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湖北杀妻冤案专题 > 正文

从杀妻冤案透视司法体制瓶颈:缺少刑事证据规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13:08 新民晚报
从杀妻冤案透视司法体制瓶颈:缺少刑事证据规则

湖北京山县法院前,挤满了等待消息的京山群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杀妻冤案透视司法体制瓶颈:缺少刑事证据规则

刑法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保护无辜和维护人权


从杀妻冤案透视司法体制瓶颈:缺少刑事证据规则

在司法人员的护送下,在媒体的高度关注下,佘祥林获释了,但司法机制却陷入了尴尬


  如果现有的司法运作机制不变,证据规则不变,导致冤案的体制瓶颈终归难以突破。

  冤案如何铸成

  11年冤狱,让佘祥林案亡羊补牢的结局失去了任何喜色。4月14日,湖北京山县法院当庭宣判佘祥林无罪的同一天,最高法院副院长万鄂湘表示,审判机关应该通过佘祥林案吸取
教训,调整司法理念,严守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除了审判机关,中国刑事证据立法也因此被推到风口浪尖。佘祥林冤案似乎让整个法学界蒙羞。用华东政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游伟教授的话说,现有的司法运作机制不变,证据规则不变,导致冤案的体制瓶颈终归难以突破。 公安机关刑讯逼供→荆州地区中院依据屈打成招的口供判以死刑→湖北省高院发回重审→市县有关部门协调(先定后审)→京山县人民法院判以有期徒刑15年,这条被法学界视为漏洞百出的冤案流水线,如此将佘祥林一举送进冤狱。

  游伟: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错案铸成有两个原因:第一,司法人员素质不到位。明明证据不足,却以为证据充分;或者是法律适用不当,缺乏专业的眼光或对法律有误认。

  第二种情况,他认识到了(证据不足),不仅他认识到了,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但他还要去那么做,主要是因为体制外原因。这和他的专业素养无关,而和他的功利需求有关。其一是他自己的利益,案子本身关系到他的利益,如晋升等等。其二,审判和司法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我认为,这种压力是具有规律性的。也就是说,在整体的氛围和制度的设计下,这种结果是必然的。他不可能做出其他的选择。

  比如受害者家属要闹,一闹就吃不消了。司法领域有一个口号,“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这个口号在宏观层面上是对的,但是一旦泛化,有时候就会将法律的效果放在其他效果的对立面上,让法官很难真正依法办事。因为他除了要考虑法律,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而法律以外的因素对他来说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的因素让他怎样判断呢?比如说,社会效果好不好,光是以当事人闹不闹来判断吗?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要闹,刑事案件的被害人要闹,行政官员则以案件审理过程中是否平静来判断社会效果好不好,也就是说,有没有“摆平”。一闹,就是没有“摆平”,社会效果就不好。法官受到压力,是不是要按照法律规定、证据规则来审理,就发生了动摇。在具体的案件中,“三统一”的提法,所谓的社会效果,是很难有具体明确标准的。佘祥林案中那样的亲属签名要求从重从快处决,可以被理解成社会效果的标准;党政领导是否满意,也可以理解成社会效果好不好的标准。

  这种不确定的标准不仅损害法律条文和证据规则的尊严,还会形成司法人员的依赖心理:办了错案,不是我个人的错,错也是组织的错。一旦像佘祥林案中那样,有关部门协调案件、先定后审,更加降低了司法人员个人的责任感。在有关部门协调案件的时候,证据没有经过质证,作为定案根据的是单方的、控方的证据材料,不允许辩方参与。而法律规定,所有证据必须经过法庭质证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如此不讲证据,不讲程序,必然导致错案。个人虽有责任,但在传统司法运作框架机制下,错误几乎难以避免。

  如果这样的司法运作机制不改变,即使佘祥林案中的司法人员被撤职、处分、判刑,将来的司法人员还会重蹈覆辙,错案还会不断重演下去。

  证据有无规则

  佘祥林案暴露出的刑讯逼供问题,已经成了损害司法制度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毒瘤。1996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关于证据的条款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就此做出司法解释,“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然而,佘祥林等冤案不仅暴露出少数公安机关单位在办案过程实施刑讯逼供的情况相当常见,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没有充分证据印证的口供,成了法院判罚的重要乃至主要依据。

  游伟:中国欠乏严格的刑事证据规则。我们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或者进一步说,这个“事实”是指法律上的事实,要有证据证明,因此要依证据规则办事。但我们恰恰欠乏完整严格的证据规则。我们没有《刑事证据法》。作为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发布过刑事证据方面的司法解释,或者说刑事证据规则。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都已有证据方面的司法解释,但关乎公民人权方面最重要的刑事证据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付之阙如,而是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的几条证据原则为指导。对刑事证据质和量的要求,以及其他标准,现在只是在法官的脑海中,另一个就是习惯。而法官脑海里的证据规则和习惯都是过去形成的。这导致很多案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是谁职务大,谁说了算。

  因为没有具体的证据规则,即使排除掉“先定后审”、个人利益考虑等制度外因素对案件审理的影响,目前的法官根据现有的证据规则,也做不到我们理论上要求的,或者说今后可能达到的标准。

  现行法律没有哪一条规定了刑事诉讼中实行“非法证据排除”,理论界还有分歧,公安部门有自己的看法,检察院有意见,各级法院有分歧,这种情况下,法官怎么判案?

