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小天后张娜拉移师中国 称想成为艺术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8:59 时代人物周报 | |||||||||
无锡水浒城,电视剧《刁蛮公主》拍摄现场。白天骄阳似火,晚上灯光一开,成群的蚊子、飞蛾像轰炸机一样袭来,所有人都不时扭动身躯躲避蚊子,只有张娜拉不能。拍摄进行中,即使虫子落在脖子里,也只能忍着。镜头一关,终于憋不住的她会大喊大叫跟工作人员一起找虫子。 2004年9月,张娜拉移师中国发展。11月,与“炒作大王”邓建国牵手,上百家媒体
其经纪人杨灿根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今年过年后,娜拉在中国火了!” 牵手邓建国的台前幕后 杨灿根说,来中国之前出道三年的张娜拉已有《明朗少女成功记》、《淘气女友求爱记》等四部电视剧作品,出了三张个人专辑,拍了35个广告。2002年拿到了韩国几乎所有的奖项,包括金碟奖、最佳演艺奖、最佳新人奖,已经处于一线女星的位置。但在韩国,明星的生命期很短,也许只能红一年,因为新人出来的速度太快了。“现在韩国娱乐圈的主流都是些十八九岁的小孩子,像张娜拉这样的其实都老了,而在中国,有年纪才有人承认你是明星。(这是)因为韩国小,红起来快,中国大,要成为一个全国都承认的明星需要时间。年龄因此成了张娜拉到中国发展的很大原因。” 杨灿根与张娜拉相识得从2003年12月说起,那时杨灿根还是韩国变性艺人何莉秀的经纪人,因为业务上的关系,认识了张娜拉的父亲张然教。2004年8月,一位中国朋友推荐电视剧《刁蛮公主》给杨灿根,让他帮忙在韩国找个女一号,杨灿根把剧本带到韩国后给了张娜拉父女,与正苦于女儿怎样走出国门的张然教一拍即合。 其实此前,张然教早就盯上了中国。他说:“《明朗少女成功记》在东南亚发行时,很多中国观众认识了娜拉,那时候我就想怎样让她更辉煌。但是到中国发展的计划遭到很多专家和朋友的反对,他们说如果张娜拉直接到中国发展的话,太危险了,建议最好先用作品打入中国市场。但我一直坚持主流的说法,如果人不过来,不能说她接触了中国的主流文化。” 张然教表示,中国的市场潜力非常大,而娜拉有她的优势,“虽然她不是特别漂亮的美女,但很亲切、很开朗、很活泼,就像一个邻家小妹,这些肯定可以吸引中国观众”。在杨灿根的穿针引线下,张娜拉如愿跨进中国的大门,开始与中国主流文化亲密接触。 现在,与邓建国签约的盛况尤在眼前,但双方早已度过蜜月期,最近更是因为《张大千》剧组20万的付款纠纷弄得几乎要对簿公堂。双方合作的始作俑者杨灿根很无奈。“其实炒作没什么不好的,明星就是一个虚的东西,我们所说的人气、知名度,都是看不到、听不到,明星就是炒出来的。客观上说,我承认邓建国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在中国演艺界是一个突破性的人物。但是他的炒作手法没有变,96年的手法跟现在的一样。这是他的弊端,炒作也要创新。尤其是现在他乱炒一些东西,让人很不舒服。我的艺人是很干净、很纯粹的,不想卷到这里面。对他,我不想过多评论。” 不管这次牵手会有多少后遗症,但至少,张娜拉从“邓叔叔”身上收获了人气和名声。水涨船高的,邓建国的电视剧《刁蛮公主》也未播先火了。 《刁蛮公主》的一天 与杨灿根一起从北京到无锡的火车上,他不止一次提到,在张娜拉身上完全找不到演戏的痕迹,戏中的她跟戏外没有什么区别。“不是因为她接的角色跟自己很类似,张娜拉天生就是一个演员。她父亲是演员,母亲是,哥哥也是。从小就看他们拍戏,在那样的环境下熏陶,生活就是她的老师。” 6月14日一早,记者刚下火车就直奔无锡影视基地水浒城《刁蛮公主》的片场。天热得惊人,连知了都不叫了,与张娜拉握手的时候尽管她正躲在车上吹空调,但身上的背心还是湿透了半截。看到他,同行的摄影记者惊呼,“瘦得太厉害了”。以前圆圆的娃娃脸现在变得瘦长,衬托出一双格外大的眼睛。 化妆的过程中,张娜拉汗流不止,往往粉刚抹上去马上就被汗化开了,只得擦干重抹。换上裹得严严实实的戏服后,戏开拍了。36度的高温,没有一丝风,几场戏下来,张娜拉已经累得没有说话的力气了,只能用眼神跟翻译无声地交流。 晚饭过后,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夜戏的场景。在水浒城的天牢外,张娜拉享受着难得的休息时光,抱着她从不离身的毛绒玩具,听起了音乐。依然没有一丝风,依然热浪炙人。入夜之前,剧组的工作人员就提醒记者,这里的蚊子极其厉害,隔着衣服也能咬人,必须四处走动才能躲避蚊虫的侵袭。 可拍戏的张娜拉就惨了。由于要拍面部特写,离灯光太近,镜头一打开,就只能任凭蚊虫在眼前群魔乱舞了。