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民办高等教育向左还是向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4:05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 2005年的高考硝烟刚刚散尽,一部分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学府,另一部分考生面对高考失利另寻他路。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一半的高考失利者有可能加入民办高等教育的行求学行列。

  走进民办高校的群体命运会如何?民办高校的生存现状如何?民办教育办学者都有哪些困惑?

  ★命运

  王宇(化名),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人,19岁,近期公布的高校录取分数线让他唯一的希望破灭了。他悲愤欲绝,茶饭不思,在千军万马过独桥的战场上失败了。

  在家里无聊了几天后,他萌生了念民办大学的想法。他先是告诉了父亲,父亲默不作声,只是一个劲地抽烟,再告诉母亲,母亲不知何故,竟哭了起来。王宇母亲哭的理由只有一个:民办学校学费高,能否成才还不好说。

  村里的乡亲在得知王宇读民办大学的消息后,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民办学校是骗人的学校,另一种则是民办学校也有好学校,通过勤学苦练,仍然可以成才。

  乡亲们的说法并没能改变王宇的想法。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王宇告诉记者,他准备找一所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相对较好的学校专修经济管理。

  王宇认为,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学习经济管理对于将来的就业十分有利。尽管自己无缘步入国立高等学府深造,但在民办高等学校中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这两天王宇来到呼和浩特,寻觅自己理想中的民办高等学校。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王宇一直处于迷茫状态,因为此前他只是听同学们说过民办高校的种种不足,现在,他要真正走进时却无法抉择,他的命运充满了挑战。

  ★十大镜头看民办高校

  ☆镜头一:利用网络宣传自己

  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区的一些民办高校掌舵者不失时机地利用网络招生。

  采访中,一些民办高校负责人均表示,他们已利用网络优势来宣传自己的办学方针、收费情况。一位领导直言不讳地宣称,如果要在媒体上打广告,肯定会付出不少金钱,但效果未必好,现在利用网络宣传自己,就能省却很多费用。

  ☆镜头二招生大战掀开神秘面纱

  随着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呼市各民办高等院校纷纷开始行动,利用种种方式争取今年的生源。

  7月8日,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近已有不少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开始招生。与此同时,一些区外民办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也开始在呼市招生。据了解,这些区外的老师多住在我区一些星级宾馆,而且是常住。

  ☆镜头三:部分民办高校学子参与招生

  生源的紧张,使得各民办高校在招生方面绞尽脑汁,在民办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也参与了招生。

  王小刚是我区一家颇有知名度民办高校的学子,7月8日他在和记者的随意聊天中坦诚地说,今年暑期他不准备回老家了,原因之一是学校让他招生。“并不是学校让招我就招”,王小刚透露说,学校的领导与他曾私下里协商,每招一名学生校方将会视情况奖励他200-500元不等,甚至还会减免其下半年的学费。在利益驱动下,他选择了招生。

  ☆镜头四面对自考常常无奈

  与普通高校一样,民办高校颁发的通过自学考试取得的毕业证与统招学校一样,国家承认学历。然而,许多学子却常常面对自考表现出惊人的无奈。

  一位专修法律的学子无奈地说,学校为了省钱,常常聘请一些在社会并没有名气的老师来授课,这些没有任何名气的老师常常是照本宣科,讲课的时间越长,教室里的学生越少。到了快要参加自考的时候,这些老师大笔一挥让学生在书上划重点,真正参加考试的时候,学生常常因不知所云导致失利。这位学子说,他的一门“民法”连考了三次都没有过关,第四次还是在监考老师的特殊照顾下才勉强过关。

  ☆镜头五:校外租房者甚多

  民办高等学校从某一方面而言,在管理上要强于国办大学,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却无法与国办大学相提并论。校外租房即是一例。

  刚刚从一家民办高校毕业的小孙说,从他步入民办大学的那一天起,他就没在学校里住过。尽管校方一再动员他住进学校里,但他仍认为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他到校外租房,理由只有一个:图清静,能利用时间多读一些书,学校里太吵。

