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重点大学地方化滋生教育割据之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4:46 新京报 | |||||||||
作者:曹林 7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2005年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3400人,其中外地生源占36.9%,而上海本地生源比例达63.1%。 同样,浙江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为5500人,本地生源比例达67.5%。此外,武汉大学
面对“全国重点地方化”的趋势,有人竟然为此辩护,其理由一是“满足本地纳税人的教育需求”,二是“每个全国重点都地方化会自然达到一种平衡”。我认为这两个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重点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来自全国纳税人,招生规则当共同确定。 重点高校不是董事会,而是全国性公共产品,岂能独断地宣称“交钱多就能享受更多名额”? 如果真有“纳税多就能享受更多名额”的开放规则,那外省人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多向某所重点投入而获得更多名额?显然,这样一来全国就会乱了套。我想,地方政府对全国重点的投入,是不能与“招生名额多少”挂钩的,只能视作为对其他资源的支付:全国重点落脚于某地,会给该地带来多大的人文辐射啊,人才资源、人文氛围、人气凝聚等等。 第二个理由就更站不住脚了,“每个重点都地方化会自然达到一种平衡”需要有两个前提:每个地区都有一两所力量相当的全国重点,每个地区人口大体相当———可我们的国情是,全国重点的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同样如此。这样一来,每个重点都地方化,对那些人口多而高教不发达的省区来讲,是很不公平的。 显然,教育割据的趋势会滋生许多社会问题:首先,它强化了偏狭的地域认同,阻碍了“共同的国民感觉”的形成。“共同的国民感觉”所包含的凝聚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形成“共同的国民感觉”一个很重要的“共享意识”是: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上这个国家最牛的大学———而招生地方倾斜则阻碍了这种感觉的形成,强化了每个人作为一个国民的“被剥夺感”,只能在地域福利不平中凸显“上海人”、“河南人”这些偏狭的地域身份。 然后是,固化了大学的地方依赖,矮化了大学精神。真正的大学只能顺应于知识的传承和精神的引导,而不应从属政治、经济等世俗目标,但“交钱多就应得到更多名额”则会把大学推向“地方发展附庸”的角色,人类精神的象牙塔将因此彻底沦陷。 当然,对社会公平的伤害就更不用说了。流行“重点高校学历崇拜”的就业市场中,“进入重点高校机会的不平等”这个起点,会带来链式的不平等延续。 基于以上分析,中央政府应及时刹住“全国重点地方化”———这个地方政府与全国重点私下的共谋。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