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新任省部级高官挑政坛大梁 打破任期制已不鲜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0:31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程瑛/北京报道

  这种打破任期制度的任命,已不鲜见

  7月6日是北京地区国家司法考试现场报名的第三天。6天前刚刚接任司法部长的吴爱英来到位于北京市司法局一楼大厅的报名点。

  身穿深蓝色西装套裙、一头短发的吴爱英询问工作人员:“一名考生从报名到领取准考证需要多长时间?”听说只需要5分钟,她显得很满意。在高温中,她还和在场的考生聊了一会儿。

  次日出版的报纸以“暖暖的话语 朗朗的笑”做标题,刊登了这位女部长就任后的第一篇新闻侧记。

  事实上,不仅司法部发生了人事变动,7月1日,今年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高层人事任免消息公布,6位省部级官员的职位变动,涉及司法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家中央部委,以及山西、湖南两省。

  除了60岁的田成平,其他三位走上正省部级岗位的官员都是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共和国一代”,几乎都在41岁左右即获副省部级高位,其中吴爱英与张宝顺都有多年的共青团系统工作经历。

  而已过65岁界限的张福森和郑斯林,此时离任也并无意外。早在今年3月,他们的名字已出现在全国政协十届八次常委会通过的80名新增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

  这份名单还囊括了多位正部级官员——银监会党委书记阎海旺、中央外事办主任刘华秋、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国家旅游总局局长何光、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等。

  这次调整涉及的省部级高官大多并未干满原有职位的任期,而这种打破任期制度的任命,已不鲜见。

  低调的女部长

  54岁的吴爱英,2003年11月离开了她工作30年的山东,来到司法部。如今她接掌司法部长被认为是“顺理成章”。

  这位目前政府惟一的女部长、继史良之后第二位女司法部长,在司法界很多人心目中尚无深刻印象。从履历来看,吴爱英的教育背景是中央党校政治学专业研究生学历,中央党校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她的法律专业正规教育尚未完成。

  但是,在担任山东省领导时,吴爱英已多年主管公检法,济南交警曾经被广泛学习。

  据一位司法界人士介绍,吴爱英在山东以“雷厉风行、果断严谨”的作风为人所知。以正部级身份出任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后,她协助部长协调全面工作,主管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基层工作指导司、政治部等重要部门,“女强人”作风如故,只是更加低调。

  司法部办公厅一位官员告诉《望东方周刊》,吴正忙于做调研,计划在本月底有调研结果亮相。

  据悉,吴爱英多年前在山东昌乐工作期间,作风干练麻利,风风火火。熟悉吴爱英的人说,她相当严谨,基层工作也练就了她较强的推动工作的能力。来到司法部时间虽然不长,她已经操着带有浓厚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力促多项工作加速运行。

  今年5月31日,由司法部负责起草的《律师法》修改草案已经形成,并已提交国务院。

  另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劳动教养管理局”改为“社会矫治局”的工作正在酝酿中;由公安机关管辖的看守所,可望转交司法部管辖;基层工作指导司将变更为法律服务司。

  此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已有眉目,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明确赋予司法行政机关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职责,同时规定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不得设立鉴定机构。

  作为吴的前任,张福森曾经说过,司法行政面临着维护稳定的巨大压力,刑事犯罪总量仍居高不下,新的社会治安问题不断出现,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从司法行政系统自身看,监狱爆满状况没有大的缓解,在押犯、劳教人员构成日益复杂,改造及教育挽救难度增大,狱所内不稳定因素增多,监管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而这些问题无疑,将由吴继续解决。

  今年6月中旬,张福森在接受采访时,把司法行政系统即将推开的改革归纳为“三个试点、一个深化、两个完善”——积极推进监狱体制改革试点、社区矫正试点和公职、公司律师试点,深化公证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和司法鉴定制度。

  这些,都成为吴爱英即将承担的任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的辛酸

  3个多月前的“两会”上,时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的郑斯林在小组讨论上说起他的一件“辛酸事”:

  一天早晨,我们部门前跪着大概70个某矿山的矿工,男女老少都有。那天很冷,我请他们起来,他们说在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后每人只拿了一两万元,冬天取暖费交不上,暖气就给断了。一个煤矿不给工人送暖气,东北这大冷天怎么过?通过我们的协调,暖气很快就送上了,职工很感谢,但我听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位一贯善于活跃气氛的部长当时却显得很沉重,他呼吁,和“经济”这条腿相比,“社会保障”还是条短腿,老龄化、矿难抚恤、退休人员医疗、失地农民保障,需要公共财政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持。

