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胡锦涛17年前在贵州毕节进行可持续发展试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04:52 新京报
胡锦涛17年前在贵州毕节进行可持续发展试验

去年春节,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吴明熹前往苗族村寨慰问村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胡锦涛17年前在贵州毕节进行可持续发展试验

新闻发布会后,一位媒体记者翻拍关于毕节巨变的图片资料。


胡锦涛17年前在贵州毕节进行可持续发展试验

关于毕节巨变的图片资料


胡锦涛17年前在贵州毕节进行可持续发展试验

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在介绍毕节地区智力扶贫成果。


  新闻发布会

  1988年受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邀请,八大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在极度贫困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各负其责,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营造出“天下无贼”的气象

  引资3.4亿建校30余所

  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援建毕节生态试验区情况

  本报讯“毕节不仅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试验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生机和活力得到充分体现的地方。”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顾久说。昨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智力支边结硕果”新闻发布会在此举行。

  “建立毕节这个生态试验区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在发布会上,顾久介绍,1988年1月,当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毕节考察时提出,要把毕节办成一个生态试验区,确定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努力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环发大会上,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这与胡锦涛1988年在毕节考察时的想法是一致的。”顾久说。

  顾久介绍,当时的毕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斤。

  为解决毕节的发展难题,1988年5月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派了20多位专家学者赴当地考察。专家组回北京后,申请把毕节定为试验区。1988年6月中央批准这一建议,“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支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成立。

  “扶贫开发,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是最关键的。”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说,17年来,根据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发展规划,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投入毕节的建设,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1665元,贫困人口从312万降至56万。

  据了解,17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为毕节引进资金3.4亿元,联系项目80多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直接投入各种资金7000余万元,培训干部8600多人次,帮助输出富余劳动力1.1万人,兴办各种社会事业,其中包括学校30多所。

  毕节经验示范和谐发展

  厉以宁总结当地和谐发展四方面内涵

  本报讯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的经验对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具有示范意义,毕节经验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农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的和谐、提高人口素质四个方面。

  厉以宁认为,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的宝贵经验对实现和谐社会具有示范作用,昭示了发展和谐社会的大方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搞好招工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依林择林、依草择草、依荒择荒”,恢复自然生态;第三,实现教育的和谐。教育水平低必然就业难,贫困地区一定要建希望小学、实现中等教育、办大学;第四,提高人口素质,优生优育。

  19岁的苗族女孩黄运现在就读于贵州毕节地区大方县一中高一年级重点班。她是该县竹园乡第一个考上高中的苗族女孩。在此之前,这里的苗族女孩是不读书的,就是男孩,也很少读到初中毕业。

  “如果没有得到连续九年的资助,我现在肯定已经嫁人,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3月10日,黄运对记者说,她一直想给资助她的人写封信,可是她不知道信该寄往哪里。因为所有的资助者都只有一个名字:农工党。

  这个苗族女孩和中国民主党派的特殊联系只是一个缩影,在这个个人命运改变的故事背后,一场由中国共产党人发起,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的开发扶贫试验,已持续了整整17年。

  1988年4月,受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前往毕节,进行了为期13天的调研,并随后组建了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组长的支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时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17年后的今天,贵州当年最贫穷的地区毕节,财政收入已跃居全省前列,试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226元上升到2002年的1393元,年均增长13.87%,并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粮食短缺矛盾。与此同时,由自然环境恶劣与人口增长矛盾带来的生态恶化得到初步遏制,区内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2002年的31.88%. 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集体采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了毕节试验区智力支边的成果。

  “虽然是‘小试验’,却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现任副组长,农工党中央委员常近时说,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经验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促进了贫困地区生态、人口、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当前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

  专家顾问组组长厉以宁则给出了如此断语:“毕节试验区的经济是成长中的经济,毕节试验区的发展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