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周末:郑家栋事件与现代新儒家的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1:48 南方周末

  作者:孤云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郑家栋被刑拘一事,目前尚在侦查期,警方尚未有结论。但从他利用访美机会前后申请6名“妻子”同往,且均滞美不归的事实来看,可以确定的是,郑已涉嫌犯罪。

  郑出事后,争论的焦点集中于郑家栋“失足”是否与儒学、儒教有关上面。不仅圈内知名人士如陈明等人发表声明认为此事与儒学、儒教无涉,学者徐友渔也撰文同意这一观点。笔者对此表示不认同。理由是,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地从个人(道德)行为应与公共职务分开的角度来分析。

  读过现代新儒家学说或者儒学原典的人都知道,儒家两千多年来虽然学说纷呈、分支多出,但个人修养德行在儒家学说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内圣外王”,都是从个人修为出发。现代新儒家也没有离开这一传统,在学术上秉持儒家道统的,不会不注重言传身教、推己及人的道理。郑家栋是当代儒学名家,当然也是新儒家学说的实践者,其个人道德行为与术业密切相关,须臾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他的职业规范所系,怎么能说郑家栋的“失足”与现代新儒学无关?如果强作此言,对于郑家栋的平素理论、言行又该如何看?此理甚明,无非一些讨论者把简单问题说复杂了。

  进而论之,如果将“郑家栋事件”放到整个现代新儒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这件事情,则意义更为深远。笔者认为,“郑家栋事件”凸显了现代新儒家所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

  笼统地说,儒家学说是由内而外的一套理论体系,强调个人道德自律,然后以此扩充到家庭、国家,以道德律己、教人、治国。现代新儒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图将儒家的价值理念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法制思想相接轨,寻找“内在超越之路”,开出新“内圣外王”,以此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西方现代社会普遍建立在由外而内的法治基础之上,以法制保障人的自由与平等。纯粹的德治可谓国家的最高境界,法治则是次优选择,也是现实选择、合理的选择。且不说这种接轨能否平滑过渡而不有新瓶装旧酒之虞,在当下,法治尚且是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况乎德治?这就是现代新儒家的现实困境。

  再者,正如学者陈来在《宋明理学》一书所提到的,宋明理学的诟病在于以圣贤都未必能达到的最高道德标准来要求一般民众。这其实也是现代新儒家没有解决的道德难题。道德并不具有强制约束性,以德求诸己且难,况乎求于人?连祖师爷孔子也有“子见南子”事件,连宋代大儒朱熹也有绯闻,可见能超凡入圣者几稀,出现“郑家栋事件”就更不值得奇怪了。现代新儒学要立足于世,必须要有勇气面对这一难题,提出解决方案。

  然而,“郑家栋事件”发生后,有的现代新儒学研究机构却不是由此冷静反思其深刻原因,而是急于撇清郑与儒学的关系,认为“这是纯粹私人事件,既与体制无关,也与学科无关”,企图将郑清除出现代新儒家队伍,以挽救现代新儒家声誉。但他们没有看到,将郑家栋这样的问题人物出现一个清除一个固然简单,却解决不了现代新儒家自身的困境。

  上世纪90年代曾兴起过一阵现代新儒学热,近来关于国学的讨论也是一阵热过一阵,这对于国人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出路颇为有益。今年发生的“郑家栋事件”,可以说是现代新儒家的一个挫折,一个足堪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但愿以现代新儒家自居的大师们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