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我爱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4:25 中国青年杂志 | |||||||||
一直对西藏文化感兴趣的陈乃华苦于在台北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只能通过零星的间接资料,用想像力描绘那个香格 里拉的世界,她特别想能自己去走走真正的藏族人居住的地方,差不多想得不行的时候,就选择了来内地。 采访、图-本刊记者李海波
陈乃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搬家公司的车要晚上才能来,陈乃华舍不得现在就把东西装箱,“再好好体会一下,都拍下来,以后可以常常翻出来 看。” 这间民族大学留学生公寓不到10平米的小屋是陈乃华在北京生活了五年的家,虽然小,却容下了这个台北女孩的全 部家当还有梦想。“成绩要过一个月才能知道,现在想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乃华刚刚报考了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当然能考得上了,这么多年的积累都在这一次用上了。” 她所说的“积累”,是用了差不多近两年的时间,走遍内地藏区所进行的田野考察,这对于一个有志于从事西藏学研 究的学生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五年前乃华从台湾来到大陆。一直对西藏文化感兴趣的她苦于在台北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只能通过零星的间接资料 ,用想像力描绘那个香格里拉的世界。即便如此,她以自己对藏族文化的理解而创作的抽象组画《藏人·脸孔》系列在台北的 展出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那时候就特别想能自己去走走真正的藏族人居住的地方,差不多想得不行的时候,就放弃了在台 湾的工作。” 重新坐进课堂的感觉很亲切也很熟悉,很快,乃华在北京就有了一大帮同样痴迷于神秘的藏文化的朋友,小小的宿舍 也成了一个“据点”。 2000年5月,乃华第一次背起行囊,独自一人去了青海,一走就是三个多月,从西宁到格尔木,一路搭车,“所 有的人都很照顾我,那些朴实的人们听说我是台湾人,都特别好奇,也对我特别好,没理由的那种好。”田野考察不同于旅行 ,需要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每天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行程一半的时候,笔记已经写了十多万字。7月的青海湖边,她结识了同 在藏区为自己的书——《藏地牛皮书》做资料搜集工作的一直和他的女友,共同的兴趣很快使大家无所不谈,他们也从此成为 乃华在藏区的“旅伴”和在北京的“亲人”。 从2000年开始,乃华给自己的研究定下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一年的上半年在藏区行走,搜集资料和亲身体 味藏族人民生活,下半年通过民族大学的学习,完成一篇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写作。“最大困难就是,必须在两种语言环境里 不断地转换,普通话、藏语。很多文献资料是藏族的经文,必须首先翻译,然后才可以进行。”在民族大学,乃华的两位老师 和几位藏族同学成了她的义务藏语老师,现在,她已经可以很顺利地用藏语和当地人进行交流,“不过也仅限于藏北,藏南的 很多地方方言和普通意义上的‘藏语普通话’有很大不同。” “有时候也问自己,干吗这么辛苦啊?爸爸妈妈在台湾的事业也不错,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回去,踏踏实实继承他们的 企业。可没办法,我就是喜欢藏族文化里面的那种神秘。现在每次回到台湾,待几天就会特别想念北京的‘家’,这个小小世 界里有我从西藏、青海、云南带回来的各种藏族的东西,看到它们,就觉得心安定了下来,和它们对视,也能体会到一种在别 处找不到的交流的快感。” 从拉萨带回来的藏戏面具,日喀则一户人家送的木碗,大昭寺僧人赠送的唐卡,云南一个猎人用过的弓和黑熊皮的箭 袋,青海日月山的石头……小屋除了一张床之外,四壁都是社会学和藏学的书籍,剩余的空间都被这些小物件塞满了。“它们 在我这里都是有生命的,一个物件就是一段故事,一个设计也是一个灵性的表达。”乃华钟情于那种粗狂而带有生命力的艺术 品,这也明显体现在她自己绘画风格的改变上。如果说刚到北京时作的画还带有城市的规矩和小女子的温柔,那么现在挂在屋 子里的这些巨幅作品则很难让人把它们和眼前这个秀气的小女孩联系起来。 “每次画画的时候都有同学来帮忙,找一间大大的屋子,整张画布铺在地上,然后买来大桶的各种丙烯颜料。”抽象 的线条中,每一个人的脸都挤在一起,只剩下无数双巨大的眼睛,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那些眼睛都保持着和观看者对视…… 离到北京大学上学还有几个月,乃华要搬出这间住了五年的小屋,所有的东西打包后寄放在大兴县一个朋友的家里, “现在,北京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家,有朋友,有梦想,有亲人,所以呢,我会很快就回来的!”她狠狠地笑着说这句话。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