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码头的兴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7:41 外滩画报 | |||||||||
600年光阴,不足以让沧海变成桑田,但足以让东方第一港口从蜚声中外变为寂寞无名。刘家港的兴衰,倚仗历朝 统治者面朝大海的不同心胸:从唐朝居民不满百的沿海村落,发展成元朝的通都大邑、六国码头,明朝初期的“天下第一码头 ”;而从明后期到清朝,在遭受长期海禁以及突如其来的战火之后,刘家港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一崩溃,泥沙淤塞、船只废弃、 商埠陷入荒芜之中……
刘家港的繁盛不是奇迹,正如其随后的急剧衰退,港口的兴衰预示了一国海洋文化的走向。 外滩记者曾进/报道 浏河镇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它地处江苏太仓,一头连着太湖东下苏州、太仓的浏河水,一头面临东海,是苏州天 然的通海门户。上海到浏河镇不过38公里,大巴1小时20分钟便可到达。 这所小镇与中国其他正在奔现代化的小镇没有多少区别:镇外是宽阔的柏油马路,两边是稀落的多层平房,商店中绝 少品牌产品。只有穿过几座建筑样式不相仿的石桥,行人才感觉到这是一个江南小镇。 2005年六七月间,一向静寂的浏河镇突然热闹起来。镇上大多数宾馆都被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人订下;当地的三 轮车夫见到游客,也必定会热心地问上一句:“去过娘娘庙吗?” 因为郑和。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 公元1405年,即明成祖永乐三年,7月11日,郑和受命率舟师于刘家港首航出使西洋。此后的28年间,郑和 七下西洋,均自刘家港出航,归航之船队亦在此港停留,然后再派小队船只上逆至南京报捷。刘家港,即今浏河镇。 在《太仓事迹》中,陈伸记载了当年刘家港的盛况:“官第甲于东南,税家漕户,番商贾客,辐凑而云集;粮艘商舶 ,高墙大桅,集如林木;琳宫梵宇,朱门大宅,不可胜记,四方谓之天下第一码头。” 海运千艘的第一码头 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人对船队当时的起锚地刘家港的关注,在娘娘庙得以一观。作为600年间浏河镇 惟一遗留下来的郑和遗址,它成为大部分访客必去之处。 娘娘庙真名天妃宫,建于元朝,主要是当地人为求海运漕粮平安而建造。1405年7月11日,作为27800名 船员的统帅,三保太监郑和来到了浏河北岸的“天妃庙”跪拜,乞求海神林娘娘庇护。在七下西洋前后,他必定到天妃庙参拜 和还愿,并把妈祖信仰带到了海外。 天妃宫的讲解员张小姐回忆说,过去的天妃宫占地十亩,金碧辉煌。但随着时间流逝,天妃宫也日渐衰败。如今的天 妃宫只遗留下后殿,作为浏河镇郑和纪念馆。 纪念馆并没有保存下多少明清时代的宝物,多是一些郑和下西洋的仿制物品或图片。馆里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太仓城东 半径湾村发现的元末明初时候的渔绳,和在盐铁塘挖掘的元代古船舵,但这两件古物都借自于太仓博物馆。 相比天妃宫,郑和当年的起锚地更为寥落。在镇东部浏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几艘驳船与拖轮在江面上缓慢前行,20 多艘船只停靠在浏河闸内。浏河镇党委宣传委员张英指着5米宽的江堤说,左岸汇入长江的河流是解放后疏浚的新浏河,当年 郑和船队开拔的老浏河就在堤岸右边。 由于浏河泥沙淤塞,刘家港口亦逐渐萎缩。2005年7月7日,记者看到的老浏河已经变成一片青色农田,浏河水 断流,在接近入江口的百米处萎缩成一汪废弃的小溪流。 “天下第一码头”海运千艘、盛极一时的繁荣景象虽不复见,但借助于浩瀚的史料和浏河镇郑和纪念馆中的仿制物品 和图片,可以依稀想象。 当时的刘家港内停满了南京、太仓等地制造的各种海船,208艘船自然排列成燕形,郑和长约44丈4尺,宽约1 8丈的宝船居中,百余艘坐船紧紧围绕在其四周。 在刘家港鼎盛时期,生活在太仓的船员就有27800人。此外,还有几倍于船队的船夫,以及为举行盛大祭礼活动 而忙碌的差役。在码头上走动的,除了驻扎在当地的官兵、军运漕粮的士兵、本地居民外,最活跃的还属那些满怀淘金梦想的 人士——做贸易的商贾、随郑和来华的藩王、使节和随员等。 据史料记载,明成祖在位22年,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使节来华就有318次,平均每年15次;1423年,出现了 17国使节1200人到明朝朝贡的盛况。明成祖为了“以柔怀人”,还允许使者带私货来华贸易。为接待海外宾客,太仓还 开设了娄江西馆、娄江南馆。于是,来华使者们回国的第一站——刘家港,成为最为便利的贸易集市。 “海外使节多是拿宝物、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换取中国民间的瓷器、丝绸、茶叶、漆器等物品。600年前,胡 椒、苏木比黄金还贵重,中国从海外进口100斤胡椒,当地价值1两银子,到国内集市上出售20两,利润丰厚。”太仓民 间郑和研究学者陆静波说。 刘家港起于南宋,兴于元代。在疆域广大的元朝,为实现它南粮北运的经济需要,元朝政府在短短几十年间,重修大 运河,新辟海运,不断扩大海外贸易,使刘家港成为当时江南漕运和海运的集结地。陆静波说,民间流传中最有传奇色彩的江 南首富沈万三,当时就寓居于刘家港,并经常泛海经商。 天下之仓 如此奢侈而宏伟的海上航行,如果没有充足的船只和补给,一切难以想象。 而历史选择刘家港也并非偶然。洪武26年,朱元璋命令在太仓南码头兴建运仓,建成仓房919间,贮存国家粮食 。1369年到1415年,经由刘家港的海运漕粮就达2800万石以上。明初,额定太仓卫漕船135艘,每艘船11名 士兵押运。军运漕粮时常常“趋驰十万兵”,声势壮大。《太仓府志》记载:“永乐贮米数百万石,浙江等处秋粮皆赴焉,故 天下之仓,此为最盛。” 明初的苏州府,负担了全国12%的税赋,而太仓又负担了苏州12%的税赋。富甲天下的财力和物力,为郑和出使 西洋提供了雄厚的物资支持。太仓研究郑和最权威的专家、太仓博物馆研究员吴聿明认为,这就是郑和之所以选择在刘家港出 海的最重要原因。 造船业在太仓也尤为发达。太仓武陵街有两条巷子叫作“铁锚弄”,在明朝是苏州造船场的附属工场——铁工场,专 门为船场生产铁锚。大船的铁锚重几百斤,甚至几千斤。 郑和船队的粮船、战船多产自刘家港所在的苏州府船场。吴聿明说:“和南京宝船厂制造六七千吨的豪华船只不同, 苏州府船场主要以建造战船出名,特别是二三百吨的中小型战舰,船头斗盖用坚硬的木头做护围,遇到盗贼就将石碇绞在船头 ,以便冲撞敌船。在一些快船上还配置砍刀、钩镰、标枪、弓弩、飞镖等冷兵器,还装备各种火器、如火枪、火球等。” 精良的造船业,与之相配的是优秀的水手。据陆静波介绍,郑和船队里的许多人才都来自太仓。如信奉伊斯兰教、通 晓阿拉伯语的翻译费信,18岁就跟随郑和的周闻,分别在第4次、第5次下西洋。 事实上,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太仓数百年的海运历史已经造就了众多的航海家和"谙习水性"的水手。在元代,海 上漕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朱清、张宣、殷明略等都是太仓人。 "为了满足元大都对粮食日益增多的需要,他们经年累月找寻从浏河到大都最佳航线,在一次次等待季风、寻找黑潮 暖流中,他们把40天的航线最后能压缩到10天。太仓还出现了著名的航海家汪大渊。他在年轻时曾随着商船出海游历,八 年在海外漫游,最后写成《岛夷志略》一书,记述了遍访当时所能航至的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22个国家和地区。"陆静波 介绍道。 没落的刘家港文化 郑和的远航于1433年后停止。这被史学家们视为明王朝头半个世纪过去后基本倾向于保守的征兆,而在刘家港, 尽管大多数人依然感到繁荣,但衰退已经开始。 "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成祖之子朱高炽即位便颁布第一道圣旨,下西洋诸国宝船,悉皆停止。因朝贡贸易而繁盛 的刘家港便丧失了其优越地位。到明中期,倭寇来犯,政府严行海禁,不准'片板入海',码头贸易黯 淡。到明末,水利失修,江水成溪流。到清代,虽有短暂中兴,但终因闭关自守政策,以及浏河泥沙淤塞,港口逐渐萎缩。"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清史研究专家樊树志分析了刘家港沉寂的原因。 现在的浏河镇早已退化成为一个普通的江南小镇。浏河水奔腾入海的气势早就丧失殆尽。在古时,人们站在元代建立 的海门第一桥上,还能感觉到几十里外海潮袭来的汹涌气势,而今,站在太仓市内的老桥往下看,只能看见河水异常驯服地在 桥下流过。 港口贸易也不再是这个因港兴市的江南小镇的重心。在从当年的起锚地返回浏河镇途中,记者不时看到一些破旧平房 上写着海贸公司的字样,然而楼下大厅里陈设的不过是日常生活用品。张英回答说,上世纪80年代刘家港的海运贸易还不错 ,主要是渔业兴旺。到了90年代,近海水产资源衰退,刘家港渔船数量也大幅降低,现在,渔轮不足百艘。 而就在刘家港没入历史之时,离太仓不远处的一个小渔村--上海港在被迫通商的情形下,开始崛起。 "历史很有趣味。禁止海运后的太仓经济开始凋敝,但是随后两三百年太仓文化却到了繁盛时期。如文学家王世贞、 一代词宗吴梅村,明代万历首辅王锡爵以及绵延三百年的娄东画派等等。这些与郑和下西洋带给太仓人的观念转换有关系。尽 管经济已经颓废,但海洋文化的影响在太仓还在起作用。"吴聿明,这位在太仓几乎参与了所有郑和下西洋的古物发掘和抢救 的老先生,不胜感慨。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