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王金平低调看形势 马英九高调抢先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6:43 时代人物周报

  距离7月16日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国民党主席之争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回过头来审视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两人的选 举攻势,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不尽相同的地方。

  最突出的不同就是一个低调看形势,一个高调抢先机,这从一开始的选举登记中就已露出端倪。6月8日登记结束, 王金平在6月6日才开始起跑,而早在2月24日马英九就宣布参选,当时连战对于是去是留还在犹豫不决。

  低调符合王金平一贯的处世作风,这已经不足为奇,然而马英九的处处高调却有些出人意料。如果以武侠小说武功比 喻,马是峨眉剑出招精准,王则堪称武当功以柔克刚。就拿“护渔”来说,王金平抢先上船护渔“宣誓主权”之后,马英九则 说“不惜一战,以战逼和”,态度之强硬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看王马对决,犹如雾里看花,泾渭不分明。现在的民调结果高不代表就能笑到最后,投票当天的天气怎么样、投票率 有多高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左右选情的最终结果。

  文宣:比生猛

  任何一次民主选举,文宣都是重中之重,这次也不例外。王金平的发言人是台湾著名政治评论员江岷钦,马英九方面 相对应的人选是有多年台北市新闻处长经验的“立委”吴育生,双方阵营在文宣方面的表现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根据厦门 大学台湾问题研究所副教授张文生的观察,马英九的文宣攻势要比王金平猛很多。

  ◆反黑金

  “党主席的脑,要懂得倾听和反省;党主席的胆,要勇于面对改革黑金的挑战;党主席的心,要坚守党的灵魂与意志 。”6月29日,台湾几大主要平面媒体出现了这样的广告。次日即引发王马双方口水战,这也是自选举开战以来双方最见锋 芒的一次较量。

  王金平迅速对号入座,认为这则广告是在影射他本人,有人身攻击之嫌。马英九则为自己辩解说,反黑金是国民党长 期以来的政策,是连战亲自制订的,规定国民党要远离黑金,不能提名有黑金背景的人做公职候选人。黑金对于王金平而言的 确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台湾的黑金政治文化由来已久,对于在地方选举中浸淫多年的王金平来说,无论如何撇清也很难保证自 身的清白。

  连战似乎也不太高兴,要求两人就选风问题到国民党中常会做报告。连战说,选举激烈是好事,但不能对对方有不实 指责。一个小时训斥的结果是王马两人笑脸相拥面对媒体,场面十分具有戏剧性。

  ◆护渔

  在选举面前,即便再合乎常理的行为都很难逃脱“做秀”的指责,王金平在这方面肯定深有体会。

  6月21日,王金平登上台湾海军凤阳军舰出海至台湾东北海域护渔。“台湾渔民经常被日方扣留,渔民受到压迫, 大家应站出来关心。”王金平不仅为渔民说话,还宣示钓鱼岛是台湾领土。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行为却遭到一向在这个问题 上态度软弱的民进党的炮轰,说他花了台湾政府1000多万台币,完全是为了给自己的选举造势。

  看到王金平在护渔问题上的大手笔,马英九也不甘示弱。他先是批评日本政府做法过分,尔后转趋强硬,要求台湾政 府“以战逼和”。此举再次凸显马英九“保钓健将”形象,一改他在护渔议题上的保守印象。

  ◆广告

  电视、报纸、电台,一个月内,王马竞选广告全面覆盖台湾各大媒体。虽然双方的广告基本上都以强调自己的优点为 主,但是也难免会刺到对方的痛处。

  王金平的第一波广告出现在6月11日,广告的主题“谁能让国民党赢?”这部片长30秒的电视广告以台湾最热门 的棒球比赛为主题。暗夜中蓝营与绿营球队对峙,王金平在比赛中是捕手,他勇猛顽强,最终带领蓝营赢得胜利,然后他站起 来,掀开头盔,大声呐喊:“我一定让中国国民党赢!”广告创意由王金平女儿提供,总拍摄成本不到50万元。王金平说, 这部片子在暗夜比赛,比喻国民党的处境艰难,而唯有王金平这么“耐操会挡”的领导人,才能带领国民党走出黑夜。

  和王金平的广告相比,马英九的广告影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了谁能让国民党赢的问题,让党员清 楚了解马英九的参选理念。