  3个月后的今天,从山西省委书记任上接手劳动社保工作的田成平,将面临这一系列让郑斯林感到沉重的话题。

  郑刚接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职务时,将再就业问题作为着力点,提出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城镇净增就业800万人以上的目标,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万人以上的任务,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身高一米七六的郑斯林幽默风趣,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南方人却长一身北方相,南方人却操一口北方腔”。香港媒体经常报道郑斯林英文了得,在“两会”的记者会,他会不时穿插几句英语。

  谈及一次悉尼市长向他抱怨多达十几人失业时,他用英语说:十几人在中国只相当于一个“小型足球队”,引起全场大笑。

  在担任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时,他曾经毫不隐晦地批评一些企业领导干部惯于发号施令,耍“老板作风”,喜好交际应酬,在房子、车子等待遇上搞攀比,追求享乐,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接触过郑斯林的人都评价他很实在,他说自己在工厂干的时间较长,又是技术干部出身,喜欢干脆,不喜欢拖泥带水,也特别讨厌虚言假套,搞小聪明。

  相对于讲求实在的前任郑斯林,新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流露出些许诗人气质。

  2004年5月4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田成平在一份气象报告上批示“一雨人心定,歌声四野闻”,感谢气象人员为人工增雨所做的工作。

  在5年前接任山西省委书记后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曾指着墙上的一幅山西地图说,山西的版图像一枚树叶,更像一艘希望之舟,省委、省政府一定要高高扬起结构调整的风帆,带领全省人民驶向新世纪的彼岸。

  身为产煤大省的首脑,除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田成平也多次出现在矿难现场。

  2002年5月山西省运城富源煤矿非法私自开工生产,发生瓦斯透水事故,矿长隐瞒不报。田成平在省委常委会上说,出了事故,一定要边抢险边报告,不能等搞清楚了才报告,对运城事故一定要彻查严办。

  他很气愤:运城富源煤矿的事故现场调查组,几天之内情况说不清楚,而现场的记者却很快搞清了事故的真相,遇险者姓啥叫啥,名单都有了。

  当年6月,在繁峙县义兴寨金矿“6·22”特大爆炸事故现场,他痛斥发生事故后“黑心”矿主隐瞒不报,并且转移尸体、焚尸灭迹的严重犯罪行为。他严厉批评了基层一些地方在抓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口上喊得响、行动不落实”的现象。

  在离开山西时,田成平表示,会继续关注山西,更好地为山西服务。

  张宝顺曾提出“三不”“三戒”

  在7月1日上午召开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对由省长转任省委书记的张宝顺这样评价:“他思想敏锐,知识面比较宽,适应能力强,广泛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原则性强,公道正派,在廉洁自律方面能起表率作用,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张宝顺表示,要依靠集体智慧,团结和带领山西人民“实现新跨越”。

  兼具中央和地方党政工作经验的张宝顺,以谦和、务实、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当地的良好口碑;而几年的磨炼也使他弥补了地方工作经验的断层。特别是他担任山西省长之后,在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收入增长、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政绩。

  2004年1月12日,是山西省代省长张宝顺上任的第一天。上午8点,在省政府与机关干部见面后,就匆匆赶到正在举行的全省煤炭工作会议现场。

  张宝顺的开场白这样讲道:我是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来参会的,喜的是刚刚过去的2003年,山西煤炭工业经济取得显著的成绩,忧的是煤矿安全生产不容乐观。

  当地媒体说刚上任的张宝顺既“亲民”又“拒人”:长期在中直机关工作的他养成了不愿让人称呼职务的习惯,坚持让人叫他“宝顺同志”;他“约法三章”,个人绝不审批重大项目、重要资源和大数额投资,绝不为任何亲友来山西经商、投资、承揽工程等打招呼或写条子,绝不搞权钱交易。

  在山西政坛,他倡导的“三不”会风相当知名:“能开小会不开大会,能开短会不开长会,能用其他简便方式就不开会。”

  气质平易的张宝顺其实颇有个性。今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去寒暄,省长张宝顺直击时弊,提出“三戒”,向各部门一把手打招呼,敲警钟。

  一戒督查变扰民。张宝顺说,加大行政督查力度存在过多过滥倾向,督查员爱使“剃头匠”的功夫,动辄各地市“平推”一遍,动辄把市长、副市长喊出来,人家不抽出身来做汇报、陪你几杯酒,你还不高兴,给人家打低分。

