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美国撞彗星显太空战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17:29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刘海洋

  7月4日,美国“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这是继去年美国探测火星之后又一次太空盛会。在人 们看“深度撞击”太空船和“坦普尔一号”彗星天地大对撞的热闹之余,许多军事观察家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次热闹。

  强调两大技术

  在此次“深度撞击”行动中,美国宇航局反复强调两点:一是美国的太空拦截技术。美国宇航局喷射推进实验室主任 埃拉奇形容这次撞击任务,是太空探险中一次高风险且大胆的试验。实验室科学家葛莱梅说,它是“发射一颗子弹在准确的时 间和准确的地点击中另一颗子弹,并由另一颗子弹进行拍照”。

  二是太空遥控技术。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遥远距离,要求地面发出的指令必须绝对精确,不能有一丁点儿误差。据科 学家们计算,撞击的时候,探测器离地球的距离是日地平均距离的85%。日地平均距离,就是光线在8分19秒之内走过的 距离。也就是说,探测器和地球的这段距离,光线要走7分多钟,将近1.3亿公里。

  探测器离地球这么远,并且处于运动之中,地面发给它的撞击指令,就得打一个提前量,保证信号到的时候,探测器 也正好到了预定位置,从而接收指令,启动程序。反过来说,因为探测器和彗星都在运动,如果计算不准确或出现其他失误, 撞击舱就有可能撞不上彗星。此次撞击成功,则说明美国的太空遥控技术的先进。

  抢占第六代战争制高点

  军事观察人士认为,“深度撞击”固然是绚丽夺目,但它也隐藏着较大的军事应用潜力。从技术上看,此次太空撞击 任务的成功,表明美国在空间自主交会、远程攻击技术方面更加成熟,撞击彗星的背后也包含着撞击别国卫星的军事实力。

  俄罗斯军事学者斯里普琴科不久前曾提出第六代战争理论。斯里普琴科指出,第六代战争的战场范围将扩展到太空, 太空侦察、太空拦截、太空投送及直接从太空发起攻击。第六代战争的理论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而这次撞击实验中的两项最主要技术太空遥控技术和拦截技术是太空战的两大重要技术。

  美国方面一再强调本次撞击的精准性,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军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有人预测,2007年至2012 年间,美国的第六代战争技术将日趋成熟。

  寻找“帝国统治”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大国间基本没有发生直接战争,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核武器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对核大国而言,一方超出另一方的常规军事优势是没有实战意义的。因此美国一直梦想能够获得打破核平衡的手段。以导 弹防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太空战计划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使美国最终获得单方面核打击能力。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撞击实验,从侧面证实了美国所拥有的太空战争潜力,而美国有意通过各种媒体向全世界宣扬其 超群实力,无疑有震慑其他大国之意,必将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警惕。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