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亲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09:06 解放日报 | ||||||||
背景 引发争议的防渗工程 这个引起全国瞩目的防渗工程究竟是怎么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在圆明园大大小小的湖底,铺设一层“土工膜”,这种材料的主要成分是塑料,能防止湖水下渗流失。据圆明园管理处介绍,圆明园总体水面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土工膜”铺设总面积为75.5万平方米。单方造价28.86元,总价约2000万元。2004年11月,防渗工程正式动工。 就是这个工程,在今年3月,被甘肃省植物协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张正春捅到了媒体,引起了轩然大波。工程受到质疑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会割断水的自然循环,容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使水变绿变臭。二是会破坏湖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波及岸上植被,最后危及整个圆明园的生态系统。 圆明园管理处承认,防渗工程没有单独立项,没有经过环境、生态方面专家的论证,也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估。国家文物局2004年1月《关于圆明园西部遗址区环境整治的批复》中,也并不包括此项工程。 3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责令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立即停建。 昨天上午,圆明园防渗工程听证会在北京环保总局举行。 十余天来,一个投资2000万元的防渗工程,从被媒体曝光到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从专家争论到各界参加中国首次环保听证会,使圆明园这个凝结了中国人太多情感的“万园之园”,再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才过8点,会场门外已有各地记者百余人,等待开场那一刻。 【观察】 发言者,皆有备而来 9点正,听证会开始。 现场早已是座无虚席。记者望去,其间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亦有稚气一脸的少年,都为圆明园而来。显然,这些人会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有说做了详尽问卷调查的,有说制作了幻灯片的,还有的带来了古代中国字画。 会场气氛热烈,尽管每一位发言的代表只有5分钟的陈述,但由于要求发言的条子潮水般涌向主席台,听证会不得不一延再延,原本中午12点就该结束的听证会,延至下午1点半。在激烈的观点和事实陈述中,谁也没有注意到,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也悄悄来到会场,坐在最后一排的记者席中,静静听着…… 【聆听】 激辩,有四大焦点 记者听下来,四个半小时的激烈争论,始终围绕以下四个焦点展开: 焦点一:是保护还是破坏? 圆明园管理处:圆明园不能没有水。但圆明园存在严重地下渗漏,申请到的用水计划不够补水。导致大量水生物和草木死亡。只能用湖底铺防渗膜的方法。膜上留有0.5米到1.5米的覆土,可以栽植水生植物,以保持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 檀馨(园林专家):我搞园林设计几十年了,防渗的事情也做了几十个,其他有关园林也做了,有的做了十多年,我们考察,反映还是不错的,植物、鸟、水都很不错。 陈鸿汉(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防渗工程有利有弊,利,节约了渗漏量。弊呢?把地表水和地下水完全隔绝,对水体和湖边的生态都有严重影响。况且,圆明园位于山前的地下水补给区,适当的湖底渗漏对整个北京的地下水有好处。 崔海亭(北京大学教授):防渗工程肯定会伤害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粗略统计,涉及水生草本植物36种、湿地草丛植物36种,两栖爬行动物12种、鸟类38种、兽类1种。 王红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由于热氧化和光氧化作用,微生物的生长,会对塑料物起化学作用。在一定时间内,防渗膜就可能产生一些有机污染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李文华(北京大学教授):文物和其共生的环境是一个整体,对环境的破坏就是对文物的破坏,更何况这一系列的工程已经对文物造成了直接破坏。 焦点二:为牟利还是为公益? 圆明园管理处:作为遗址公园,圆明园具有游览休息功能。湖水深度不够,使开放区内游船经常无法正常营运,游客反应强烈,多次投诉。如果圆明园想常年保持1.5米深的水面,每年蓄水量需900多万立方米。 李皓(地球纵观环境教育中心):为什么要1.5米深?在荷花区,荷花的水生一般是50厘米左右。古人的水系到底有多深?这是1744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的圆明园。古代这一块地也在开辟河道,在100多年前,水位也没超过0.8米,现在要改成1.5米,是不可能的,而且也违背古人的做法。 杨振铎(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我调查过,过去是有深有浅,不是都只有0.5米,肯定要有一定的深水。李博士展示的画面,你说是一堆石头,那不是石头,那是荷花。 廖晓义(环保组织地球村代表):为什么圆明园的水会不够?是因为要搞商业开发,是因为要搞游船,这是问题的本质。 