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青年》杂志专题 > 正文

赵启正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1:25 中国青年杂志

  在我之前采访他的是英国一家著名电视台(BBC)的记者们。看得出来,那是一场激烈的对话。我走了进去,等待 英国记者问完最后一个问题。之后是,我问他:是否要休息一会儿?他一挥手,说:接着来吧。我说:我们不问太尖锐的问题 。他回答:我愿意回答尖锐的问题,请随意问吧--

  采访-本刊记者高晓春

  从“臭老九”到劳动模范

  《中国青年》:提起您,我们常常联想到上海的浦东,联想到中国第一新闻官这样的字眼,很少有人再想起——您曾 经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您曾经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过可称道的贡献。

  赵启正:上大学时,我的专业是核物理。那时候,学这个专业的原因是,国家号召“有志青年要参加国防建设”。为 响应这个号召,我在攀登科学高峰前先攀登“高考高分”,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时,我志愿到国防工业工作。这个愿望 也实现了——我被分配到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从事反应堆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在核工业部的这段科研工作,对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中国人要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那个时期,在核科学方面,不仅美 国封锁我们,赫鲁晓夫也半路撤走专家——在我进入设计院之前,那里的苏联专家已开始撤退了,他们拿着他们的资料,并当 众烧毁。对中国的工程师来说,这是多么大的刺激!

  在没有外国的援助下,我们这些年轻的、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学生进入了第一线。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在年 轻时就站在前沿探索科学的机会,一个为人民立功的机会。毛主席下了决心,我们要搞“两弹一星”,并且,我们成功了。设 想一下,如果没搞出来,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会是什么样?我们能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吗?我们能够和发达国家 平等对话吗?虽然那时候,我们是勒着裤腰带去发展核武器,但是今天看,是完全值得的。

  《中国青年》:在核工业部工作的科学家都是无名英雄,因为涉及到保密,你们甚至于不能当劳动模范。

  赵启正:我在核工业部工作了11年。这期间的1969年5月到1971年12月,我在湖北"五七"干校接受贫 下中农"再教育"。大家都知道,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载人飞船经过十次绕月飞行实验后,终于登月成功,而我 们几千人的科研队伍却到了农村。周总理婉转地提出了意见,周总理说,这些科研工作者都到了农村,难道就不搞科研了吗? 有一次,军管会问:你们在农村能搞什么科研?我说可以搞放射性育种。什么叫放射性育种?比如,水稻的穗如果很大,它就 会倒伏;如果通过放射性照射之后,它就可能变矮,保持穗大而不倒。农村设备条件很差,做这件事有很多故事,非常有意思 。

  后来,我调到上海航天局的一个工厂,是做航天设备又做广播设备的工厂。当时,我们的很多重要器件都需要进口。 我初来乍到,他们给了我一个陌生的题目。但由于我的物理和外语比较好,又能很好地与工人同志们相处,所以,不仅很快就 完成了任务,而且填补了国家空白,并且使我们研制的产品能够出口。这个产品就是摄像机的关键器件——叫摄像管偏转聚焦 线圈。它实际上是一个精密的电子光学器件,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传播出来的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重合。当时,这个器件 是从荷兰昂贵地进口。当我们做好之后,不仅不用进口了,还出口到美国。由此,我当上了上海市和航天部的劳动模范、先进 工作者。

  《中国青年》:因为您是科技界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所以上海市才看上了您?

  赵启正:当时上海市选拔后备干部有几个着眼点:人民代表、党代表、劳动模范和高级知识分子,等等。当时北京晚 报的记者司马小萌开玩笑问我:你的后台是谁?我说,我的后台是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召唤。可不是吗?邓小平说,知识分 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能选我当劳动模范,我多受感动啊!我曾经是“臭老九”——“臭老九”转变为劳动模范,你们对此 可能难以体会。后来,杭州工人疗养院修复后,我还被送去疗养。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疗养了一个星期。

  《中国青年》:那一个星期,您是怎样度过的?

  赵启正:我和各位劳动模范一起聊天儿,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目。

  我记得我穿了一双解放军穿的那种解放鞋,鞋上还有泥。有位著名老劳模叫朱大先,他问我:你怎么穿了这么一双鞋 来?我说作为旧学校出来的学生,我在湖北省农村参加劳动时穿着这双鞋,我穿着它来疗养,就是想作一个回忆和对比。他说 ,很好,说得好,想得好。

  人家的优点,我做到了吗?人家的缺点,我是不是也有?

  《中国青年》:然后是,您去了浦东?