  除了司法实践中远未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原则,甚至在观念上,是不是要确立非法证据绝对排除规则,许多人的想法也不一样。非法取得的证据是不是有效,有人还有所保留,担心一旦规定无效,案子就办不下去了。在一些实践中常常是肉刑下打出口供,再去查证。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原则上规定,只有口供而没有其他证据印证的情况下,口供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如果凭借打出的真口供找到证据,这样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呢?

  《刑事诉讼法》规定,没有口供而有其他证据,可做定案的依据。也就是说,即使口供因为存在刑讯逼供而不被采信,根据刑讯逼供得来的其他证据线索,一样可以定罪。立法留下了这样一个空间,对非法证据的有效性,规定不明确。根本在于,我们立法时对非法证据的价值判断不清。没有认识到,非法证据是一棵毒树,它上面结的果实都是有毒的。这就是“毒树果”原理。

  现在理论界在起草证据法,但纳入立法修改进程的主要还是《刑事诉讼法》,如果不单列证据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里应该大量注入证据规则的内容。但把证据规则的内容仅仅放在《刑事诉讼法》的某些条款内,并不合适。实际上,证据和诉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在很多国家,证据法是单列的。这让犯罪的认定能够真正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证据法》立法之所以困难重重,因为立法前反对的声音太强大。几家讨论这个问题的单位中,公安、检察的力量很强,而学界、民间的力量和辩方的力量都太弱。从佘祥林案和其他许多错案、冤案看来,如果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先要排除那些通过刑讯逼供得来的证据的有效性。

  我们缺乏完整的证据规则,但在某些时期,有一些证据政策和思想,比如“严打”期间,提出“从重从快”,从重是实体要重,从快是程序要快。这个时候的证据适用的指导原则是“两个基本”: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两个基本”并不符合现行的国家法律规定的证据标准,现行的法律要求“证据确实充分”,没有说“基本证据确实”。什么证据是“基本”的?这也是导致定罪证据上掌握不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越是重大的案件,越是需要慎重,程序上要求越慢,而不是快。这是一个基本逻辑:重大案件、重大事项要慎重,要设置比较多的程序环节,必然要慢。因为要尊重当事人的生命权和重大自由权,因此证据要求更严,而不是基本到位、基本确实就可以。司法的特点和行政不同,行政追求效率,而司法追求的是公正。

  “重罪”为何“轻判”

  游伟:现在的错案,往往都是重案,杀头的案件,无期徒刑或是长刑期徒刑。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有些小错,比如不该判罪的,判了个缓刑,人家也不会去注意。另外一些案例,比如说重罪轻判,在能不能定罪的问题上有疑问,往往是证据不足,最后处理成“疑案从轻”。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罪刑不相适应。“重罪轻判”的案件,我认为,是我们在进行错案检查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因为“重罪轻判”的案件,往往隐藏着证据不足的环节,往往是在“疑罪从轻”的指导思想下办出来的,证据往往不牢靠、不充分。根据我的经验,“重罪轻判”的案子,不少证据不足不能定罪,是司法部门为消化积案或不能定罪的案子,为防止嫌疑人因为判得太重而上诉所采用的做法。

  正是证据规则不健全、考核机制和个人利益考量,使中国的法官面临着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重罪还是无罪?

  有些案子感觉上后果比较严重,但证据又不是很到位。如果判重罪就是10年以上,但证据不足,应该判无罪。中国的法官难在:如果放人,可能放掉一个重大罪犯,如果重判,万一搞错了,太冤枉别人,也将承担重大责任。这时他依据什么来选择?如果不是法律,那就是所谓社会效果、领导意旨、社会的集群性压力了,而这些都是铸成错案的原因。还有部门因素:一旦不能排除刑讯逼供的可能,哪怕追究个别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也常常会被认为有损国家机关的形象,社会效果不好,法官会受到巨大压力。

  现在公诉的案件中,无罪判决很少。在一些基层的法院,甚至几年没有一起公诉案件的无罪判决。这不符合司法规律。说明公、检、法三家,配合有余,制衡不足。法院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居中裁决的机构。

  这种困境,需要从立法层面来解决。从立法上规定,建立“非法证据排除”的刚性规则,而不是弹性规则,从技术层面上有利于司法人员排除法律以外的干扰。为减少非法律因素渗入法律的领域,在中国的现状下,宁愿多制定刚性规定,只有在有益于被告、犯罪嫌疑人权益保障的前提下,才保留一定的弹性,而应该避免强化国家权力,对被告不利的法律弹性。

  在制度设计上,要给辩方和控方同等的权利。资料要交换,你有的材料我都有,在法庭上质证时,不能搞突然袭击,而要平等对抗。现在刑事诉讼中交换的是主要证据目录,什么叫“主要”?这由控方来定,不由辩方来定。这在理念、制度设计上都是要注意的。

  我们现在的制度重实体、轻程序、轻证据。律师要和犯罪嫌疑人会见,需要征得检察机关的同意。实际上,在法庭上,控方和辩方是针锋相对的两方,从人性的角度而言,要求其中的一方给另外一方提供便利,这种制度和人性是相违背的。现在的会见制度中检察院和犯罪嫌疑人的律师,就像同台竞技的两个拳手,然而,律师能不能出拳,什么时候出拳,怎么出拳,却常常由他的对手来定。

  从这个角度而言,佘祥林案暴露出来的是司法制度方面的问题。为中国司法健康的未来计,我们应该持续性地建设性地关注它们。

  中国司法制度的推进,个案尤其是重大案件起了很大的作用。从佘祥林冤案中,我们至少看出现行司法体制的两个瓶颈:缺少中立的看守所和刑事证据规则。这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严重关注的地步。撰稿/汪 伟(记者)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湖北杀妻冤案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