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新民周刊:媒体应放低姿态传达底层人民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15:46 新民周刊

  一家报纸的头版上有这样的一篇:两名工人在一幢高楼外边安装招牌,突然一阵狂风将吊篮一侧的吊绳刮断,工人随 时有坠地丧生的危险。空中遇险近一个小时后,两名工人才被消防队员成功营救。紧张的生命营救,报纸做出的标题却是诗意 盎然,称为“两工人高空荡秋千”。

  这样的报道套路,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些媒体面对底层百姓时的姿态。像上面这
家媒体,以“为老百姓谋利益”为 办报理念,但在报道工人遇险消息时,仍然不免站在看客立场。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媒体对遇险者命运的关注,“高空荡秋 千”的标题,隐然表明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得到报道,只是因为它有几分稀奇,而不是因为它事关两个人的生与死。

  今天,少数的一些媒体,正在变成一种为明星与小资定制的读物,明星是报道的主要对象,小资是主要的阅读人群。 媒体注意的人永远是各行各业的明星人物,而其报道趣味则高度吻合于小资的心理需求,娱乐则是众多媒体的基本精神目标。 所谓“全娱乐”,不只是一些报纸的版面名称,其实指称的是媒体的一种基本定位。

  正是因为要“全娱乐”,所以一些报纸上展现的“正常生活”,无外乎会议室、咖啡馆、演艺场、实验室等“高尚场 所”,而街巷、里弄、寻常家居、汗如雨下的劳作现场,已经成为向小资化的读者提供一些消闲谈助的来源,大量的时候,这 些现场在媒体上呈现,与其说是出于对底层人的关心,不如说是让小资化的读者经过阅读而不断确认着自己的优越地位。

  由有着良好收入的人来办,办给有良好收入的人来读,这就是一些媒体的现实。随意翻看一些媒体的报道,都不难发 现与“两工人高空荡秋千”类似的“没心没肺”的报道。我愿意相信,这种“没心没肺”不是刻意而为,而只是因为生活的隔 膜。附着于媒体周围的人,记者、编辑、供稿人、访谈对象、意见顾问以及“重要读者”,是高度同质化的,他们有着相似的 学业背景、相似的专业经历、相似的社会履历、相似的收入水平,他们组成了“媒体社区”。居在这个“社区”里的人,对底 层生活或许并不缺乏同情,但往往缺乏真切的感受,于是当谈论和报道底层时,不经意地就会表现出“高尚人群”和“高尚社 区”的优越感,就会一副“轻骨头”、“没心没肺”的面孔。

  2004年6月,阿富汗发生中国工人遇袭事件,11人遇难,4人受伤,有电视台推出有奖竞猜:“发短信到XXX 选择中国工人遇害的袭击者,A,基地组织;B,东突分子;C,当地势力。猜对者可获美国十日游奖励,每天一名幸运者。 ”四川自贡一名打工者工伤被切断9根手指,转治成都时一根断指遗失在自贡,报纸说,“哦嗬,第9根断指忘在自贡了”。 石家庄市发现一个青年溺水身亡,报纸以《谁家的小伙溺毙民心河》报道,配发大幅尸体照片。在这些报道中,苦难不仅没有 成为同情的对象,而且成了观赏性内容。你不能设想,这些事件的当事人自己会用这样的口吻来描述事件。

  今天,大多的人都拥有直接发言的机会,而部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普通市民、普通农民、加工厂里的工人,他们似 乎已被某些人认为不会由自己的发声器官来发音。毫无疑问,当底层群众出现了显著事件时,我们能够读到大量寄予了深切关 注的报道和评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会发现,直接来自底层的声音出现得并不多,底层的声音是被代言的、被转述的、 被设想的、被描述的。底层缺席已成为现实传播秩序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底层的声音万一直接出现在媒体上,表达的也常常是“感谢”,这种感谢用以证明他人的荣耀,而不是底层的要求。 “几年没出过门的赵婆婆今天真是高兴,因为她被邀请参加了市民看城市新变化的活动”,“农民工钱大宝说,单位组织我们 不回家的民工春节一起吃团圆饭,真是太好了,在这里过年跟回家过年一个样”,“灾民孙二贵说,受灾了,乡里送来了新的 生活用具,这日子过得真开心”……底层的声音几乎都是这样,在这种“感恩”活动中,我们不知道他们所说的话到底在多大 程度上是真实意思的表示。

  底层人民有要求吗,有愿望吗,有情绪吗,有自主发声的能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在当下,这种肯定在某些人 眼里是抽象的,是“纯粹理性”层面的,当下的传播还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自主的声音还没有充分呈现。当下,他们 是被动的。在以和谐为社会建设目标的未来,底层仍然处在这种被动的话语状态,如果大量社会成员仍缺乏自主表达的机会时 ,和谐将如何实现?

  那些不是公务员、不是企业家、不是艺人、不是医生、不是律师、不是学者的普通人,同样有着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 思考,与任何其他阶层的人一样有着认识自我的能力,也有着同等强度的表达权利。让底层的声音呈现,就是让社会中最大多 数的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进程,而不再作为被摆布着“谢恩”的对象。 特约撰稿/刘洪波 (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