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和义务摆在面前--探访已婚在校大学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5:32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王玮 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颁布了修改后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只要达到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即可登记。
通过一个在校大学女生的婚姻实例,可以让我们“实证”地思考在校大学生结婚的问题。 本科毕业前终成眷属 2005年1月6日上午,在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门口,手拿带有烫金喜字结婚证的一对男女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男的是今年36岁的银行部门经理项卫(化名),而女的是24岁的某师范大学舞蹈系在校本科生张丽(化名)。相差12岁,恋爱了整整7年的两位新人终成眷属,此时距离张丽本科毕业还有半年时间。 新学期开学后,张丽和平时一样上学放学。只是由于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课程比较少,所以和同学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加少了,但细心的同学还是注意到了一些细节: 张丽的无名指上多了一个白金镶钻的结婚戒指,玉质的手链,玛瑙的项链也让她变得珠光宝气起来。张丽戏言,结婚以后,对这些适合成年人佩戴的首饰特别感兴趣,“也许结婚真的让我变得俗了,生活了,不再是校园里的青春少女了。” 责任和义务摆在面前 婚后张丽的变化何止这些,丈夫的父母都已退休在家,以前是每周看望一次。尽管二老住的不远,但现在她是项家的儿媳妇了,照顾父母在她看来是一种责任。 “几乎每隔两天就要前往探望。帮他们洗衣服,做饭或做些其他家务,小外甥也改口叫我舅妈了。尽管早就知道自己会嫁到他家,但婚前还真把自己当外人,老觉得自己是客。现在不一样了,我也是项家的一分子,有义务和责任。”张丽笑着说。 张丽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项卫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家里每个房间都按照张丽的喜好装修成不同的风格。家具也都是两人一起去挑选的,他们知道这里就是他们的新房,结婚只是个时间问题。 “现在我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家里让我收拾得干干净净,早上为老公准备好早点送他出门。老公有时候也开玩笑说,结婚男人和没结婚男人的区别,在于早上能否吃到老婆做的早饭。”张丽说,结婚后自己也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做个贤妻良母是她的心愿。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 谈起婚后的生活,张丽说,他们也曾经遇到非议。开始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对此,她的态度是沉默。 “我不想解释什么,也没必要解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无论是亲戚、朋友、老师还是同学,能理解的人自然会嘱咐我们;理解不了的,我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路在我自己的脚下,往哪里走,怎么走,要听自己的。”张丽的态度是那样的坚决,表情充满了坚定,似乎要让人从自己身上看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来。 张丽毕竟还是在校大学生,每周有4个小时的课要上。除此之外,还要到一所小学实习,教50多个小学生的课外舞蹈课。最近她特别忙,因为她的学生就要参加全北京市小学生舞蹈比赛了,此前区里比赛前三名的获奖学生都是她的弟子。 也许正是她出色的教学能力,早在大四第一学期,其就被一家少年宫选中,聘请她为幼儿舞蹈教师,现在就等候她毕业后签约任教。 “工作的事已经基本有了着落,这就让我有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想做的事。现在我正忙着写毕业论文,单从这一点看,我的身份还是个学生。”她笑着说。 老师:相信学生的理智 得知张丽结婚的消息后,她的班主任吴老师并没有感到惊讶。 她告诉记者,大学生结婚在国外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因为中国的特殊情况,所以大家感到很奇怪。 现在的学生很现实,不喜欢被约束,更何况部分学生经济条件很好,可以住好的学生公寓,甚至在校外租房子同居。 当两人的感情已经稳定,并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校结婚是可以理解的。 但吴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学生结婚后必定涉及家庭生活的问题,肯定会耗费精力。尤其是女生,一旦怀孕,后果就更严重了。 另外,学业将很难兼顾,毕竟锅碗瓢盆不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企业和用人单位一般都不太喜欢聘用已婚的毕业生。 ” “我相信大学生都是有头脑的,不可能因为一纸新规定就都准备去结婚。学校不应该老是把大学生当作中小学生来对待,连吃饭、睡觉都要管。” 学校:不禁止也不鼓励 张丽所在大学学生处的负责人李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从政策上讲,教育部新规是对大学生法律权利的尊重;其次从学校来说,他认为应该采取“不禁止,不鼓励”的态度。 “应该肯定的是,取消这一禁令是尊重法律的体现,毕竟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该得到保障。但取消禁令并不意味着就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毕竟很多条件都还不成熟。但不管怎样,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需要大学生们明白,那就是不能影响学业。我相信学生会做出理性的选择,明白自己到大学来究竟是干什么的。”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担心,大学生结婚的越来越多,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严重问题。学生处的另一位负责人张老师说,如果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那么婚后的住房、生育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这些权利要不要也尊重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管理上更注重方法,引导学生理智处理情感问题。” 家长:看中女儿幸福 张丽的母亲是一位化妆师,父亲在一家国企工作。最初商议女儿婚事的时候,两人曾经有过争议。当时父亲是不同意张丽在校结婚的,在他看来,在校的学生就应该以学业为主,不管怎么样也应该走出校园再完婚。 但思想比较前卫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从年龄上来讲,女儿和未来女婿都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从感情上来讲,两人已经整整恋爱了7年,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状态;从物质条件来看,两人早在两年前就已经买了房子。 张母告诉记者:“他父亲的思想工作是我给做的,女儿还有不到半年就毕业了,就业的事也有谱,不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不管怎样,只要女儿幸福就好。” 同学:理解但不效仿 从上大学起,张丽就几乎没在宿舍住过。用她自己的话说,上课如同上班一样,到点了来上课,下课了就回家。在同学眼里,她是一个缺少校园生活的同学。 张丽的同学小于说:“每天见她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走,平时与她沟通不是在练功房里,就是在走廊上,从来没有见她像其他同学那样漫步校园。得知她有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朋友,很会照顾她,感情也很稳定,大家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后来听说她要结婚,而且把结婚证都领了,开始有一点点惊讶。但后来想想也没什么,无论从感情生活还是物质基础来看,她都走在了我们普通大学生的前面,除了上学以外,她和我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在记者采访张丽的过程中,丈夫项卫一直没有说话,表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在采访即将结束时,36岁的他用总结的口吻告诉记者:“如果想在校结婚,政策允许、感情到位、心理成熟、物质丰厚,这几个前提缺一不可。”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