  赵启正:去浦东是几年以后的事。上海市委给我的第一个任命是上海市工业党委副书记,负责国防工业。在这个地方 ,我只干了半年,然后就调到上海市委组织部任副部长。

  在组织部里,我也接受了教育:组织部考察干部,要去发现干部的优点和缺点。在这个蔚为壮观的干部队伍里,每个 人都是我的老师,人家的优点,我做到了吗?人家的缺点,我是不是也有?以人为鉴,才明白,只要努力,也能够更好地为人 民服务。

  如果把最初工作的11年算作我的第一个阶段,那么,这第一个阶段对我的教育是自力更生的教育。这期间的两年半 ,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等到了湖北农村后,我才觉得,农民有资格教育我--是同情教育:人家吃什么?穿什么 ?连水牛都晒得不肯干活儿了,人家还在地里干。中国的农民值得尊敬啊!第二个阶段就是我在工厂的那九年了,它对我的教 育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攻克的那些难关,我只是出些思想罢了,真正动手做成产品的还是工程师和工人们。他们并不排斥 我这个北方人--上海人还是尊重肯干和有才能的人的。而我也尊重大家的贡献。比如专利,我会写一串儿人的名字。有人问 :专利怎么有这么多人?我就说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不是吗?车床你会做吗?钳工你会做吗?化学处理你会吗?何况这些都 是技师级的人物。

  《中国青年》:您到了浦东。浦东在您心中到底是怎样的波澜壮阔?

  赵启正:浦东,是我一生中能看得见的最好的图画,那里面也有我的,算是一丝一毫的贡献。我是赶上了好时代。如 果早生几年,计划经济时代,没有机会参加这场建设;而晚生几年,又建设完了。所以,这真是一个好命运。

  《中国青年》:80年代末,我们去上海,是坐着轮渡到浦东的,几年之后,再去上海,我们看到了浦东的巨大变化 。

  赵启正:我在那儿亲眼看到并经历了这个变化过程,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浦东新区管委会是1993年1月 1日成立的,我是第一任党委书记兼主任。在开发中,我们吸收了世界的智慧、世界的经验、世界的资金、世界的高科技,在 自己的土地上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市区。在这个过程中,我有机会访问了很多国家,结论:"还是俺的家乡好",是"一天 一个新中国"。

  我到处去宣讲浦东开发的意义。如何宣讲才能让外国人接受?我最简单的话是这样说的: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 切了。国家间的政治对话是通过首都间进行的,经济对话则是要通过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进行。中国还没有像纽约、伦敦、巴黎 、东京那样的能够进行经济对话的大城市,我们开发浦东,就是使上海尽早成为那样的经济中心城市。

  《中国青年》:您个人的进步观是什么?

  赵启正:今天的见解比昨天多,今天做了几件正确的事情,今天比昨天又多了一条经验,这就是进步。随着年龄增加 ,可能智慧增加了,但却不如年轻时聪明了(如解数学题就迟钝了)。

  我看着浦东,什么不愉快的心情(假如有的话)都可以一扫而空——浦东,多大的事业,多少人的贡献!我曾经说过 一句广为传播的话:浦东是一曲改革开放的交响曲,总谱是邓小平同志写的,是由党中央指挥的,我有幸成为几百万人组成的 演奏集体中的一员。

  好“国缘”跟好“人缘”一样重要

  《中国青年》:八年前,您调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成为中国第一新闻官。这个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历史 、文学等各个方面。几乎每天还要接受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的采访与挑战,比如,今天的英国记者,您如何应对?

  赵启正:这么说吧,以正面报道为主,唱响主旋律,唱响社会主义好,唱响改革开放好,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这是原则。我们要坚持原则,但不能只把原则挂在口头上,而应作为出发点,把原则融在语言中,融在议程中,向世界表达。 比如,讲浦东的进展,外国人听了,噢,这么雄伟的规划,这么好的成绩,还注意到环保,金融运行得也不错,哎,真行啊。 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谁领导的?什么社会制度下实现的——最后得出的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结论。再打个比方。苹果就是我 们社会主义成绩,又大,又圆,又甜,真漂亮,里面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A就是社会主义好,维生素B 就是共产党好,维生素C就是改革开放好,你不必把它抽出来做成药片,那就不好吃了。就是说,我要给外国人提供的是苹果 ,而不是维生素片。但对外国人说的话,总是要和国人有些区别的吧。

  《中国青年》:内外有别?