只要有大飞蛾从镜头前飞过,还必须重拍。NG的间隙,工作人员使劲喷洒杀虫剂,尽管落了一地,但转眼围着灯光飞舞的蚊虫依然不见少。 晚上9点30分,当张娜拉拍完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导演喊收工了。张娜拉一边向工作人员鞠躬,一边飞似地从天牢往外跑。逃出强光的范围后,她终于忍不住大喊大叫。一边卸妆,一边弄身上的虫子,手舞足蹈,就像还在演戏。 对张娜拉的这个特点,导演赖水清深有体会。“张娜拉演戏很自然,没有什么痕迹,这是她的天分。” 饰演皇帝的苏有朋也对张娜拉颇有好感。“像蔡琳、娜拉她们都是很开朗的性格,会主动跟大家沟通、交朋友、打成一片,而且还会学些中文,感觉非常亲。娜拉很乐观,也很敬业,她戏分很多,现在天气又热,经常会中暑或者身体不舒服,但她从不说苦。明明是非常痛苦的样子,一旦拍了,马上就能进入状态。” 张娜拉的人生小片断 对经常凌晨才休息的张娜拉,晚上九点半收工已经算格外的早了,当记者如约到她住的宾馆时,她还没有从白天中暑的难受劲中缓过来。但她依然很礼貌地鞠躬,然后蜷在沙发上,双臂抱着膝盖,越发的瘦削。 娜拉1981年出身于汉城,从小受父亲熏陶,对演艺情有独钟,和哥哥从小就天天接触戏剧,看到的画册、表演也都是关于戏剧的。小学五年级,张娜拉有了第一次登台的机会,出演父亲舞台剧中的一个小角色。父亲给了她四行歌词,由于角色是悲剧人物,当她酝酿半天悲悲切切唱出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从那时候开始,她突然有了唱歌的想法。尤其到了高中,经常听玛莉亚·凯莉的歌,更坚定了她唱歌的想法,到目前已经发了六张专辑。 对自己唱歌的特色,她说:“我声音不算很独特,不是高音,也不是低音,但我会尽自己的感情去唱,让大家听起来舒服一点。我觉得唱一首歌,能让人接受你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在音乐上娜拉全凭自己的爱好,没有想过要有多大的成果。 在演戏方面,张娜拉喜欢跟好演员合作。这样自己缺少的部分,可以从对方身上弥补。她觉得一个好演员,就得演出自己的真感情,自己也正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拍戏的每一天,张娜拉都尽量让自己高兴,或者在现场跟大家一起玩,弄得气氛特别好,她说这样有助于表演。 对中国,张娜拉从不熟悉到熟悉,到有感情,也有了自己的中国偶像——刘德华。她期待成功,期待着有一部像《大长今》那样的好作品,所以很用心地选剧本、看内容。一向以可爱形象示人的张娜拉也渴望改变,她说人总会长大,每长大一岁,就会成熟一点,自然而然表达出来的东西会不一样。 关于张娜拉的感情问题有很多猜测,甚至分别传出她跟谢霆锋、苏有朋的绯闻。娜拉说自己不是一个可以把感情藏在心里的人,有什么说什么,绝对不会藏着掖着,有了一定会告诉大家。她最好的朋友、从小一块长大的表姐郑在智爆料说:“娜拉找男朋友的第一原则就是对父母要非常孝顺,在感情上她很坦率,如果有了男朋友,她不会隐瞒的。” 因为没有男朋友,张娜拉还闹出过笑话。有一次参加活动,主办方送了她两个芭比娃娃作为礼物,主持人开玩笑说没有男朋友,可以抱着大娃娃睡,没想到张娜拉反问道,“难道有男朋友就可以抱着他睡吗?”再次提及此事,娜拉不以为然,撅点嘴说,“本来就是嘛!”让在场的人又一次笑翻。 平常闲下来的时候,张娜拉更喜欢在家里看书、看漫画、看电影。她不习惯一个人出去玩,如果这样,她宁愿在家呆着,享受家的无拘无束。她不喜欢很严肃、很正儿八经的场合,因为那样太累了。 “我喜欢有人关注的感觉,但是不喜欢别人关注我的私生活。我觉得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隐私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电视、电影、音乐,还有舞台上的东西,其他我都不想让人知道,这是我的私生活。我向往跟平常人一样,很平凡的生活,可以上学,可以工作。” 父亲眼里的张娜拉 -本报记者 许青红 张娜拉说,自己干这一行99%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由于父亲是演员,她从小接触的也大部分都是演员,以至于她一直以为世界上只有演员这个职业,后来自己还真喜欢上了这一行。 被父亲“骗”到中国 张娜拉的父亲张然教,今年58岁。做了三十多年舞台剧演员、导演的他,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年轻,精神得像小伙子,尽管语言不通,但他一直温和地笑着。