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高校就业指标下的制造狂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2:13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刘克军 按照惯例,教育部每年都要制定毕业生就业率指标,来指导高校就业问题,譬如,教育部给2004年高校毕业生制定的就业率指标是73%,结果,当年的平均就业率恰好是73%,“达到了预期目标”。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04年的280万增加了58万人,将达到338万人,教育部制定的平均就业率仍然是“不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即73%以上。(5月29日《
如果我们并不健忘的话,肯定还记得2004年9月16日新华社曾经刊发了一篇题为《高校“就业率神话”竟如此打造》的记者调查,记者罗列了这样两组数据:一组数据显示,北京某学校的就业率据说是75%,可实际上在统计数字截止时就业率连55%都不到;另一组数据则表明,某高校一个30人的毕业班只有7人签约,但学校统计出来的就业率却高达80%。高校“就业率神话”是如何打造的?很简单,把一切有就业意向的、考上研究生的、通过关系搞到就业证明的,统统算进就业率,如果还完不成73%的指标,那就只好搀点水造点假了。别忘了,如此完成的就业率指标,其基数还只是280万!如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338万,教育部还把平均就业率锁定在73%上,笔者真替这么多高校捏一把汗! 当然,活人不会被尿憋死。上有政策,下面必定会有相应的对策。如果我的预感没错的话,到今年统计就业率的时候,你一定还会看到这样的结果:2005年的平均就业率“达到了预期目标”,达到了73%甚至更高。高校为什么甘心情愿为难自己、费尽心机地“制造”就业率呢?联想一下教育部2003年出台的“十大挂钩”政策,问题也许就不难理解。“十大挂钩”政策明确提出“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如今,教育部又给高校制定了就业率指标,一方面是代表着政绩的就业率大比拼,另一方面是关乎高校存亡的招生大战,此时此刻,有哪所高校敢不把就业率放在眼里?但事实是,并非所有的高校、所有的专业都能完成教育部的就业率标准,怎么办?制造!从这个角度讲,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指标和政策激发了高校打造“就业率神话”的狂潮。 高校一作假不当紧,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应运而生:首先,为了追求高升学率,高校会对毕业生的“掺水简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各种造假行为。其次,由于高校造假,教育主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就业率,对高校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政策就成了无源之水。再次,“虚假就业率”会导致一些人才市场不大的专业反而能吸引大批优秀考生,导致人才市场供大于需的恶性循环。最后,“虚假就业率”败坏社会风气。由于学校一味追求就业率,使一些代理出售“假劳动合同”的单位得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而这一系列负面影响的出现,是否也跟教育主管部门的就业率指标和指导政策有所关联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