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05:29 新京报
  高招指标分配确有地域失衡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招公平,表示短时间内改变现状很难

  本报讯“本科生招生应该与研究生招生一样,全国统一分数线。”谈及高校招生指标各地不均衡的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表示。

  昨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李文志“高招指标分配不能地域歧视”的提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著名高校的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的现象,但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坦言,高校在一定的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不过,相关高校也表示,高校指标分配是否公平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

  “按照人口比例来平均分配就叫公平?”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大中认为,虽然各地招生指标不均衡的情况客观存在,但公平的问题也不能极端化。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也不赞同李文志的观点,“那样的话,沿海地区、教育发达省份的学生都能考上北大,而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学生就非常困难。”

  许智宏认为,这也会导致另外的一种不公平。对于缩小高招指标分配地域差别的问题,许智宏和王大中开出的“药方”是,必须要对高考进行改革。“不能以一张卷子来衡量一个学生。”王大中表示,可行的办法是对学生面试。

  但对每个学生进行面试是不现实的。“教育行政部门运用宏观调控,调节全国各地的招生指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认为,这样会尽量公平一些。

  专访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

  高招指标分配不可能绝对公平

  许智宏认为在高考改革之前,只能维持现状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北大招生指标是怎么确定的?

  许智宏(以下简称许):北大的招生指标我们自己制定的,多少年来一直延续下来面向全国各省、市、区,每年都有一个不大的调整。

  新京报:分配的名额是依据什么?

  许:我们的分配是根据各个省的人数比例,当然也有历史上的原因,对教育发达的省份我们会适当多一些。在我们没有更好地高考改革方案之前,我们只能这样保持,不可能绝对公平。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指标比其他地方多很多,这是为什么?

  许:北京市政府对北大的建设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我们在招生时适当有所倾斜。

  新京报: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差很大,这是不是教育的不公平?

  许:什么叫公平,我们保障每个省都有人到北大来读书,这也是公平。如果全国各地统一录取分数线,那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西藏和新疆的教育水平确实很低,但是北大每年必须确保西藏、新疆等落后地区的学生能到北大读书。

  新京报:全国政协委员李文志提议,高考录取应取消地域差别,全国各地统一高考题,统一分数线,您怎么看?

  许:不可能。那样的话,沿海地区、教育发达省份的学生都能考上北大。西藏考来的状元是500多分,而我们沿海发达地区考600多分的学生有一大堆。我们需要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能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教育是公平的。

  新京报:前几年,青岛三名高三学生以平等受教育权为名状告教育部,说她们在山东的分数来北京考可以上大学,可是在山东连电大都考不上,您怎么看?

  许:北京市的学生考普通的市属院校确实分数较低,但要考北大清华还是很难的,需要600多分。我们国家重点大学的教学质量是必须要确保的。其实,我觉得人口大省应该更多地发展教育。

  山东和河南都是人口大省,特别是山东,它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应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专访之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王大中

  是否公平没有绝对衡量标准

  王大中称,按照人口比例定招生指标是不可能的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清华大学每年在北京和外地的招生名额大致是怎么分布的,有没有差别?

  王大中(以下简称王):清华在全国各省市招生名额是有差别的。在北京我们要招得多一些,每年大概在300人左右,其他大的省一般每年招100个左右,像贵州、四川这些省可能就要少一些。

  新京报:招生名额的指标是怎么确定的?

  王:这个指标的确定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招生中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生源。清华通过多年来的招生经验,基本上可以确定哪些地方的生源要更好一些。北京招生名额比较多,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受到北京市和教育部的双重领导,清华大学与北京市有一个共建协议,北京市为清华大学的发展投入了很多支持,当然清华也应该为北京做一些贡献。

  第二,多年来清华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基本保持了一贯性,这也是一个历史的原因。另外,北京的生源也是比较好的。

  新京报:一个地方生源的好坏有没有一个标准?

  王:当然有,我们经过这么多年,可以看到哪些重点高中培养的学生各方面素质比较高一些,基础打的比较好一些。现在还主要是根据我们长期积累的经验。

  新京报:您是否认为各地招生指标的差距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王: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因为清华在每个省里分配的名额都是比较少的。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这些大学希望吸收的学生都是拔尖的学生,这些学生的高考水平是差不多的,也有偶然性。

  是不是把指标按照所有人口的比例来平均就叫做公平?这是不可能的,不要把公平的问题极端化。

  新京报:但是各地招生指标不均衡的情况还是客观存在的,是否反映了高校招生的缺陷?