张然教现在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全力打造女儿的演艺事业。工作人员介绍,娜拉与父亲既是父女,也是老板与员工,还是前辈与晚辈,更是朋友。娜拉对父亲怀有敬佩之心,超过父亲是她最大的荣耀与梦想。 “我跟女儿是朋友关系,什么事我们都一起商量。在韩国,父亲的角色一直都是很霸道的,有大男子主义。所以娜拉的朋友看我都特别奇怪,觉得我不像一个父亲。我一直希望做好父亲,因为我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只有三岁,完全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我最羡慕的是有父亲的家庭,有父爱。从小我就想,如果有孩子的话,我一定要对他特别好。” “既然是朋友,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肯定会争吵,吵完了又恢复以前的朋友关系。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父亲,就要求女儿一定要按照我说的做。朋友是很平等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互相商量、互相争吵。” 张娜拉的表姐郑在智证实说:“别看父女俩这么好,还真有闹别扭的时候。2002年娜拉刚出道时,拿到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的剧本,当时娜拉可不喜欢演这部戏了,但她爸爸坚持一定要做,说演好这部戏说不定你就成名了。娜拉很固执,看剧本就是不满意,不想演。一直坚持了好几个月,父女俩都快有矛盾了。好说歹说,最后娜拉才接受了父亲的意见。如果不接这部戏,现在的娜拉也许是完全两个样子。” 张然教说,说服娜拉来中国,还真费了不少心,因为女儿是一个恋家的孩子。“她喜欢汉城和自己的家,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呆着。我们上次去瑞士,那里真的很美丽,娜拉却说,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来中国时,我善意地欺骗了她,我对她说,你到中国要演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公主般的角色,而且很快就会拍完回家,她相信我就过来了。没想到已经九个月了,还没回过家。现在她喜欢上了中国,喜欢跟中国演员聊天,喜欢自己的制作班底,而且她喜欢中国电视剧的风格,特别是中国的音乐。” 成为艺术家,不只是明星 与张然教聊天时,“主流”是他最经常说的词。他说为什么那么多韩国艺人在中国得不到充分的认可,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进入中国的主流社会,而是在边缘活动,所以他选择跟中国的主流打交道。“我们认为现在中国主流的电视剧是古装戏,不是现代戏,所以接下《刁蛮公主》;不管邓建国人怎么样,但他是中国主流娱乐的一部分,所以一起合作。” 对女儿的发展,张然教有自己的蓝图,甚至连细节都考虑到了。女儿成名后,没有时间交朋友,于是张然教找了几个自己的弟子,悄悄地让他们跟娜拉成为好朋友。幕后操作这些事,张然教可谓用心良苦。“如果只是工作,不跟很多人打交道,她的现实感肯定会降低。而对演员,现实感是非常重要的。演员是针对现在的感觉在演,所以需要经历生活,跟现在的人打交道,学会现在的语言。” 现在娜拉每天晚上都会跟朋友通通电话,跟中国演员也相处得很好,让父亲放心了不少,惟一让他头疼的还是语言障碍。“现在她对中文知道很多了,但说不出来,可能还是性格的原因,她的性格非常周到,不喜欢随便说,一定要把话想清楚了才会说出来。”张然教说,拍完《刁蛮公主》后,他准备跟女儿一块学中文。让他得意的是,尽管自己也不能开口讲中文,但是能看懂《故事会》。 张然教希望女儿能成为艺术家,而不仅仅是明星。“不管是她个人,还是我,都希望她往实力派方向走,这是艺术家的必然,她现在的表演能力和分析思考都还需要提高。” 将韩流引入中国 -本报记者 许青红 除了张娜拉、蔡琳,韩流今年在中国最火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大长今》,甚至有人称其为“韩流之巅”。 2000万引入《大长今》 2004年最火的韩剧无疑是70集的《大长今》,在韩国的最高收视率超过六成,在香港的平均收视率也超过四成,如此佳绩只有当年的《还珠格格》能比,中国观众也因此对《大长今》充满期待。 