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环球》杂志: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内情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3:26 《环球》杂志

  2005年6月11日凌晨,经过紧张的10小时谈判,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上海西郊宾馆向外界宣布,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中欧谅解备忘录》,在最后时刻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贸易战,化干戈为玉帛。

  然而,由于双方都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这些问题开始萦绕在人们心头:中欧谈判的内幕究竟如何?10小时内中欧谈判代表间发生了什么?双方从谈判中争取到了什么样的好处
?《环球》杂志记者通过对此事的长期跟踪和深入采访,终于获悉谈判内情。

  《中欧谅解备忘录》的达成标志着这一轮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尘埃落定。

  国内各界对这一谈判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协议的达成,体现了中国政府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纺织企业的利益、积极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有利于为中国和欧盟相关企业创造积极、稳定、可预见的贸易环境,促进中国纺织品对欧出口有序增长。

  但是,由于中欧双方都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特别是对十类纺织品确定的合理基数到底是多少,仍是一头雾水。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甚至认为这一谈判结果是从纺织品一体化的倒退,重新回到配额时代。

  商务部密集通报

  6月13日下午,商务部召开通报会,商务部常务副部长于广洲主持,参加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和部长助理傅自应,向62家国内主要纺织品出口企业和商会代表通报了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的有关情况。

  6月17日下午三点,在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纺织品应对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召开中欧纺织品谈判情况通报会。高虎城从谈判的背景、谈判的过程、谈判的成果等方面详尽介绍了相关情况。薄熙来做了补充。

  6月18日上午10时, 8家纺织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与部分中央媒体记者进行了座谈,高虎城和傅自应参加了座谈。

  上午11时,商务部11层会议室,薄熙来、高虎城、傅自应3位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中方谈判组成员,又与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商务部研究院、清华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沟通。

  如此密集的通报和沟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充分了解这次谈判的实际情况以及重大意义。《环球》杂志记者参加了上述所有活动,并对薄熙来、高虎城和傅自应三位中方谈判代表进行过单独采访,了解到更多情况。

  箭在弦一触即发

  纺织品是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商品。从种棉花到出口成品,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纺织品产业链十分完整的国家。中国既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消费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

  据海关统计,2004年中国纺织品出口951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6,占世界纺织品贸易总额的23%。

  作为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900万,间接就业人数接近一个亿。纺织业对中国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从2005年1月1日起,长达4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管理体制彻底终结。全球纺织品贸易开始进入自由贸易时代。

  在原有的配额体制下,188个类别的中国受限纺织品年均增长率被严格限制在1.7%。取消配额后,这些类别的纺织品将获得正常增长的机会,中国纺织品的竞争优势也将得以进一步发挥。世贸组织预测,纺织品一体化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在短期内占到全球市场的50%。

  早在一体化之前,国内许多纺织企业就憋足了劲,要在后配额时代大干一场。许多地方纷纷上马新的加工能力,前些年浙江省压掉940万纱锭,但近几年新增的就达到3000万锭。

  为了避免中国纺织品出口在配额取消后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对向全球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7大类33个敏感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加征出口关税。为了给纺织品争端降温,5月20日又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其中多数产品的税率比原来提高了4倍。

  中国政府主动加征纺织品出口关税的善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中国纺织品出口最大的两个市场和美国和欧盟,自今年4月以来相继对中国部分出口纺织品设限或发起设限调查。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中欧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弦越崩越紧,一场纺织品贸易大战眼看就要爆发。

  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由于纺织品贸易争端屡屡发生,纺织品出口环境面临不确定性,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今年春季广交会期间,纺织品出口成交额出现下降,这是除2003年因“非典”造成出口下降外历年少见的。由于形势不明朗,企业不敢接单、下单,江浙等一些地区的工厂无奈进行裁员或停产。许多企业感到忧心忡忡、不知所措。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中欧关系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国内的纺织企业,关心纺织工人的就业情况。自5月初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高度出发,就妥善处理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多次做出重要批示。

  国务院两次专门研究纺织品问题,并成立了纺织品应对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国务院领导提出了“力争从欧盟取得突破,力争达成一揽子协议”的应对原则,为制定应对方案、做好应对工作明确了方向。

  温家宝总理就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先后7次批示,打过8次电话。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的话讲,温总理和吴仪副总理实际上是这次谈判的总导演。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