  与小孙有不同想法的校外租房者王蕾谈起理由时有些腼腆,她说,自己与男朋友是高中同学,因为高考失利,双双来到同一家民办大学就读,就读相同专业,为了能更好地互相照顾,他们选择了在校外租房。

  ☆镜头六:不习惯学校的伙食

  公办大学的学子很多情况下,都会选择在学校里的食堂就餐,因为实惠。然而,许多民办大学的学子对校外餐厅充满了兴趣。

  在一家民办大学专修计算机专业的刘军(化名)认为,学校里的饭菜太贵,且不卫生,他无奈之下选择了到校外的小餐馆订餐,每月只需交200元,即可享受到一日三餐。刘军透露说,最主要的一点是,学校里不能赊账,在校外餐厅只和老板混熟了,完全可以赊欠一部分饭费,等到家里的“援金”到了之后,便可如数奉还。

  ☆镜头七:不敢想象就业

  此前,有媒体曾对自考生的含金量有过强烈的争议,与此同时,一些媒体也发表过自考生的就业观点。众所周知,民办大学学生多为自考生。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如何?

  一位专修会计专业的学子告诉记者,现如今每个人在就业面前都有或多或少的压力,民办学校的学生出去以后,谁能聘任都是个问题。关于就业,这位学子表示,他无法想象未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区一些艺术类民办院校由于有独特的办学模式,就读的学子在艺术方面均有不错的天赋,许多人表示在就业方面充满了信心。

  ☆镜头八:无法承受的学费

  民办高校实行社会力量办学模式,国家财政并不拔款,而是由民办高校自己来解决经费。尽管有关法规强调,民办高等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作为校方如果不营利,许多时候是无法办下去的。据自治区教育厅一工作人员透露,在呼市一些民办大学里,目前已有几所大学面临办不下去的窘境。

  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从农村来的学子,学费成了他们无法承受之重。

  张蓓蓓是一位来自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乡村学生,据张讲,他们那里属于十年九旱的地方,刚进学校时,她选择了最为省钱的专业中文,即便如此,她的第一笔学费还是父亲从亲戚朋友处多方筹借才得以交齐。到了第二个学期,她的学费已成问题,无奈之下,她边打工边上学。她表示,校方对她的困难也给予理解,并给予了部分减免。“下一步怎么办?”面对高额的学费张蓓蓓很惘然。

  ☆镜头九:很少听到名家讲座

  一位在某国办大学学习法律的学子说,在他们学校里,每天都有不少名家讲座,图书馆他们经常光顾。这样的情形,对于相当多的民办高等学校里的学子,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

  某民办大学一位学子透露说,刚上学时他还对民办大学里的大学讲师、大学教授充满了向往,他甚至想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或到教室里倾听各路名家的高谈阔论。然而,在他走进该校时却发现,自己心目中幻想的一切几乎都没有实现。无奈之下,他只好厚着脸皮去书店里蹭书看,或去国办大学蹭着听讲座。

  ☆镜头十:无言的歧视

  大多数民办高校学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这种痛时不时地在某种场合释放,在这些人的心中对“歧视”一词有了更为宽泛的理解。他们惧怕,却无法不面对。

  一位刚从某民办高校毕业的学子抱怨说,在家乡,乡亲们的目光中隐隐约约地能感受到歧视;在国办大学学生眼里,尽管你的才华、能力并不逊色,甚至在许多方面尚有惊人之处,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你是民办的;在用人单位眼里,尽管你无法窥测用人单位负责人的内心深处,但你仍无法不去面对其眼神里透露出来的异样。

  内蒙古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晓刚认为,大学本身并不应该在称呼上有所分歧,然而在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状。

  孙晓刚希望,将来国家教育部门在修改相关法律时,能取消民办、公办的称呼。

  ★专家视点:民办高等教育路在何方?

  尽管民办高校在我区相对于其他省、市在师资、办学条件、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客观地说仍对我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作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晓刚认为,作为一种办学模式,民办教育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上作出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他认为,不少莘莘学子正是通过民办高等教育获取知识,寻找自己的饭碗。他建议,民办高等学校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打出自己的品牌,办出自己的特色。民办高等学校的校长,应该是既懂业务又懂经营的人才,从目前的民办教育现状而言,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