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钱金波把绿色文化穿进鞋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7:10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 石玉

  2005年5月,投资近千万元的中国(红蜻蜓)鞋文化博物馆建成,与很多企业的博物馆不同,这个博物馆里看不到一双红蜻蜓的产品。

  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是国内众多鞋业老板中的一个另类,也是整个温州民营企业家
中的一个另类,因为他对文化的喜好和推崇让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他的这种偏执固然有个人经历和性格的原因,也来自于他对于品牌文化的认识。

  1996年的时候,钱金波拿着自己生产的皮鞋找意大利著名的皮鞋设计师Marlogce进行鉴定,Marlogce说;“我对你的皮鞋的质量、款式很满意,但我只能给你打90分,那10分是文化附加值,你没有。”

  为了这10分的差距,钱金波几年间先后用于鞋履文化的投资达到了3000多万元,以至于曾有人问他到底是在卖鞋还是卖文化。

  投入当然是有成效的,当Marlogce再次见到钱金波的时候,他说:“你了不起,我为你的皮鞋打满分。”

  钱金波的“红蜻蜓”,在过去10年走过的路,相对于国内很多的制鞋企业,无疑是成功的。从当初80人,到今天近2万人的队伍;从当初800万元的原始投资,到今天红蜻蜓集团的企业价值已经超过了10个亿,成为行业内最年轻的真皮鞋王。

  “这是文化创造的结果。”钱金波说。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对钱金波的文化运作给予了肯定,他对《时代人物周报》说:“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需要文化,品牌需要文化,企业家更需要文化。”认同还来自于更多方面,而钱金波的话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其实,我喜欢文化胜于我的鞋子。”

  绿草地上走出的商人

  尽管对于文化有着独特的热爱,但是有句话钱金波不止说了一次:“我是一个商人,但我愿意做一个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拉近文化与商品之间距离的商人。”

  因为钱金波很清楚,中国鞋业一直面临着无牌的困局。

  中国是一个鞋业大国。全国从事鞋业生产的企业 7200家,从业人员 160万。鞋的年产量 60亿双,占世界总产量的 53%,占世界鞋出口量 60%。美国鞋类产品进口额 64.5%是来自中国。制鞋王国意大利,它的内销鞋有一半产品来自中国。

  但中国还不是鞋业强国。我国鞋类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只能靠低价竞销。轻工联合会会长陈士能曾经发布一个数字: 2002年以来,我国皮面皮鞋出口量增加很快,但在单价上却从平均每双的 5.03美元下降到 4.93美元。

  而在温州这个中国鞋都,十几个“鞋王”、“名鞋”企业与一批来自境外的鞋业品牌(绝大多数是被国内企业买断品牌经营)短兵相接,使国内市场竞争之激烈达到白热化程度。2004年温州制鞋行业总产值达到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出口更是迅猛发展,据海关统计,去年达到了1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7.2%。

  “1995年3月我创业之初,温州鞋业的老大哥已高手如林了。在品牌创立的初期,我就悟到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企业发展到什么时候,品牌提升到什么时候,它都需要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取商标名称的时候,就注重了品牌的内涵。”

  当时,大量的温州鞋业厂商热衷于抄袭模仿或者做代工贴牌。对传统文化有着挚爱之情的钱金波认为,技术可以复制,文化不能抄袭。世界级的名牌,不仅具有丰富的技术含量,它更追求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文化将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动力。

  一个品牌,一个文化,必然有它的历史。钱金波把红蜻蜓的创业历史追溯到他的童年。钱金波1964年出生在浙江温州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时家境清贫,没有太多的文化生活,放学后经常在楠溪江的小山坡、绿草地上与晚霞中的红蜻蜓一起放歌玩耍。他常说:“红蜻蜓的品牌已经有30年。”

  年少家贫的钱金波,被迫辍学之后,干过木匠、小商贩、推销员之类的职业。从24岁到32岁的8年里,钱金波在全国各地推销温州皮鞋。1995年,钱金波回到了他的老家(永嘉),带着之前他在商海拼搏8年积累的500万元创办了红蜻蜓。

  红蜻蜓鞋业以那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红蜻蜓——走过四季都是情”打开了市场,设立了中国第一家鞋文化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鞋履文化辞典,还推出了中国第一套鞋履文化个性化邮票、编制了中国鞋业第一本企业文化手册。

  1995年至今,红蜻蜓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文化来运作的,而且钱金波每次都亲自参与策划。

  “民营企业家对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重视,钱金波是成功的一例。”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建平教授说。

  不过,也有人认为,钱金波在执着于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在鞋业的研究上加大力量,因为我国缺乏制鞋高级人才,而研究机构只有北京的中国皮革制鞋工业研究院,像温州这样鞋业发达的地方,也没有一个鞋业的专门科研机构。

  从距离中寻求接近

  钱金波很欣赏“距离美”,因为一个距离的结束是另一个距离的开始,就像开车一样,一个目标到达以后,下一个目标就会出现。它不是一条直线,它不是从起点到终点,它是个圆,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钱金波觉得这句话特别符合他的性格,觉得这句话一直在寻求着前方的、未来的、希望的东西。

  于是,创业的时候,钱金波确立了“从距离中寻求接近”的企业理念,推行“远距离管钱,近距离管理人”的“距离管理模式”

  钱金波坦言,自己在温州企业家里是属于比较轻松的。轻松不是因为偷懒,而是因为敢于大胆的放权。在钱金波创业3年之后,他感觉到了自己精力、体力的不支,以及挥之不去的人情因素对企业发展的限制。

