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开辟人类大航海时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2:04 时代人物周报 | |||||||||
-本报记者 刘辉 公元1405年7月11日,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千帆叠影。在用香烛和三牲祭拜过航海者的守护神天妃后,郑和奉明成祖之命携王景弘率27800人起锚远航。600年后,7月11日这一天第一次成为中国的“航海日”。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就策划了这一流传千古的大航海行动。新皇帝为何如此急迫地与海外取得联系? 对此,历史上的解释版本很多:可能是为了找寻可能逃往海外的建文帝;或者是通过外贸所得,来填补因为连年内战造成的国库空虚;或者是将天朝恩威普诸海外,让四海之内共享太平之福;或者如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所说,是刚从侄儿手中篡权的新皇帝要告知诸邦国他已是新的真命天子,以让诸国来朝。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600年前郑和的这次下西洋后来被认为对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和可能根本想象不到他在人类史上的意义竟然是这样的。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忠于皇命,恪守臣职,才是航海任务的本职,除此而外,不会另有他想的。 成祖赐姓 永乐年间的某个早朝,新皇帝朱棣环顾众官员,问:到底该派谁下西洋以宣天威? 有官员力荐郑和,称其面部粗如橘皮表明他身经沧桑;印堂太窄显示其精力专注;剑眉虎额反映他具有军事统领能力;口阔如海表示口若悬河;眼光烁如激流显示其精力充沛。这些足以证明郑和可胜此任。 皇帝显然认同这位官员的观点,毕竟自己亲自赐姓“郑”的郑和已经跟随了他15年,皇帝对其还是了解的。 在洪武十四年(1381)的一场战斗中,一位名叫马和的11岁男孩被明军俘虏。两年后来到明都南京,后又随傅友德部队调往北平,镇守边关。洪武二十三年,马和被同在北平军营的四皇子燕王朱棣选为内侍。 在陪同四皇子镇守边关的岁月里,马和与皇子之间培养出了友谊。自成为燕王内侍以来,马和一直追随主人征战沙场,并因此习得用兵之术。在收服北方草原地带蒙古人的战役及后来的靖难之役中,他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马和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忠诚和勇敢也让燕王朱棣甚为欣赏。军旅的生涯,给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几次重要的意外的而且完胜的“战役”,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验。 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亲笔写了斗大的一个“郑”字赐予马和,以嘉奖其在北平近郊的郑村战斗中所立的战功。至于是怎样的战功,史书并没有记载。从此马和改名郑和。 郑和的家谱记载其“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有智略,知兵习战”,俨然一个威风凛凛的统兵将领。 首航古里 永乐元年的造船工匠们显得异乎寻常地繁忙,朝廷一条接一条的命令让他们焦虑不已。自三月以来,皇帝先后下令让沿海沿江各省建造337艘供远洋航行的帆船,同时改造188艘平底运粮船以适应外海航行所需。船工们从此开始了持续的忙碌,倾4年之功,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 这一浩大的工程动用了大半个帝国的力量,全国各地为造船选调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同时也不得不为造船所需的大量木材而四处伐木。 工匠们想象不到,他们的繁忙,造就了人类史上首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航海史录,放眼当时天下,也惟有天朝有此财力。 或许明成祖应该感谢父亲朱元璋给他留下了这样殷实的经济基础。小农出身的明太祖很重视发展农业,经过30多年的休养生息,仓库里的粮食多得都腐烂了。即使经历了靖难之役,整个明帝国的底子还是很厚实的。 郑和下西洋的大船里就满载着天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宝物,整个船队是一个包括马船、淡水供给船、战船等等的特混编队。郑和对其进行了编组,各组之间依靠鲜明的记号加以区别。 