  “王金平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却没有提出好答案,说的都是台面上的概念,口号的意义比实质意义大,非常可惜。” 吴育生说,马英九阵营运用这个好题目自问自答,答案就是“能真正推动清新改革的人,才能让国民党赢”,“言行一致,捍 卫中华民国的人,才能让国民党赢”,“真正能与黑金划清界线的人,才能让国民党赢”。

  不过,由于预算只有161万,马英九的广告在台湾的五大新闻台只播出了3天。吴育生坦承,王金平大手笔的“花 费千万”打广告做法,让马阵营感到了庞大压力。

  电视政见会:比打法

  7月2日下午3点,国民党有史以来第一场电视政见会在党营媒体中国电视公司举行。王马两人都打上了红色领带, 在大批幕僚簇拥下到场。

  不同的是,王金平有行动不便的夫人陈彩莲全程相陪,旁边还有独子王柄尧,马家人无一到场,让小马哥显得有些形 单影只。整场政见会分为四个十四分钟的发言。

  马英九面对镜头较自然,手势、表情也比较多,应对灵活,只是偶尔会低头看小抄;王金平则相对比较严肃,即席口 语较少,全场四平八稳,有时要看大字报提醒纲要。

  虽然双方都有响应对方谈话的机会,但也许是策略目标不同,王金平并没有响应对方的谈话,以预先准备的稿子陈述 “赢得年底县市长选举、处理党产、整合泛蓝、对抗民粹”等理念,唯一引人瞩目的是在结尾四次高呼“只有王金平能让国民 党赢”,其煽情与之前的冷静不成正比。

  马英九则在第二阶段大幅响应王金平的两段发言,如以“很赞成王的十万青年十万军,但哪一位可以真的吸引年轻人 过来?”凸显两人的世代差距。为了突破政见会无人提问的局限,马英九也主动出击,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为原本保守的政见会 增色不少。

  在场的“立委“形容,马要让“政见会变辩论会”,但王要让“政见会就是政见会”,这是两种迥异的选战打法。

  势力范围争夺:比情感

  双方争夺的主要地点在票源丰富的黄复兴党部以及各自的大本营高雄和台北。

  虽说王马各自盘踞一南一北,都有铁杆支持者,但是为争夺票源,二人还是寸土必争,并直捣对方大本营。在台湾, 马英九的势力一直被认为过不了浊水溪以南,对此,马英九本人也心知肚明。

  6月上旬,马英九就直奔王金平的家乡高雄。一天之内马不停蹄拜访地方政要,但却没有得到什么好脸色,“立委” 林益世的父亲、地方大佬林仙保当着马英九的面就说自己支持的是王金平,令马英九颜面无光。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第一场 政见会结束,即成立“马英九高雄后援会”,抢票动作越来越大,展现马英九跨越浊水溪的决心。

  有稳定票源没错,但“固桩”也很必要。马英九前脚刚走,王金平后脚也来到高雄,微笑地和支持者包起粽子,给党 主席选举预先设了一个好兆头。王金平一边包一边说:“绝对有信心嘛,具体的成果都在这里,一定包中。”此外,他还当众 挥毫写下了“春天从高雄出发”等词句。

  “信心是绝对有的,而且很有把握,否则投入那么大力参选干嘛?”这是王金平在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专访时 说的一句话。在访问中,他还提及了自己“成功不必在我心”,党主席选举不能跟2008年“总统大选”挂钩。

  在马英九的“票仓”桃园,王金平的到来也遭到了冷遇。当他到达该县时,“挺马”的县长朱立伦干脆避而不见,使 圆通世故的王金平不知所措。

  此外,对于总数近17万人的黄复兴党部,无论王金平还是马英九都期盼能拉拢到自己一方来。由于黄复兴成员多属 外省族群,外界多将黄复兴视为马英九的“铁票部队”。不过细究其根本,黄复兴党部之所以力挺马英九,最关键的还是忧心 王金平当选主席后,主张“台独”的李登辉路线死灰复燃。

  不过王金平不因此丧志,选战逼近,他不但勤走眷村、澄清他走的是国民党路线而非李登辉路线,博取黄复兴在情感 上的认同。

  国民党前副主席蒋仲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黄复兴是铁板一块”,大家绝对力挺马英九到底;但王金平接受媒 体采访时,却透露选情开始渐入佳境——话,当然,都是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说。