而早在《大长今》在香港播出之前,就传出湖南电视台以近2000万的高价,买断了《大长今》的内地版权,创下了海外剧目在中国的最高版权价格纪录。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节目营销中心引进部经理肖宁说,去年8月份,她跟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一块去台湾考察,那时台湾刚播出《大长今》,于是就拿了一套样带回来,经过市场分析,感觉压力很大,一是报批的压力,另外集数很长,价格偏高。 当时《大长今》的东南亚版权已经卖给了台湾一家公司,于是肖宁两赴台湾,谈判的过程异常艰难,因为有很多公司、包括境外的大媒体参与抢购,对方最终还是选择了跟湖南合作,把中国大陆的播映权和音像版权卖给了湖南电视台,也就是说,大陆其他电视台如果要播《大长今》,得从湖南电视台手上购买。 此次合作成功,肖宁说并不是因为湖南台出了天价。“选择湖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跟琼瑶几次成功合作造成的影响;二是湖南卫视品牌的优势,考虑到长期合作,没有在价格上为难。”肖宁表示,《大长今》付出的成本相比其他韩剧是偏高的,但不是最高的。 尽管花费甚巨,但肖宁说,即使不再卖,仅仅自己播,也能赚钱,目前已经有不少韩国大品牌关注这部剧,想做贴片广告,前景非常乐观。另据肖宁讲,现在还没有考虑卖第二轮,台里很可能把《大长今》作为自己的保有资源,持续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据悉,《大长今》目前还在审批中,但肖宁对拿到批文很有信心。她说,《大长今》讲述一位宫女的女儿长今,为报父母被杀之仇,从小进入皇宫当宫女,历经无数坎坷,从御厨终于一步步变成医术精湛的皇宫女御医,成为皇帝最信任的人。“剧本的内容非常健康,而且老少皆宜,里面涉及到的知识非常专业,从中能学到很多养身、美容的知识,目前审片组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是很多。” 因为是引进剧,不能进黄金档,但肖宁一点也不担心收视。“香港的成功肯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也算是提前为我们做了广告。” 起用安在旭创先例 湖南电广对韩剧的持续关注,并非起自《大长今》。2002年,由湖南电广投拍的20集青春偶像剧《白领公寓》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创了国内电视剧用韩国演员的先例。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白领公寓》制片人刘丽莎说这一步走得很从容,也很艰难。 “为什么要用安在旭,理由其实很简单:市场的需要。除了国内市场希望看到新面孔,我们也希望通过他打进韩国市场。当时外国演员演中国电影的有,电视剧还没有想到跨国界去找演员,我只是比人家想法超前一些。”刘丽莎说,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用国内的演员要便宜很多。据悉,《白领公寓》中安在旭的片酬在300万左右。 在与安在旭及其经纪公司长达半年的谈判过程中,刘丽莎感觉到安在旭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那时他刚在中国开完演唱会,发得红紫,突然有电视剧找他拍,他很意外,也很慎重。对他自己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我们的投资背景,包括剧本的内容、饰演的角色,都考虑进去了。” 《白领公寓》应该算是韩星进入中国的成功典型,此后有很多韩星步了安在旭的后尘,包括车仁表、蔡琳、张娜拉等人。他们是不是也能成功,刘丽莎说每个人评判成功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他们来纯粹是为了赚钱,不在乎有多大影响,那肯定是成功的,因为毕竟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回去。但我觉得影响力都比较有限,比如说车仁表,来中国接了那么多戏,但反响都不大,我觉得跟他接的角色有关,尤其是第一部戏,能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你的个人魅力非常关键。