船队中的大船长44丈,其它的技术参数据说也跟“4”有关,专家的说法是,“四”代表了“地”,即“四隅”,同时这与儒家的“四维”——礼、义、廉、耻观念相符。大船的船首画上了“龙睛”用以监视诡谲的大洋。 宝船队沿着中国海岸南下,此行的目的地是印度西海岸的古里(今科泽科德),那是印度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是各国进行贸易的好地方。 航行至福州时,船队进行了补给,等到东北季风来临后,顺风南下。在水罗盘的引领下,郑和带领船队驶过台湾海峡,避开暗礁和岛屿,穿越南中国海。 在越南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分别停泊后,宝船队绕过印度最南端,来到西海岸的“西洋大国”古里。 古里的人们很讲信用,有专人负责同宝船队的贸易。令明朝的使臣们惊讶的是,当地人计算交易额完全用手脚二十指进行,而结果则与珠算丝毫不差。这种惊讶,本身就是航海之行带来的文明交流的结果。双方讲定好价钱后,郑和换来了印度人的宝石、珍珠、珊瑚及胡椒等。 海盗之战 来年春季,当船头上的彩旗飘向东北的时候,宝船队准备启航回国了。返航的船只上满载各国派往天国的贡使,行至满剌加(马六甲)海峡时,郑和遭遇了海盗陈祖义。 陈祖义本是广东人,在明太祖禁海期间,以海渔为生的陈祖义不得不跑到了南洋。后来他纠集一伙人占领了苏门答腊岛的旧港。这些人只是当时逃往海外的明帝国臣民的一部分。 拥有5000人之众的陈祖义曾派人朝贡明成祖,但他经常打劫路经此地的商船,各国商人深受其害。对于庞大的郑和宝船队,陈祖义垂涎三尺却不敢贸然下手,遂假意投降以便乘机而动。不想被识破,郑和将计就计,用火器击败了陈祖义并将其押解回京,斩首示众。 更神奇的一次“战役”,发生在在第三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的宝船队到达了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觊觎船队的宝物,遂派兵来劫掠。郑和认为,敌人大部分兵力来抢船,城内肯定空虚,遂带领两千多名将士攻陷了锡兰山的都城,生擒了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在打败闻讯赶回的劫船队伍后,郑和把亚烈苦奈儿扣留在了船上并把他带回了明都,而明成祖释放了亚烈苦奈儿。 第二次下西洋,郑和并没有随船队去送贡使们回国,而是留在了天妃的出生地福建湄州修建天妃庙,他认为,在第一次出洋遭遇台风时,是天妃“显灵”拯救了大家。 据说,这段时间的郑和还在南京筹建了一所官方的翻译学校。这被认为是为以后进行更远航行所做的准备。 天朝盛景 “警报迅速地在东非小镇马林迪传递开来。越过了海洋,跨过了珊瑚礁,好几片怪异的暴风云出现在海面上。渔民们急急忙忙把圆木舟拉往安全的陆地。当乌云聚拢过来时,突然间一切变清楚了,那不是乌云,而是船帆——一片接着一片的船帆,多得数也数不清。这些船首画着蛇眼的大船,每一艘都跟许多房子加起来一样大,而且数目多得像座城市。船队迅速地移动,穿过蓝色的一望无际的海洋,目标就是马林迪。当船只靠近时,船桅上彩色的大旗遮住了阳光,船舷上喧腾响亮的锣鼓声震天动地……” 美籍学者李露华在《当中国称霸海上——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书中描述了郑和船队1415年到达东非时的壮观情景。这样庞大的木制帆船船队在人类的航海史上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足以与同时期欧洲海军总和匹敌的郑和宝船队,此行同时送回了马林迪王国派往天国朝贡的使者。船队带来了令所有马林迪臣民们目瞪口呆的新奇物件,以至于七、八十年后的达迦马率着几艘小船带来项链等手工产品时,年长的非洲酋长对之丝毫不以为然:相较于天国的物品,这些东西太普通了,船队规模也太小了。 这已经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了,传说在这次航行中一些船员可能留在了今天的肯尼亚。2005年6月30日,相传是“郑和部下后裔”的肯尼亚人姆瓦玛卡·夏瑞福启程前往中国,参加江苏太仓市举行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受到被访国家的欢迎,每次归航时,随船的各国贡使多达数百人,其中不乏一些国家的国王。而现在各国关于郑和的遗迹和传说也反映了郑和船队的影响。如泰国和马来西亚都有三宝公庙,郑和在那里被当作菩萨供奉,印度有郑和像,非洲索马里有郑和屯,肯尼亚有郑和村等等。 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在1425年明仁宗即位后被迫中断,仁宗以海外贸易为弊政,予以罢除,郑和任南京守备。直到宣德五年,中国朝贡贸易的明显衰落让宣宗朱瞻基开始感到忧心。在这之前,同敌国的战争中,明帝国又将安南失守。