  组织动员:比“挖墙角”

  在开战之初,双方就互挖墙角,上演抢人大战。

  6月7日,两人正式发表参选党主席声明后,竞选团队正式成军运作。就在前台北市“议长”陈健治传出将挺王金平 之后,马英九竞选总部也立即宣布现任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彰化县籍“立委”陈杰将出任竞选总部副总干事。

  陈健治被视为王阵营挖马英九台北市战场的指针,而陈杰则被视为是马阵营挖王金平墙脚的要角。

  早在3月份,马英九就请党籍台北市议员协助,联系台北市地方、中南部县市民意代表甚至国外党员,一步步组织动 员。

  但是由于人脉甚广,王金平的组织动员能力显然比马英九略胜一筹,他要用自己擅长的传统战法对抗超人气的马英九 。王阵营透过地方民代、基层桩脚,积极接触党员,争取支持。

  马阵营内对王金平绵密的组织战丝毫不敢大意,担任马英九台北市松山信义后援会负责人的国民党籍“立委”费鸿泰 说,王金平的组织战还是有效的,全国最精于选举的人大概都在“立法院”。

  但是,不要忘了马英九拥有大量的“马迷铁票”,对于青年、妇女、外省及客家族群的吸引力异常强大。“君子之争 ”,几乎可说是“组织战”与“魅力战”的决战。

  厦门大学台湾问题研究所专家陈孔立向《时代人物周报》分析说,倘若投票日天气恶劣,“组织战”奏效;反之,依 个人意愿而非受到动员的选民,就会表现踊跃,压倒“组织战”。也就是说,倘若投票率偏低,王金平赢面大;假如投票率较 高,则马英九很可能胜出。

  王金平台湾政坛常青树

  在台湾政坛,王金平的资历几乎无人能比。自34岁成为当时“立法院”最年轻的“立法委员”以来,他为“立法院 ”整整服务了30年,并三度蝉联“立法院长”之职,被称为“立法委员”常青树。

  处世圆滑,手腕灵活,这是外界对王金平公认的评价。他可以经常游走在各个不同的政党和派系之间而不会惹上任何 是非口角,他的协调能力和斡旋技巧堪称一流,无论是陈水扁、李登辉,还是宋楚瑜,都对他颇有好感。

  从1990年起,王金平开始踏入国民党决策核心,从中央政策会副主委、中央常务委员到副主席,一路平步青云。 1999年,王金平的事业进入新的顶峰,他受李登辉支持,挤掉刘松藩担任“立法院长”。国民党沦为在野党后,王金平以 “立法院长”的身分成为该党在台湾核心政治领域内层级最高的公职人员。

  无心插柳

  1941年3月,王金平出生在高雄县路竹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当地,王家也算是个大户人家,人口众多,每天开 门第一件事,就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使得王金平从小就养成处处与人为善,并且注重沟通的性格。

  年轻时,王金平从来没有想过未来要做什么,从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他就到省立彰化进德中学教了一年的 高中数学。尔后是当兵,退伍,回到自家开设的食品工厂上班。

  本来,他是很有希望成为一个运动健将的。小学六年级时就可以力担五十斤;高三那年,凭着矮小的身材,王金平竟 然成为全年级跳远及三级跳冠军,体育成绩甚至好到学校的体育老师大力推荐他去考大学的体育系。而且从中学到大学,他一 直都是学校网球队的队长。

  而就像英国的史帝文生所说的那样,“政治也许是惟一不需做任何准备的行业。”1975年底,台湾进行增额“立 委”第二次选举,地方人士以王金平形象清新、具有亲和力,公议推他出马竞选。

  谁也没想到,此前没有任何从政经历的王金平竟意外地凝聚了194444张选票,势如破竹地以第二高票当选,就 这样走上了政治的不归路。

  雄厚的基层势力

  发现王金平的“伯乐”叫林渊源,他既是高雄县第一大地方派系“白派”前掌门人,也是高雄县前县长。如果没有林 渊源当初的提携,王金平或许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位置。