  王:要说高校招生存在问题,我觉得首先就是高考的问题。将来更好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而不是从高考的一张卷子来判断学生。比如对报考清华的学生进行“面试”,但在现在的条件下还不太现实。

  新京报:清华大学在各个地区的招生指标未来是否会进行逐步调整?

  王:招生指标是一个长期比较确定的格局,很难改变。

  专访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高校招生自主权并不大

  朱清时认为,招生名额分配须遵从教育部方案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中科大在安徽的招生名额与外地招生名额分布有没有差距?

  朱清时(以下简称朱):中科大每年招收1800个学生,其中大约300多在安徽招收,大概占六分之一。

  新京报:在安徽招生比例相对高一些,这个指标是怎么确定的?

  朱:其原因是安徽省的中学生对中科大又熟悉,出于提高生源质量的目的,我们自然愿意在安徽多招一些。

  新京报:在其他地方的招生名额通过什么标准确定的?

  朱:我们的招生名额分配,首先是遵从教育部的招生方案,各个学校根据这个方案再来安排自己的方案。各个学校总的招生人数是教育部确定的,而在各个省市招生多少也是基本由教育部批的。

  新京报:学校有没有自主权?

  朱:学校有一定自主权,但自主权不大。比如去年中科大计划在山东招60人,但发现报考学生的分数出现了很大的鸿沟。我们本来想减少10个招生指标,由于教育部和山东省不同意,我们还是得按原来的计划招生。

  专访之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

  内地省份招生应增大比例

  王生洪坦言,复旦在沪招生比例与当地投入有关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复旦大学去年在全国招生比例是多少,其中上海招收名额有多少?

  王生洪(以下简称王):复旦每年通过统一高考大概招收接近3000名本科生,六七年前,复旦在上海的招生比例大概占到20%多,现在在上海的招生比例达到了40%.新京报:为什么在上海的比例如此之大?

  王: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在科技项目、产业项目,以及土地等方面都给了复旦极大的支持。

  新京报:您觉得现在的名额分配是否存在对内地省份学生不公平的现象?

  王:我觉得应该做些调整,但调整的幅度多大为好,我还没有做具体的研究。总的来说,对内地省份的招生比例应该增大。

  新京报:您觉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可以由教育部牵头,协调地方和高校,逐步、稳定的调整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指标。

  专访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高校很难改变城乡录取差距

  纪宝成表示,学校不可能制定城市和农村的招生比例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人大每年的录取指标由谁确定?

  纪宝成(以下简称纪):学校在每个省的录取指标是由学校定的。

  新京报:每年的录取指标按照什么标准定?

  纪:按照每个省的考生人数、考生质量、生源情况等确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基数。如果扩大招生可能是每个省都增加一些指标。这个招生指标不可能影响农村与城市的学生比例。人大在北京招生的比例并不高,大概是17%.新京报:招生指标的存在,您觉得是否合理?

  纪:不存在合不合理的问题,因为造成原因不清楚。

  并不是学校有意不录取农村的学生,它有可能是两种原因,一种是考生自己不报,一种是考生成绩不行。农村的教育质量不是很好。

  新京报:会不会有学生因为招生人数太少而不报?

  纪:农村学生入学比例在下降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学校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它怎么造成的,是他们不报志愿,还是考生成绩差,究竟什么原因不太了解。

  新京报:怎么缩小这中间的差距呢?

  纪:农村考生录取得少,学校是被动的,学校也无能为力,因为录取考生是按成绩的。学校不可能制定某个省城市和农村的招生比例,这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

  专访之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

  教育质量相等才可实现招生公平

  潘云鹤称,短期内实现需要中央与地方协调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浙江大学的高考招生指标是如何在全国分配的?在本省招收的生源占多大比例?

  潘云鹤(以下简称潘):浙江大学在浙江本省招生的比例偏大,一般每年招收超过3000人,其他各地区每年招生不到100人。

  新京报:浙江大学的高招指标是谁定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潘:浙江大学的这个指标原则上是由浙江大学定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省里对我们是有要求的,就是现在浙江大学在浙江省招生每年已经接近70%了,省里还不满意,还在给我们施加压力,希望把这个比例再提高一些。

  新京报:您认为目前这种状况合理吗?

