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改革:成败皆由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1:59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易宪容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6月27日,《财经》杂志关于建行上市前引资的报道中,一条不足百字的信息引起关注:6月24日,也就是美洲银行与建行签约一周之后,新加坡国有淡马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建行再签入资协议——淡马锡注资14亿美元左右,获建行5.1%股权,并承诺于建行IPO时再购入10亿美元股权。
从3月17日与美洲银行谈判开始,到6月24日淡马锡入股,三个月零一周,建行的引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我们还可以看到,近段时间来,建行改革出手频频,而且许多改革真正地切中国有银行弊病的要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国有企业改革与主事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可以说,建行进入股改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在早段股改的时间里,为什么开始仅是财务上的重组,仅是表面上的文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前任建行主事者有问题。 也就是说,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国有企业,即使是同一家企业,主事者不同,其改革意向与业绩就迥然不同。建行股份制改造,从2004年初就已经全面地展开,政府下足了力气,建行的财务重组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前一任主事者犯事披露,暴露的不仅在于他个人如何试图从改革过程中大牟其利,还让人看到他是如何来阻碍建行改革,如何来架空新的制度框架下的权力基础的。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在于现有的国有银行制度缺陷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另一方面也在于前主事者就是不力的建行改革者。 但郭树清上任后,其改革却能件件切中要害。首先是清楚界定董事会与党委之关系。可以说,在目前国内大型企业的改革中,如果这种关系不能够清楚界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根本无法建立。而且从不少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上来看,企业改革面临的许多大问题就在于不能够真正清楚界定两者关系。 其次是建立起从上到下管理层的问责制,并立即落到实处。在国有银行改革中,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是其改革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建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否确立的问题,也直接涉及到管理层的利益问题。只有让管理层把自己的权力与责任对应起来,每一个管理者才能对个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尽力工作。这就是问责制关键所在。 第三是从郭树清上任的作为,外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不仅看到他个人之能力,也看到建行改革之决心。这样的一些因素,也自然为建行与美国银行谈判成功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同样的事情,个人行事风格不同,结果差别甚大。 目前,建行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可以看到,郭树清预计年底在香港上市并非虚言。而且从中也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大问题: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国内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寻找一个好的主事人可能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