  “每次我竞选时,老县长都没日没夜地四处奔波、替我拉票,比自己参选还紧张。”多年后,提起这位恩人,王金平 仍念念不忘地说,“他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由于有基层势力雄厚的“白派”做后盾,王金平的从政之路走得非常顺利。他政治生涯中出现的惟一的波折,是在1 986年被判刑6个月,原因是6年前因违反“票据法”被起诉。

  即便如此,也丝毫没有影响他在该年年底“立委”选举中的战绩。

  “在地方上,他有长期的耕耘,所以就民意呼声来看,要比马英九占有一定的优势。”跟王马二人私交甚笃的前台北 市副市长欧晋德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如此评价王金平。

  其实这一点早在王金平还没有从政之前就已经有所显现。当时他代表家庭企业担任高雄县工业会创会理事长,从上任 开始,王金平就采取服务到工厂的作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跑遍了高雄县的每一角落,了解厂家的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

  在基层,尤其是台湾中南部地区,没有人能敌得过王金平所积累下的人脉基础,不管是哪个派别,王金平都能左右逢 源。他在“立法院”大力为高雄县争取建设经费,更奠定了他在该县的“霸主”地位。

  王金平还信佛,他把为选民服务当成是在做善事,在台湾400万佛教徒中有着相当的号召力;他还拥有全岛数十万 的义务消防队组织系统,有独立的动员能力。

  “蓝皮绿骨”?

  “王金平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对朋友不离不弃,永远成人之美。”台湾名嘴江岷钦毫不掩饰对王金平的赞美。

  一贯广结善缘的作风不仅让王金平在蓝营具有较高的威望,绿营对他也是宠爱有加。2000年3月,国民党丢失执 政权,身为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本土派大将,王金平受到泛绿阵营的大力拉拢。

  李登辉意图拉拢王出来另组政党,以彻底分裂国民党,陈水扁更是将其视为策反国民党“本土派人马”出走的指标性 人物。在2002年2月的第五届“立法院长”选举一役中,王金平因受到蓝绿两大阵营的支持,最后以近乎百分之百的高票 获得连任。

  这也就难怪很多国民党党员会对他产生“蓝皮绿骨”的质疑。为消弭外界的种种疑虑,王金平不得不再三表明心迹, 称自己是忠贞的国民党员,对国民党忠心耿耿,没有人比他更爱国民党。

  可是无论如何,这却无法改变他曾经跟李登辉走得很近的事实。也正因此,人们不得不怀疑王金平当选党主席后是否 会延续连战的两岸政策,因为当年他曾一度宣称“台独”也是台湾的未来选项,这一点对于王金平来说,应该是此次选举中最 让其被动的一个历史记录。

  生子当如“马英九”?

  2003年1月15日,蒋经国去世十五周年纪念日,曾经为其担任过6年英文秘书的马英九前去谒陵磕头。面对镜 头,他眼眶泛红,强忍泪水,约有十五秒钟说不出一句话,真情流露得令人动容,也“入戏”到让几乎所有政治人物望尘莫及 。这一幕,透过电视直播传到每一个家庭,再次强化了马英九温良恭俭让、有情有义的完美形象。

  这就是马英九,一个长相斯文、形象健康、学识和教养一流的台湾政坛美男子。从政多年来,他的正直、清廉和彬彬 有礼深植民心,这都使得他在政坛一枝独秀,很容易得到比其他人更多的民意支持。

  家教甚严的“不沾锅”

  在台湾娱乐化的政治生态下,马英九从未传出过任何花边新闻。他自己曾为此下过注解:“美女坐怀我还是会乱,所 以惟一能做的,是不给任何美女有坐怀的机会。”

  所以,大学任教期间,凡是女学生到研究室找他,他必然洞开门窗;从政后,凡有女FANS请他在衣服上签名,他 一定会悬腕。

  在媒体眼里,马英九似乎永远是“温良恭俭让”,一派谦谦君子形象,甚至已经引不起无孔不入的“狗仔队”任何兴 趣。因为很难从生活作风上找到什么缺点,政敌们只能用“不沾锅”来给他扣帽子。

  这其实跟他家教甚严有关,从小马英九就被教养成一个几近“零缺点”的完人。

  马英九出生于1950年7月13日,祖籍湖南衡山,从小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长大,父亲马鹤凌是资深国民党员 。