  潘:浙江大学在浙江多招一些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说不合理。浙江省给了浙大很多经费、土地,帮助浙大建到这个规模,浙大为浙江省多培育一些学生也是应该的。

  新京报:那您觉得这种状况怎样才能得到改善?

  潘:我认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招生应该与研究生招生是一样的,全国统一分数线,这样就比较好办;另外的一种方式是让各所大学自主招生,大家就不用再进行比较了。但是这样改了之后对北京、上海明显是不利的,而且对宁夏、青海等教育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也很不利,我们目前的招生政策最照顾的应该是他们,他们目前的考分是很低的,如果按照全国统一的分数线,他们的考生肯定一个也考不上了。

  所以,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善这种状况,实现招生公平,要使全国的教育质量统一在一个水平上。至于高考招生指标分配要全国平均,短期的实现可能需要中央到省里来协调了。

  专访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

  通过人才流动改善教育不均衡

  唐晓青希望国家出台政策引导毕业生流向西部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最近有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重点高校在农村地区招录的考生比例下降。

  唐晓青(以下简称唐):这个和各个学校的招生重点有关。比如我们学校是希望为国家航空工业提供更多的人才,可能在航空工业聚集的城市会扩大招生。

  新京报:这个局面会改变吗?

  唐:现在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学校想法,都是在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增加招生人数。尽管过去基数很小,但是现在都是陆陆续续增加。

  新京报:过去西部地区招生基数很小,通过逐年增加比例的方式会不会难以改变这个招生布局?

  唐:过去西部一些省区可能只招几个,现在变成招十几个、几十个,肯定是难以改变的。每个学校肯定有几个招生数量比较少的区域,我想这种状况社会应该是能理解的。

  新京报:这样会否导致教育不公平呢?

  唐:这个倒不会。因为国家制定整体规模时,我相信它已经考虑到区域差异。

  新京报:目前的现状是,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果通过西部院校自己发展会不会难以达到资源平衡的效果?

  唐:我们对西部地区都是有倾斜政策的,在那里的招生分数可能比其他地区低一点。近期西部可能对人才的需求量会更多,但不见得必须是西部出来的人才流回西部。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指可以通过人才流动来改变这个局面吗?

  唐:我们希望国家能出台人才政策,引导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流向西部,流向国家真正需要的地区、行业和部门。

  专访之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

  高校布局不合理导致招生不公平

  顾海良认为,高等教育资源需重新合理配置

九大高校负责人热议高考招生公平

  新京报: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论教育公平,你如何理解?

  顾海良(以下简称顾):现在讨论的教育公平是建立在四大不公平的前提上的,包括考试制度不合理、社会经济实际差距、高等院校布局不合理、国民教育体系未建立。在这种前提上谈公平是找不到出路的。

  新京报:武大的招生指标是怎样的?

  顾:武大每年招生7千人,有一半是湖北人。

  新京报:这样合理吗?

  顾:这是因为我们落在湖北省。这就是我说的高等院校布局不合理。不能在不合理的前提上谈公平,我们只能重建一个合理的高等院校布局。

  新京报:部属高校在招生时要给当地倾斜政策吗?

  顾:我落在湖北,肯定要用一半的指标招收本地学生,满足本地的需要。

  新京报:你觉得如何才能改变农村和城市地区考生入学比例不一样的局面?

  顾:只有经济发展,如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国家财政投入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才能改变现在大家看到的表面的不公平。

  专访之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

  统一分数线很难操作

  侯自新认为,用指标衡量招生公平问题不可行

 

  新京报:南开大学每年招多少天津学生?

  侯自新(以下简称侯):南开每年的招生中大概接近1/4是天津的考生。

  新京报:这种高考招生指标是由南开大学来制定吗?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侯:重点高校的高考招生指标是由教育部宏观指导的,另外与当地政府也有一个沟通,南开大学每年都会根据天津市发展的需要做一个调整,也会根据考生报名的情况,我们要维持考生一定的水平。

  新京报:您觉得这种高考指标分配的状况合理吗?

  侯: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分配框架,我们要尊重它,很难来评判它的绝对合理。但从整个大视野来看,确实有这个问题。

  新京报:您觉得这种状况在未来有望得到改善吗?

  侯:历史上形成的东西要完全推翻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全国一个分数线来招生可能会避免这个问题,但是这是很难操作的,全国的教学质量和考题都是不一样的,非要拿一个指标来衡量招生公平问题,这是不可行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赖颢宁 谢炜 廖卫华  王冰凝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