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圆明园遗址,并不特别需要比过去更多的水,圆明园管理处在湖中铺设防渗膜的目的,在于在遗址范围内搞经营性的游船、快艇等商业活动以牟利,圆明园管理处铺设防渗膜的理由,与其铺设防渗膜行为将导致的后果相互矛盾,或似是而非,不足以支撑其主张。 焦点三:防渗膜是否唯一办法? 博在衡(清华大学教授):北京目前处在非常缺水的情况下,地下水出现了1600平方公里的降落漏斗,圆明园正在其中。防渗是目前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如何做到科学,可以进一步研究。 吴良镛(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解决水资源的危机,不可能只有一个。国外城市规划,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人工铺地跟自然湿地要成比例,既可疏导洪水,也能收集雨水等。看看北京,一下大雨就淹水,完了那些水还白白流掉。 钱易(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圆明园在处理水的问题上很多做法不对。砍伐了那么多乔木灌木,想改变成为人工草地,这样做是浪费水。把原有的天然湿地用来游船和养鱼,建了很多码头,这也不符合节约水资源的方针。 北京市文物局代表:现在圆明园湖面123万平方米。我的设想,把水面缩小,减少30%至三分之一,用来做湿地。这样的话,可大大减少用水压力,湿地游人也是愿意去的。一举两得。 北京市民代表:圆明园为什么非要使用自来水补给?北京每年大量的污水得到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不能饮用,但是作为生态园林用水完全可以的。奥林匹克公园用的就是这种水。很便宜,一块钱一吨。 廖晓义:我去澳大利亚,那里用水量的40%必须用于生态用水,就是给荒野、给枯树的。我们呢,只想着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另外,北京、中国已经面临极度缺水的状况,通过圆明园的事情,我们应该做一个全民节水保渗活动,让市民从一点一滴做起,补给渗漏的水。 焦点四:要恢复还是保持原状? 圆明园管理处:圆明园遗址公园近期实施方案规定了要整体恢复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山形水系,逐步调整植被,恢复修建园内的功能性建筑,使人们感觉到过去皇家园林的风貌。 叶廷芳(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这些年,圆明园遗址做了一个梦,要重现昔日的辉煌。今年3月我去圆明园看了看,发现圆明园除了把原来的水池子清除出来以外,还把好多墙都重新造起来。这可能吗?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事情毁于一旦。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持圆明园的悲剧性,作为人类的教训。 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圆明园特殊就特殊在它是历史文化的遗产,它记录了一个历史事件。它还经历了100年的自然演变,是北京难得的乡土物种、乡土群落,具有世界价值。即使湖底真的没有水了,它自己也会演化成北京独特的灌木林景观。对待圆明园的态度,我问三个问题。第一,我们有钱缺什么?有钱缺审美。第二,我们有技术,技术缺什么?缺对待土地的伦理。第三,我们有知识缺什么?有知识还缺文化。我希望媒体把这三句话传播出去。 刘根旺(北京市民代表):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我是一个下岗工人。刚才听了很多专家的意见,有点想法。文物是什么?带着历史的。圆明园是什么?是爱国主义基地,那儿是国耻的标志,我们就要勿忘国耻。弄成新的,纯粹破坏式开发。天安门管理处如果以建一个更好的天安门为理由把天安门拆了,能行吗? 【结论】 圆明园,最后处理将公开 如果明确了防渗工程破坏圆明园生态,谁来负责?这是听证会后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听证会上大家提出的各种意见,环保总局会重视并吸纳。等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的环评报告书报上来后,总局将抓紧时间进行审查,并依照法律迅速做出行政处理决定,完全向公众公开。 潘岳表示,环保领域的许多重大事务,与全社会各个利益群体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最易达成社会共识与共赢。人民群众对环保公共政策的广泛参与,不仅是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步的重要体现。今后,环保总局将继续就一系列公众关注的重大环境决策举行听证会。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相信那层塑料防渗膜在通过科学论证后会找到合理的归属,相应的补救措施也会尽快上马。 会外一:记者赶到国家环保总局东门时,有近百名记者挤在门口。可批准进入现场的,只有30多家40余人。获准的记者兴高采烈拿着绿色的“记者证”进了场,未批准的记者与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处的工作人员泡起了“蘑菇”。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闻讯后,立即增加了旁听席,老记们蜂拥而入。 会外二:此次听证会原计划邀请代表73人,但由于报名者众多,最后共邀请代表120人,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1岁。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市民、下岗职工;既有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有各民间社团的代表;既有圆明园附近居民,也有千里之外赶来的热心群众。本报驻京记者 李文祺 相关专题: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