他来中国接的第一部戏是《四大名捕》,车仁表是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很酷的形象,演一个中国古装剧中的侠客,所有的个人魅力都丧失了,自然就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蔡琳在韩国也曾经是一个很火的演员,但她来中国拍的第一部戏《情定爱琴海》,据说在北京台播出时收视率不到两个点。另外还有张娜拉,我觉得她现在接拍的戏太多了,除非有一个角色特别适合她,否则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三个人都是接二连三接戏,单单从赚钱的角度说,她们都很成功。” 《还珠格格》错失良机 在今年6月的上海电视节上,国内知名制片人、导演面对韩剧的压力,齐呼狼来了,并直指都是“孔方兄”惹的祸,因为韩剧单集的制作成本是150万到200万元,有时候甚至到300万,而我们的现实题材剧谁也不敢一集预算超过50万。刘丽莎也同意这种看法,“一分钱一分货,你给我100万一集,我可能做出来的还要超过韩剧!我们跟韩剧有差距,但并不可怕,中国的电视制作不要这么浮躁,认真一点未必做不出一部好剧。” 刘丽莎真正担忧的是,我们缺乏一块打进外国市场的敲门砖。“现在进入中国的韩剧一直是情感剧和家庭剧,最大的优点是拍得精致、演员好、故事朴实、贴近生活,缺点是很多故事雷同、拖沓,观众看久了肯定会厌倦,但现在又出了个《大长今》,可能会引起观众收视热点的转移,从而关注起一个新的韩剧剧种,这无疑拯救了韩剧。《大长今》在香港播得那么火,又有这么多的炒作,不用想,在大陆肯定火。《大长今》是韩国古装剧的机遇,敲开了我们的门后,他们的历史剧、古装剧、甚至武打剧都会源源不断地进来。” “我们曾经有一个机会能在国外市场引起反响,那就是《还珠格格》,但那时由于还没有营销的观念,错过了机会。现在如果还能出像《还珠格格》这样能引起轰动的作品,中国电视肯定就走出去了。这是机遇的问题,这一次没抓住,就只能等了,可能要五年、十年。” 韩流又一春 -本报记者 徐海屏 实习记者 马芳芳 张娜拉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大长今》未播先赚足了眼球,种种迹象表明,韩流在中国远未成为“过去时”。 电视剧的“韩国威胁论” 对于大部分亚洲国家,电视剧市场上的“韩国威胁论”基本能成立。韩国电视剧风行亚洲十余年,在虚虚实实中逐渐增强,愈演愈烈。 中国最早引进的韩剧是1993年的《嫉妒》,但真正有影响的韩剧是1997年央视引进的《爱情是什么》。其后,《蓝色生死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人鱼小姐》、《明成皇后》都在大陆不断冲击收视率高峰。 韩国从1997年开始,电视节目的出口以每年33%的速度递增,其中有19%左右的节目销往中国。韩剧对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出口,为韩国赚取了大笔的外汇。据报道,2001年韩剧向海外出口9515集,收入达790万美元;2002年出口12363集,收入达1639万美元。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剧以极为低廉的卖价开始向亚洲市场倾销。价格低廉加上数量充足,让韩剧在市场上挤走了价格较高的香港与新加坡电视剧。 韩国以电视剧为堡垒迅速回笼资金,顺利渡过亚洲金融危机对产业的冲击,也让韩国政府尝到了影视创汇的甜头,投资商借助更大的资本投入下一轮的创作热情里,借助美国肥皂剧的制作模式进一步发展电视台下设的电视剧制作部门,进入了电视剧制作的工业化时代,形成了完善的影视产业体系。 韩国最大的影视制作商——《人鱼小姐》、《大长今》的制作单位——韩国MBC电视台的社长李殷诖曾表示,韩剧中15%左右是历史剧,25%到30%是偶像剧,另外约50%是家庭剧。目前近一半的韩剧主要由四家大型电视台制作,剩下的则由电视台的子公司制作,但即使剧集由外包的制作单位制作,电视台仍享有50%的制作权。 此外,韩剧采用了公司化运作模式,并与旅游、出版等产业相配套。《冬季恋歌》在电视台播出时,男主角裴勇俊的写真集在日本销售了几十万册,小说销售了120多万册,此外还有算吸引日本游客到韩国旅游的收入。 《冬季恋歌》的火爆,作品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十几年来韩国逐渐成熟、随机应变的电视剧操作手法。 日本富士电视台国际局副部长田信揆认为,韩剧风行亚洲的主要原因在于价格因素,一部韩剧的售价一般只有日剧的30%,而且无规定时间,能够无限播出,各国的买家自然会贪便宜。 五年前这样分析韩剧的走俏没有问题,那是尽人皆知的“秘密”。然而时至今日,低声下气的“媳妇儿”做到了头,以前韩剧每集的价格为1000到2000美元,但现在已上涨至8000到2万美元。