭店吃饭,很多人选择储藏年头最低的酒,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这瓶酒究竟有多少年头很难鉴别,毕竟不是品酒专家。专业壁垒的存在使得消费者鉴别真假好坏的门槛太高,这也是冒牌很难消除的原因之一。 造假也因需求而起 造假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有相应的消费需求,比如仿名牌和盗版软件。这类造假不同于甲醇制酒和劣质奶粉,后者完全是欺骗行为,对消费者没有任何好处,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必须严厉打击;而仿名牌和盗版软件确实能够满足消费者某些方面的需求。 有些人喜欢穿名牌服饰,但是名牌的价格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冒牌服装正好满足了这群人的需求,让他们觉得“物美价廉”。就拿茶叶而言,消费者买高档茶叶,大多为了送礼,很少自己消费。只要包装上有“梅家坞”的招牌,能代表礼品的档次,能说明送礼人的诚意就可以了。究竟茶叶属于顶级还是次顶级,没什么大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茶叶零售市场上“贴牌”也能够成为一种交易商品。盗版软件的泛滥虽然不利于软件的开发和创新,影响了本国软件市场的发育,但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能够花钱买正版软件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没有盗版软件,中国的计算机普及率也许远不及今日,中国企业的办事效率也要大打折扣。 非正规经济现象对中国有好有坏 并不是说盗版者和仿冒者的行为有理,而是想让大家注意到一个事实:供给什么样的商品往往是由一国的消费水平决定的。在市场发育的某些过度阶段,非正规的经济现象也许能够推动市场的发展,加速市场升级的步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制度法规的不断完善,这些现象的生存空间会自然而然地萎缩,甚至消失。 在曹操的“老家”亳州,假药公开买卖(吃不死人),但告诉你是假的。价格“公道”,你要几成真,就付几成的价钱。原来买的人大多是国营公司的采购员,低价买进,高价报销,中间的差价归自己。后来国营公司改造了,假药市场也就慢慢萎缩了。 【作者】未来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