  父亲常以湖南名人曾国藩家书中的两句话训勉他:“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根据这些说辞,马鹤凌定下了培养儿子的目标——弘毅之士。1994年,马英九积极查贿、扫黑,当时有黑道扬言对他下 手。家人都劝他放弃,唯独马鹤凌坚决支持,他说:“文天祥和郑成功只活了39岁,英九已经多活了5年了。诸葛亮死时5 4岁,英九也只差10岁。”

  从保钓青年到蒋经国秘书

  1967年,念高三的马英九遵从父亲的嘱咐,从甲组(理工)转丁组(法政),从此走上了法律和政治的道路。

  次年他考上台湾大学法律系后,便开始崭露头角,先是担任大专军训集训班宣誓代表,接受时任“国防部长”蒋经国 的“授枪”,这是马英九第一次与蒋经国接触,令蒋印象深刻。集训结束后,马英九回到台大,旋即担任学生代联会秘书长, 这被认为是国民党计划培植他成为学生领袖的信号。

  这一推测在1971年的保钓运动中得到了印证。

  那一年,马英九作为学生领袖获邀访美70天,在此期间,目睹了美国华人群情激奋的“保钓”抗议示威活动。回到 台湾后,马英九和其他台大学生到美、日驻台“领事馆”抗议,宣读并递交了抗议书,一路上高喊“日本无理,美国荒谬”的 口号。

  可以说,“保钓”的经历成就了后来的马英九。1974年2月,当年参与“保钓运动”的学生领袖都取得了国民党 中山学术奖学金,转赴美国深造。

  在美留学期间,马英九加入了亲国民党的“保钓”运动学生组织,并在其机关刊物《波士顿通讯》任两年主编、三年 主笔,由此逐渐引起国民党中央的注意。

  1981年9月,从哈佛获博士学位半年后,马英九就成为“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蒋经国英文秘书,从此官运亨 通。

  马英九在蒋经国身边一呆就是7年,前两任分别是钱复和宋楚瑜。7年来,他深得蒋经国的喜欢,被称赞为“没有缺 陷的年轻人”,经常以“英九”直呼其名,对其关心的程度“像对亲子一样”。1984年6月,蒋经国力排众议,破格提拔 马英九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负责推动“政党外交”。在国民党论资排辈的传统体制中,马英九以34岁即跃居要职, 超越钱复、宋楚瑜等人,的确极不寻常。

  一波三折从政路

  1993年,马英九出任“法务部长”一职后,这个一直未能真正发挥实权的职位在他到来之后立即热了起来。任职 三年间,马英九雷厉风行,肃贪、查贿、扫黑、反毒,共起诉七千五百多人,其中有将近四百人具有“民意代表”身份。一连 串的查贿行动大快人心,民调中高达八成八的民众对马英九担任“法务部长”表示满意。

  但因查贿得罪了太多权贵,三年后,他被调任位高权虚的“政务委员”。此后,马英九的从政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再 没有像过去那么顺利过。

  “政务委员”做了不到一年,台湾发生震惊中外的白晓燕绑架案,引爆了民众强烈不满,要求内阁下台的声音不绝于 耳。在官方没有表态前,马英九率先辞官,并宣布放弃参加1998年的台北市长选举。

  后来,在父亲的劝说下,马英九复出参选,打败了当时的台北市市长陈水扁而当选。这时,两人就留下了不解的心结 ,2000年意外当选台湾“总统”后,陈水扁更是“逢马必反”。同时跟马英九交恶的还有李登辉和宋楚瑜,在这一点上, 他远远不如手腕灵活的对手王金平。

  但是在大本营台北市,马英九的民意支持率却是王金平所不能比拟的,执政7年,他所显现出来的柔性魄力得到市民 异口同声的称赞。面对拆迁问题,他注重沟通和补贴,拆迁时间一定选在长假,先跟附近商家住户道歉,迅速拆完后,派人去 送糖果慰问,请清洁队打扫附近场地。为独居老人配置救命呼叫手表,只要按下按钮,立刻会有救护人员抵达;在璩美凤的光 碟事件前后,全岛人人自危,马英九要求台北市相关部门草拟自治条例,要求公厕管理单位负起反偷拍侦测之责。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马英九的很多优点往往也是他政治上的最大缺点,因为过于洁身自好而没有太多朋友的他就算 能够成功当选,未来之路也注定要比过去走得更加艰难。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