  于是,他率先在温州的无区域性集团里放下“财务一支笔”,聘请了一位既非股东又非亲戚的财务副总,而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学习。他认为,随着企业的发展,金钱已不是物质或精神上的问题,而成为整体运营上的问题。

  温州的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老板下放财权的并不多。钱金波认为,老板和钱还是离得远些好。如果天天和钱打交道,就会把钱越看越重,而将知识看得越来越小,把钱看得太重可能会给一些判断和决策造成负累。

  年轻时受穷的钱金波,可能当时没有想到自己几十年以后能几度登上中国的慈善榜,但是他一定牢记当他18岁出去走南闯北创业的时候,母亲跟他说过的:“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

  “财富越多,责任越大。”钱金波对《时代人物周报》这样解释登上慈善榜的体会。

  也许是年少时被迫辍学的经历,钱金波对青少年事业倾注了巨大的热忱。2002年6月,钱金波分别向两位生命垂危的贫困学生伸出援手,捐款十余万元,帮他们重新点燃生命之火。同年8月,他发起集团万余名员工向希望工程捐款460万元,2600家销售终端一对一资助2600名失学儿童,在新疆、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建设10所希望小学,钱金波为之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绿草助学计划”

  《时代人物周报》根据近几年公开的数字计算了一下,红蜻蜓用于公益事业的费用累计超过3000万元。就在中国鞋业文化博物馆成立的当天,钱金波就又捐出150万元,用于敬老事业。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和《时代人物周报》谈到钱金波时说,改革开放持续多年,人们对于资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作为资本拥有者的企业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家不能光靠阴谋诡计去掏别人口袋里的钱,同时企业要做强做大,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的,红蜻蜓以文化力带动生产力的成功做法值得借鉴。艾丰同时还强调,资本的社会性也不可忽视,也就是说,企业家赚来的钱要为社会服务,积极承担资本的社会责任,在这方面,红蜻蜓集团也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而钱金波说:“钱金波会老,而‘红蜻蜓’应该长青。所以要使‘红蜻蜓’成为百年不落的‘太阳’,重要的是,时刻都要有最优秀的人坐在那个关键的位子上。”

  “赠阅”蓝天绿草阳光

  喜欢文化的钱金波更喜欢的是大自然的感觉,在跟《时代人物周报》聊天时他说到,尽管现在红蜻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他一直遗憾有一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永嘉县多山村。山村多溪水。清清澈澈,缓缓流淌。自然环境极其优越,南宋及以后多年的时间,这里汇聚了大量的文人墨客,诞生过著名的永嘉学派。伴随他长大的是村边的溪水,溪边的绿草地,绿草地上空飞舞的红蜻蜓。

  正是因为大自然给了钱金波美好的回忆,如今在红蜻蜓的每一个专卖店里,首先印入你眼中的是花鸟鱼虫、假山流水、古玩字画,在你赏玩景致的同时,你会发现其间以各种造型摆放的各种款式的皮鞋。

  钱金波并不是用规模、品牌、质量打动消费者的心,而是在运用大自然的魅力调动消费者的情感。红蜻蜓的那幅经典广告让很多人过目不忘:蓝天、白云,大地上绿草如茵,红蜻蜓、风筝、美丽纯真的小女孩。

  出于对自然的热爱,钱金波甚至将公司的营销体系分别命名为绿草计划、阳光工程、蓝天体系。处于对环境的保护而在红蜻蜓的生产车间,即便是再敏感的人也闻不到一点异味,红蜻蜓所有生产中使用的胶水等化工原料全是环保产品,而每双鞋在喷漆、上色等过程中,都会有一层水雾吸收异味。

  在红蜻蜓的发展中,自然资源始终被他们充分地利用。在香港、成都、上海、杭州、温州等每一场鞋文化展览中,红蜻蜓无一例外地用竹林、绿草、红蜻蜓来作为背景点缀。这虽然是自然界共有的东西,但别人很难模仿,因为它与红蜻蜓的天性息息相关。连他们的一个广告片,也是一对亲热的情侣在绿草地、小山坡上谈恋爱,它反映的同样是对自然的向往。2002年8月,红蜻蜓向团中央捐款50万元,用于“保护母亲河工程”,同样表现了红蜻蜓对自然和谐的一贯追求。

  而钱金波遗憾无法实现的愿望就是,要把工厂建成一个田园式的劳动乐园。他曾经想,在一个四周都是庄稼田的地方建造企业,在那里,员工可以享受树林、小溪,当朋友来了我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亲自摘些水果来招待他们。我们的员工可以享受自己栽种的水果……

  余秋雨曾把文化分为心灵文化、书面文化和生态文化三种,他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说:“我们寄希望于企业家来改造中国的生态文化。目前中国的企业家许多都还缺少整体的责任感,但我们也发现有些企业家已经开始主动承担这一伟大责任,像红蜻蜓,红蜻蜓公司与生态文化中的衣和行都有关系,是改变生态关系的力量之一。我要感谢红蜻蜓成立了鞋文化博物馆,希望红蜻蜓继续做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像红蜻蜓一样,参与中国文化的改造。”

  人物来头

  钱金波,浙江永嘉人,1964年生,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红蜻蜓集团董事长,第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第十届浙江省人大代表。他所领导的红蜻蜓集团起步于1995年3月,是一家集制鞋主业、房产置业、百货业态于一体的全国无区域性集团,下辖9大子公司,拥有温州、广州、重庆3大生产基地,现有员工20000余人,专业生产线20余条,营销网络终端3000多家。 2004年,集团创营业收入超13亿元,利税超亿元。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