即便如此,韩剧在日本仍然非常受欢迎,日本电视台也不惜重金引进。 韩国在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开拓国际市场,把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地区作为登陆世界的台阶,大力开发,促进出口,利用国内市场收回制作成本,通过海外市场赢利。 雄心勃勃的韩国显然已经认为自己完成了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用电视剧打开亚洲市场。 谁为韩流开道 来势迅猛的韩流中,大多数人一边翘首企盼下一部韩国收视冠军的到来,一边又在隐隐担忧韩国通俗文化以电视剧为先锋的大举入侵。 央视影视剧部主任汪国辉表示,由于广电总局对引进剧有严格规定比例,央视现在播出的韩剧以及其他境外电视剧,比例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但因为韩剧收视率高,单篇集数多,所以让人感到韩剧密度极高。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说,目前省级、省会市电视台每年引进在全国发行的供电视台播放的境外影视剧约在2000集以内,央视、电影频道引进用于本台、本频道播出的境外影视剧,每年平均在1000集左右,也就是全年引进总量平均在3000集左右。从所占比例看,每年引进的境外影视剧的数量占全国电视剧市场总量的20%到30%。 朱虹同时表示,考虑到政策的稳定性、市场和受众需求等因素,该项政策目前不会做新的调整。 根据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和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的《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5—2006)》,2004年全国33城市156频道共播出1500余部、18万余集电视剧,比2003年增长了5.8%。大陆批准引进发行的电视剧共计70部、1297集,港台剧最多,占45部,韩剧次之。 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指出,上世纪90年代,国外境外电视剧的引进仍然是中国电视剧的重要现象。这期间,欧美的《高楼轶事》、《豪门恩怨》、新加坡的《铁蝴蝶》、《调色板》、台湾的《一剪梅》、《星星知我心》,东西南北各路电视剧在不同时期的国产电视剧市场中瓜分了相当数量的份额。 尹鸿认为,在外来电视剧引进中,呈现了一种“文化上的接近性”现象。中国逐渐减少了欧美、拉美等与中国和东方文化差异明显的国家的电视剧的引进,而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东亚地区的电视剧则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而且得到了中国观众的普遍欢迎。 据统计,从1990到1995年,中国大陆共引进的台湾电视剧就达90部左右,其中《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等都形成了冲击;以金庸小说改编的香港电视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收视率也很高。相似的历史渊源、地理空间、价值标准和文化遗产,使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剧更具有文化亲和力。 这也是韩剧能够纵横亚洲的原因所在。 中国是世界上电视剧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然而电视剧全年产量远远不足,因此1993年《水云间》、1999年《还珠格格》、2000年之后《康熙微服私访记》同时出现在若干省级电视台的“卫视”上也不足为奇,最为夸张的便是1999年10多家卫视同时播放《天龙八部》。在尹鸿看来,这只能说明“电视剧资源仍然相当匮乏”。 而当被问及韩流当头、作为导演有没有压力的问题时,此次执导《刁蛮公主》的台湾导演赖水清说:“不会啊!以前从香港也好,台湾也好,有时候流行洋片,有时候流行日本片,有时候流行台湾片,有时候流行港片,这里面有自然规律,很正常的,也不会太长久。谁先走在前面了就流行,但没有一个潮流能占据很长时间。”-本报记者 许青红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