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CCTV魅力名镇专题 > 正文

魅力名镇: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20:19 中央电视台
魅力名镇: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魅力名镇: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魅力名镇: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西藏八一镇——镶嵌在中国西部的明珠


  八一镇距离林芝县城20千米, 是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这座三万人口的小镇,坐落在绿水青山环绕处,清清的尼洋河水穿镇而过向东奔去,汇人雅鲁藏布江。四周森林,远山青翠,完全是一片的南方景色。这里集中了过熟林为主的原始林区,林地面积达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1%,木材蓄集量.48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位。这里的水利资源极其丰富, 仅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水能便达4800万千瓦,若建成电站,将数倍于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

  八一镇西藏新兴的工业城镇,自60年代从上海迁来毛纺厂,这里生产的“林芝毛毯”便远销全国以至世界各地(我们家也买了两床);生产的毛线也很不错。还修建了火柴厂、印刷厂、木材加工厂、发电厂等等。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更是不可胜数。今天的"八一镇"城区面积由20年前的不足半平方公里发展到5平方公里,无法想象20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拥有2座庙宇,和几十户人家的荒镇。如今这里到处都可以见到现代话的建筑,马路旁是成排的树木, 在宽敞舒坦的柏油路上,红色的出租车、小巴士和摩托车自由地驰骋着,绿色的电话停鳞次栉比,宾馆、茶庄、公园、餐饮店、网吧、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附近有多处景点供人游玩。著名的有“夏瀑冬冰”、“日及木错湖”、“八一巨柏林”等。所以今天真正来到八一镇的人们就会一改对西藏还是个雪山、草原、帐篷、高寒、缺氧,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印象。

  在这里主要聚集了门巴族和珞巴族他们有些鲜为人知的风俗: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人死后多用水葬和土葬,也用火葬和天葬。节日与藏族相同,并用藏历。而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加工方法是:将鸡爪谷经脱粒、晒干,磨成细粉,放入烧开的水中稍煮,然后用搅拌器(形如船桨的木棒)反复搅拌成面团,熟后即可食用。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肉类以牦牛、黄牛肉居多,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过去有些地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品种有南瓜、黄瓜、白菜、西红柿、洋白菜、辣椒、非菜等。门巴族善用鸡爪谷、玉米、高梁等粮食酿酒。所有餐具大都是木制,门巴族食工制作的木碗,已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狩猎时自愿结伙,公推首领,首先击中猎物者,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其余人均一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达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门巴族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肉款待。宴请客人时,主妇要站立一旁,为客人斟酒,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客人离别时主家要执酒送到村外。门巴族婚礼挠有风趣,婚礼前,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进屋后,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以考验男的方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客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对饮,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谁先喝完就喻示着今后谁当家。

  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制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氇长袍,外罩称为"纳木"的黑色套头大坎肩,戴熊皮压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个带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张,帽后缀一块梯形带眼窝的熊皮,据说这种装扮在围猎时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妇女们则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短袖上衣,下身穿过膝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珞巴族男女都喜爱佩带装饰品。他们颈上的串珠,是用一种青蓝色的石料磨制而成的,每个成年人都有几串,盛装时可佩戴几十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

  珞巴族人传统的主食是玉米和鸡爪谷。烧烤是他们最常见的加工食物的方法。"达睐妈拜"是一种黏坨状的食物,做成后用手抓食,这是珞巴族人喜爱并常享用的一种食物。

  藤网桥是珞巴族人用特有的技术,以藤索为材料编织而成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区横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是历史最久的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远远望去,这座藤网桥好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蛟龙。

  珞巴族在长期的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培养了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他们根据月相盈亏、寒暑冷暖、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年月日,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历法--物候历。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十二次为一年。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作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也许因为没有本民族文字,也许是神奇美丽的喜马拉雅山给予的无穷艺术灵感,珞巴族人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篇幅宏大、别具一格的古老史诗《节世歌》苍凉浑厚,一代代传唱不息。"加金"是珞巴族民间最古老的曲调,广为流行,曲调欢快流畅,极富节奏感,是珞巴族人对家乡的永恒歌颂。

  相关专题:CCTV魅力名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