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磨炼中国“小燕子”(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08:04 潇湘晨报 | ||||||||
沙安之谈起当年的事,仍十分激动 老人正在观看莫斯科红场阅兵的现场直播 昨日下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一间病房内,病床上的老人沙安之,看着电视上正在直播的莫斯科红场阅兵,眼眶开始湿润。 出生9个月寄住孤儿院 沙安之原名于飞。取自诗经“燕燕于飞”。她出生时,父母就在她身上寄托了希望,愿小于飞像一只海燕,自在地飞翔。 1929年6月29日,小于飞出生在莫斯科。 出生仅9个月,小于飞的父母接到党组织的指示,要离开莫斯科回国,鉴于当时国内的严峻局势,小于飞被留在了莫斯科,寄住在第三国际办的索科尼基区孤儿院。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时期的苏联孤儿院,生活十分艰苦,小于飞甚至在垃圾堆里拣食物。直到3年后,一个名叫鲍斯特列姆的苏联布尔什维克成员收小于飞为养女,她才真正得到一个“家”。提到养父,已经76岁高龄的老人充满了回忆:“养父养育了我,并且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好人。” 12岁那年卫国战争开始 “我12岁那年,卫国战争开始了。”关于战争的经历,老人记忆犹新。她介绍说,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开始侵略苏联,10月中,莫斯科被围困。由于养父要领导地下工作而留在了莫斯科,12岁的于飞参加了狙击手培训班,并且承担了防空任务。“平安夜一点也不平安,飞机、炸弹、高射炮每天响个不停,搅乱了夜晚的宁静。”回想起那些防空值勤的经历,老人仍然心有余悸。 “那个燃烧弹就落在我的身边,不停地喷着蓝白色的火焰,就要爆炸了。”老人指着左手心一块清晰可见的疤痕,说着它的来历。 那是1941年的一个冬天,于飞照例在家里六层楼高的屋顶站岗,因为屋顶是三角形设计,她只能站在屋檐边。夜空中,德军的飞机正在进行空袭。忽然,一颗燃烧弹喷着蓝白色的火焰,滚落到于飞的脚旁,眼看大楼就有可能成为一片火海,而年幼的她也没有力气将燃烧弹搬到不远处的沙坑灭掉,她只好冒着被烧伤的危险,将燃烧弹推向楼下,“轰”的一声,燃烧弹在空无一人的院子里炸响了,她的手也因此被烧焦了。 “这不是英雄行为,在那个时候,每天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老人摸着伤疤,开朗地笑道。 驯养军犬炸德军坦克 “我叫它拉克沙(音译),狼的名字。它是我养的军犬中很好的一条,还为我赢得了1个月的口粮。”说起自己驯养军犬的经历,于飞颇为自豪。 “军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身上绑着炸弹,去炸德国人的坦克。拉克沙在一场战斗中,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可是,它也没有了。” 回忆起爱犬,于飞有点伤感,“我真的不忍心看着动物在战争中成为牺牲品,拿到奖励后,我一个人坐在地铁站,吃着那奖励的燕麦。”可是,燕麦很快就吃完了。饥饿和寒冷依旧肆虐着,于飞又开始挨饿。 “那时候莫斯科实行配给制,我排三天三夜的队才能拿到每天200克的黑面包。”老人将衣服挽起,苦笑着说,“饿的时候,就只能用皮带勒紧肚皮。”老人肚皮上皮带勒过留下的痕迹,依旧清晰。 26年后回到祖国 “1955年,我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当时26岁的于飞回国后,依照亲生父母的要求改名为沙安之。26年后,她终于“飞”回了自己的祖国。 回国后,她被安排到浙江大学讲授俄语进修课。后来调任北京中央广播事业局对苏部工作。不久,又调任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一直都在从事翻译工作。 对于莫斯科的记忆,老人一直难以忘怀,忍不住用俄语唱起了《白桦林》。 在优美动听的歌声中,老人的表情始终洋溢着甜美的微笑,似乎沉醉在莫斯科的郊外……(实习生屈虹晖 本报记者龙玲/文 实习生朱青 记者贺琛 摄)
相关专题: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