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贪官杨秀珠:一个小女人控制下的温州土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5:54 三联生活周刊 | ||||||||
资料图片: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曾任温州市副市长的杨秀珠 从拆房起家的女人 温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杨秀珠当副市长的时候,当年的恶劣脾气不改,能够坐在桌子上对她的“马仔”破口大骂,有时就因为开会迟到的小事。这位官员说,他亲耳听见的时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比如杨秀珠骂她提拔起来的规划局长,“短命鬼,老娘到了你还敢迟到”。
另一方面,她又简直就是大姐大:凡是她亲近的下属碰到问题,无论是子女上学、亲友就业,还是在温州越来越关键的住房问题,她全部都能帮助解决。旁人看来难办的住房问题,她却犹如小事一桩,随便找开发商批个条子,就是几万元的优惠,所以,在温州盛传杨对其“马仔”的好。她的“马仔”,按照她的精心策划,几乎散布于城建的各个部门。 尽管杨秀珠出逃已经两年,她的贪婪却像水一样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她的手下市政局局长将市政工程全部承包给杨的弟弟的公司施工,一位政协委员指着遍布街头的在烈日下闪亮的不锈钢栏杆说:这些全部是杨的弟弟的公司做的。仅此一项,收益近千万元。 在繁华街道的十字路口,温州的“杨秀珠民间网站”的一个制作者告诉记者,某幢楼之所以没拆掉,就是因为楼的主人给杨所管辖的规划局送了好处,不拆意味着继续在升值的地面上盘踞,将带来更大的收入。当年,拆和不拆全部是杨的一句话。 杨最早广为人知的发迹起源于她在温州旧房改造中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在规划局长位置上兼任温州旧房改造指挥部的负责人。温州的旧房改造与全国其他的地方不同,因为缺乏政府投入,多年来温州的一切公共建设均由民间资金解决,像温州机场、温州各乡镇之间的高速公路等等。 没有政府投入的旧房改造,基本上全靠民间资金来解决,拆与不拆,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间。这样一个在民间话语和官方现场都极其泼辣的女人打开了局面,杨确实威风凛凛,旧城的地块不断在拆迁中,不断地在出售中。“她会爬上房顶去拆房。”面对温州那些强硬的居民,杨做得更加强硬。“她穿着汗衫,不戴胸罩,破口大骂,那些居民都被这样的领导吓坏了。”在拆迁中,杨不讳言自己的权力,她本来是县前街道上饮食店的服务员,当年欺负她的领导就曾被她大骂:“老娘现在有权力来欺负你。” 拆迁最直接的动因是温州的土地紧缺,土地紧缺造成一方面土地升值,另一面却是没地安置动迁居民,居民要求回迁,但是,杨没有考虑这样的后果。目前,温州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杨拆迁造成的后患无穷。她当时欠下的动迁费用到现在还没有付清,而且,动迁费用在逐年增加,“到现在已经欠了六七亿了”。市政府一位知情人说。 杨的“粗暴”在另一个体系中,得到了别样的评价。当时温州市委的主要领导十分赏识她,认为她有魄力。领导还就关于她的争议中表态,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女干部。 权力布网:资源控制导致财富充足 1983年,杨秀珠成为温州市规划处副处长,随后一步步成为规划局副局长、局长。从1984年她担任规划局局长到1998年她离开温州调往省厅,足足掌握温州的规划和城建、土地14年之久,她最爱说的名言是:“规划就是钱,土地审批就是钱,容积率就是钱。” 很多人说杨不懂规划,但据说杨很聪明,她不至于在当那么多年规划局长后仍茫然无知,曾经任职温州体改委的学者马津龙回忆,杨主持的规划方面的会议并不是“乱来的会”,听她讲讲,有时候也会觉得,“这婆娘倒是很有思路的”。但是,杨显然不愿意被几个规划专家牵着鼻子走。在掌权的她的心目中,温州市的规划乃至城市建设就是她的天下。 尽管杨是个不愿意被提起的名字,现在规划局里的专家仍然对1997年杨在位其间的温州市总体规划予以了评价,“有规划总比没有好”。当时的规划带着那个年代的典型特征,激进快速地改造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当时没有提,估计实在是她视野之外的东西”。 由于规划局就是她的天下,所以杨的规划和破坏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比如她把华盖山的原动物园地区批租土地给某外商,占用了原来的绿地不说,还挖掘了一大块山体,“把温州的绿肺砍掉一块”,明显是错误规划,但是此项目中,该外商巨大的贿赂已经被检察院查明;她要求新建道路一律改种椰树,而不用传统树种法国梧桐,尽管没几天这批树全部死了,但她坚持做的原因也无外乎当时某外商的巨大贿赂。这些外商基本上都是出国做生意的温州人。 当时温州城市规划被称为“鬼划”。但规划还只是第一步的,之后就是土地的出让。 在温州,充足的民间资本一直在寻找投资渠道,在企业风险加大和股市受挫的时候,投资房产是温州人最普遍的选择,温州房地产行业的兴旺早于全国。