  赵启正:不是事实有区别,而是表达有区别。内外有别指什么,不是指保密,也不只是指语言的不同,而是指他们的 文化背景与我们的不同。他们不像我们读着中国新闻长大的人,他们听不懂我们习惯的说话方式。我们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 表达一个真实的中国,从而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就很好了。

  《中国青年》:您说的是“没有过于华丽的词汇包装的中国”,在这个月出版的您的新书《向世界说明中国》中,我 们也读到了这一点。

  赵启正:我就是想让外国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是目的。

  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是要争取实现一个本来应当就有的良好的“国缘”。好“国缘”很重要,跟 “人缘”好一样重要。比如,一个人想借钱买房子,有人就说,别借给他,他借钱从来不还。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别人诽 谤他。如果是真的,你当然得去改正,如果是诽谤,你还得说明情况——人缘好,很重要吧。企业贷款要担保,即使担保了, 银行还不相信呢,还要调查你是否真的有担保;有的企业,一句话就可以贷到钱,这是有良好的“企业缘”。比如,李嘉诚去 贷款,会很顺利。换一个“周嘉诚”去,复杂了,他没有这个名声,别人谈判一次,他就得谈判八次。

  所以,“国缘”就是国际社会对你的印象,对你的评价,最终体现为对你的信任感。“国缘”好,在国际交往中成本 就低。

  美国等西方势力老跟中国干,老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每年都要在人权会上提出攻击中国人权的提案。可是,大家 一投票,次次都是中国胜。为什么?我们平等待人,我们在三个世界都有朋友。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是很重要 的事业。

  不要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太重,对自己也不要苛求完美

  《中国青年》: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这样评价您,他说:赵启正在介绍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时,没有大话和套话,内容 翔实。他用事实来说明中国的变化和进步,令在场的听众信服。

  赵启正:吴院长认为,人有一个必须具备的本领,就是与人交流。社会越是现代化,越是需要交流。他有一本《交流 学》,建议你一读。

  人对社会的贡献决定于多种因素,一是他本身知识的积累,二就是交流的能力,还有一个是环境。先谈前面两个因素 。这两个因素是“相乘”的关系,假设你受的教育很好,知识面也非常宽广,假设满分是100;你的交流能力也非常好,满 分是1,100×1=100,就是满分。如果你的学习很好,但是个书呆子,加之你不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不善于沟通,是 个大书呆子,那你的交流能力是0.3,100×0.3=30,最后你的贡献只是30分。

  《中国青年》:交流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启正:首先,真诚相待,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你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就会与人保持距离,实际上是在下意识地回 避交流。

  其次,要真正的谦虚,不要“虚”的谦虚。古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是一点儿不错的。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不要把 别人的缺点看得太重;对自己也不要苛求完美。对自己的缺点看得太重,就会丧失信心。

  《中国青年》:大家都称赞您为人做事的态度。比如,您爽朗、热情,您智慧、敏捷。希望您能对青年人说说您的人 生经历,对他们也许会有些启示。

  赵启正:哪有那么好!我出生在北京,小学在北京,中学是天津南开中学,周恩来的母校,南开中学毕业后,在北京 上大学。之后是在北京工作了11年,上海工作了24年,现在回到北京了,又是8年--三大直辖市,外加两年半的湖北" 五七"干校的农村生活,这是我的全部经历。

  一个人经历复杂,他就容易碰到各种新的环境,会有新的锻炼。你到一个单位,如果待十年,你会发现,你进步最快 的是前五年。如果你是在一个领导岗位上,你刚到这儿来,你会有很多改革的建议,三四年后,你觉得这些模式自己看得惯了 ,也不急于改革了。所以,环境变动对单位,对个人都会有好处,在新的环境里,你就会有新的思想和新的做法,当然,也难 免会有新的摩擦和冲突。如果是从事专业性的工作,过多的变换单位就不一定合适。没有标准的人生模式。

  记者手记:

  在采访开始和结尾的时候,赵启正主任对《中国青年》杂志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和殷切的希望。他说:《中国青年》杂 志是我青年时代的朋友。1952年,父亲为我订阅了《中国青年》,他说,你上中学了,是青年了,该读这本杂志了。以后 ,不仅我读,我的两个弟弟也读,父亲、母亲是大学教授,他们也读。所以,《中国青年》伴随着我们从1952年到196 6年。她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时的《中国青年》也刊登一些苏联的文学作品,比如,《一个女农艺师的故事》等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们家除了我的一个弟弟学文学之外,全部都是学物理的,而《中国青年》多少是有些文采的杂志,所以,她不仅对青年有 引导作用,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而且提高我们的文学水平和文字能力。

  虽然《中国青年》已经82岁了,希望你们发扬传统,永远不老。希望《中国青年》越办越好。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