宣宗认为,这将削弱帝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为了重塑帝国声望,再造“万国来朝”的盛况,宣宗降旨让已近花甲之年的郑和率队七下西洋。 最后的航行 虽然航海已经中断了五年之久,但船只是足够的。在做了两年的充分的准备后,郑和船队出发了。 年迈的郑和熟知航行的艰辛,他似乎已经预料到这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次远航了。于是,在出发前他先后立了两块石碑来记录自己前六次的航行。一块在刘家港,一块在福建沿海闽江口的太平港。这两个港口正是他第一次远航时先后停泊的驻地。在石碑上,郑和详细地记述了每一次远航的成就,包括对于中国地理知识的积累、中国文化的传播、天朝恩威的宣扬等等。 像前几次一样,郑和献祭了天妃后,驶离南京。到江苏、福建征集宝物、增添水手后,于宣德七年初出海。 船队顺利地第七次到达古里后,郑和将其分为数个小支队。太监洪保率队前往忽鲁谟斯国及其他阿拉伯城邦与港口,并南下东非沿岸甚至远及肯尼亚麻林。 而这时的郑和因健康原因留在了古里,他虚弱的身体已不能经受风浪的颠簸和旅途的劳顿。 1433年,派往各地的支队在古里会合后启程回国。途中,郑和病逝,享年62岁。宝船队第七次远航之后的一整年,各国纷纷派使前来,明宣宗达成了“万国来朝”的目的。只是,这个庞大帝国的航海事业在经过短暂的复兴后,随后就自行消亡了。 他们缩小了地球 十三世纪末,当《马可波罗游记》在地中海出现后,立即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读物。人们惊讶于其内容的新奇而互相传阅或翻印。马可波罗在欧洲人眼前展示了一片宽阔而富饶的土地,从此打开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让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东方。 少年哥伦布对于前辈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小小年纪就读完了马可波罗的四卷游记。游记中对于中国、印度的文明富裕描写,让其十分向往。特别是日本“地铺金砖”,驱使了哥伦布立志东游。 1492年8月3日,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哥伦布率领“圣玛利亚”号为首的船队开始航行。“从西路到东方去”的主意是佛罗伦萨一位学者保罗·戴·托斯堪内里在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从里斯本一直向西就可以到达印度、中国和日本。同时,他还绘制了一张相关的地图,此图极有可能是以马可波罗游记为主要参考书制成的,尤其是图中的印度、中亚和远东部分。 哥伦布命令船队一直向西航行,中南美洲终于出现在他们面前。哥伦布以为他所达到的地方就是亚洲的海滨诸岛,以为墨西哥就是马可波罗书中的苏州,又把古巴岛当作日本,并登岸四处寻问有无黄金。哥伦布无意间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而在他之前,葡萄牙人达迦马已经从另一个方向到达了印度。达迦马在15世纪早期就已经学习过非洲海岸的地理知识,至60年代,葡萄牙人开始绕过非洲南端抵达印度,从那里获得香料等印度产品。在经过近一年的航行后,达迦马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了印度的卡里卡特,即郑和曾经七次到访的古里。而这块地方在20多年后,也成了他的葬身之处。 虽然达迦马在航行所到之处,利用武力进行了劫掠,但他连起了欧洲、非洲与亚洲的航线。 当然,马可波罗一直被认为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的旅行家,他走的多是陆路。但他的著作,促进了整个世界的相互了解。 相较于马可波罗的传奇之行,利马窦在十七世纪初对中西关系的影响似乎有着更为深刻的结果。他把基督教带到了中国的宫廷,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还把几何学和应用数学带到了中国,使中国人了解到罗马字母和科学的地图制作原理。与此同时,他把儒家的“四书”译成西文,传播到了西方,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海外落地生根。 成就更大的恐怕要算麦哲伦了,他带领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虽然最后真正绕地球一圈后回来的只有他的队友埃尔卡诺。麦哲伦的贡献在于其大胆的信念,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横跨太平洋航行的人。麦哲伦船队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人们第一次真正地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