在杨的控制下,土地有限的老城的地非常难拿,在当时的制度下,她也采用招标的方式来出售土地。但基本上给和她勾结好的人进行漏标或排除性投标,即只有几个人能参加投标。当时那个外商就以排除性招标的方式得到了华盖山的地。 “为什么杨勾结外商?一是比较隐蔽,不太容易被发现,二是当时温州的房地产商人都是小打小闹,没那么多钱,所以在杨看来,他们也不是她的对象。”一位亲历当年温州地产开发的房地产商人说。温州地产界流行的一句话是:“土地、土地,还是土地,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句话决定了杨对资源掌握的准确性。 一位市政府官员说:杨秀珠开始涉足土地是从兴建温州铁路开始的。当时温州建铁路的思路是,由浙江省、铁道部与港方三方共同出资,政府出让土地,建房地产,挣的钱再回馈到铁路建设上。国家投资不多。 为筹集资金,以市政府为背景的“温州铁路房地产公司”成立,对一些地段,政府采取不收地价或减免的政策,当时的本意是开发房地产,用于铁路建设资金。但是后来整个公司的性质变掉了。杨秀珠当上总指挥后,无形当中被赋予了很大权力,几乎是她想要哪块地就能拿到哪块地。温州的土地就像成了她一个人的财富,她想给谁就给谁,想给多少钱就多少钱。 杨秀珠在温州的土地问题上,绝对是大权独揽,不止是土地出让,连一支建筑队伍能否进温州,都由她一个人说了算。 而在土地上的经济活动也是以其家族式的链条展开的。杨的大弟杨光荣是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副总经理,很早就有人举报他,说温铁“房开”开发的地块,都是杨秀珠以低价划拨的土地,建成后的新房以市价出售,外界传说公司获利2亿多元,却一分钱没有用在铁路建设上。杨光荣2003年2月因为涉嫌受贿而被拘,去年3月被判10年零6个月。杨秀珠出逃就跟这个有关。 除了温铁,还有杨的外甥潘琛控制的铁龙房地产开发公司。温铁和铁龙,都是杨秀珠的后花园和小金库。省政府一位官员看过一份检举信说,为了扶植“铁龙”,杨秀珠把市里最好的地块以最低地价划拨给铁龙,铁龙这一笔就会挣上亿元的钞票。据温州市纪委透露,铁龙只开发了一块市中心价值几千万元的地块,但是该公司基本上没有投资,是通过数次股权转让给其余公司投资,只是转来转去,潘琛和杨的另一亲信始终是大股东。 “温铁房开”与“铁龙”这两家房地产公司背后都是杨秀珠。杨秀珠送礼、拉关系的钱,都是从这两家公司出的。 由于没有门路,当时的小地产商人不得不到温州新城去拿地。温州新城采用统一拿地的做法,由新城管委会来分配土地,当时一亩地也要100万元,在一般商人看来,已经是合适的价格了,殊不知,杨的堂妹杨海燕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拿地的价格也就是如此。而按照市场行情,两者相差应该是三倍。目前的地价是:市中心土地每亩1000万元,而新城是300万元左右。 杨善于对下属好,积极推荐他们升迁,当然,这些部门主要是她所管辖的温州城市建设部门。 据说她带出来的人普遍没水平,一是她太强势的缘故,二是她自己不容人,凡是她不喜欢的人,在这些部门基本没有出头之日。超强的能力造成了下级超强的服从,按照他们在法庭上的相关说法:“绝对服从走上了犯罪道路。”目前,19个人已经被她的案件拖下水了,几乎涉及城建各个部门,土地、规划、园林、房产开发、铁路局纷纷有人落马。 当时任建委副主任的杜玉生和建委同仁普遍不喜欢杨,而建委还是当时权力很大的部门,主管各相关的局,杨说,一周内叫你下台,杜不相信,结果果然一周之内,组织部门找杜谈话,让他去政协或人大。杜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建委后来被下放成了建设管理局,由从前的主要权力部门变成一个只能管理建筑施工的具体职能单位。杨就是这样整肃她的手下的。 据说那些年在温州,政府机构一直处于精简状态,但是在她的分管口却增加了几个局:园林和市政就是其中代表。目前,园林局的几任局长均因为在城市建设和土地批租中受贿而被捕。 温州市政协主席干脆地说:那几年,凡是和房地产三个字有关系的事情他都不沾边,因为那三个字就代表着杨的势力,怕沾上不干净。 其实杨后期的安排已经超越了土地系统,据说在“三讲”期间,温州市检察院院长曾经透露,之所以安排杨秀珠的弟弟在检察院工作,主要是因为杨可以控制检察院的房子。 杨的出事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她究竟给温州留下了什么样的土地矛盾? 有温州的现任官员说,都是杨的破坏,使得现在温州杂乱无章,无地可批,但是,温州规划局的领导断然说:“温州的土地就那么紧张,她能破坏多少?她不过是把地低价给人罢了,不给这个也会给那个。温州的土地还是那些土地。”杨只是利用手中之权将她经手的土地给她自己带来了巨大收益而已。 她留给温州的与其说是破坏,不如说是警戒:针对当年的做法,现在温州市规划局实行阳光规划,各项规划均由市民讨论通过,因为杨的后遗症太重。“我们现在权力越来越小,这也是我们希望的,权力小不出事嘛。”这位领导解释,“目前,我们正在推出的是以城乡一体化和生态建设为主的城市规划,希望能缓解城市的用地矛盾。”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声明: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