  二戒审批变寻租。张宝顺批评“寻租行为”是典型的“没出息”,胸襟狭窄,器量不大。

  三戒配合变扯皮。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构建“和谐班子”做起,省政府党组一班人要相互补台,“任何部门都不能干关起门来走窗户的事情”。

  负责煤炭大省,必须面对矿难难题。今年2月24日,张宝顺批示:阜新孙家湾特大矿难震惊全国,国务院已初步进行了严肃处理,我省当引为鉴戒。

  但在3月9日,吕梁交城县香源沟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3月19日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了72人死亡。

  于幼军再度北上

  在调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并提名为山西省省长人选的消息宣布前两天,于幼军才率领湖南省政府代表团从美国归来。在招商引资领域深有作为的于幼军,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为工作了两年的湖南留下依依惜别的礼物。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代表中央对于幼军的主要评价包括思想解放,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创新精神。

  7月2日,在山西,于幼军承诺,要把这些年来在广东、深圳、湖南工作期间和港、澳、台工商界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合作伙伴带过来,促进山西经济更快发展。

  51岁的于幼军是中国地方干部中的政治明星。曾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任职期间,南方报业集团得以飞速发展,其开明为粤媒熟知。此后,于任深圳市长。2003年5月,他从东南沿海来到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省份湖南,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

  对于幼军来说,山西和他以前经历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文化,而观念保守是包括山西在内的中西部省份的特点,于是否可以以其“开明”、“开放”给山西政坛带来新的气氛,山西人多有期待。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于幼军赴任山西,山西干部普遍表示欢迎。一位从事对外贸易的干部说,于幼军是山西多少年来从沿海开放城市过来任高官的第一位官员,期望能给山西带来新的活力,把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干劲一起带到山西。

  于幼军在湖南省政府主要主管经济与财政,很大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他到任湖南后一段时间,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当地媒体经常刊出他会见世界知名企业家的来访消息,给湖南添了不少人气。这些企业家多是他在广东任职期间的朋友,于鼓动他们来湖南投资。

  湖南近两年每年在深圳、香港分别举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洽谈会,于幼军都扮演了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

  被公认为交际手腕一流、在商界极有人缘的于幼军,演讲时往往一语中的,同时又不失幽默。他出席湖南永州市的招商活动演讲时,突然一瞪眼对当地官员说:“不要东张西望,要懂得在最好的地方找全球合作伙伴,要南下,到广东走走看,到香港招商引资。”

  不少与于幼军熟识的香港记者,即便在他任职湖南后,仍旧习惯把他看做“深圳前市长”。的确,在深圳推行决策、执行、监督“行政权力三分”改革试点,与网友我为伊狂见面探讨“深圳是否被抛弃”,这些做法让人们熟悉了于幼军的开明务实。

  他说深圳的经济发展已走上轨道,可以“长袖善舞”;湖南经济落后,百废待兴,所以要“闻鸡起舞”。许多在珠三角尤其是深圳一点就透的道理,在湖南却还要反复做工作才能为人接受,有时令他啼笑皆非。

  他希望引导湖南的青年不要千军万马争做“大官”,而是将聪明才智用于发展经济上。

  一位湖南干部说,由于不同一般的身份,他对湖湘文化的褒贬让人过耳难忘,虽然他离任湖南,但这些话将留给有心的湖南人久久回味。-

  吴爱英的从政生涯起步于公社党委书记,此后15年在山东省共青团、妇联部门工作,1993年后任山东省副省长,5年后任山东省委副书记,2002年起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2003年11月,她带着正部级职衔调任司法部副部长,这种“高职低任”的情况并不多见。

  江苏人郑斯林在辽宁工作了22年,在陕西省当了4年副省长,随后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1年,1994年回到老家江苏,任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到1998年,之后以正部级身份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2003年成为新一届政府班子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一直在北京企业及区委工作的田成平,1988年由北京西城区委书记升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在青海一待10年,1998年从青海省委书记调任山西省委书记。任内7年,先后有孙文盛、刘振华和张宝顺三位省长与他共事。

  张宝顺有23年的共青团及青年工作经历。1982年他当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兼工农青年部部长时,同届的书记处书记有胡锦涛。1993年,他开始了在新华通讯社8年的副社长生涯;2001年赴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2004年任山西省省长。

  今年满50岁的于幼军说,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什么是天命?天命首先是人民意志、人民利益。“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千碑万碑,不如人民的口碑”。坚持把“以民为本、民为父母”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自觉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密切程度作为各项工作轻重缓急的首要依据。■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