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本轮六方会谈显示四大新特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2日04:56 中国青年报 | |||||||||
本轮六方会谈显示不同特点。特点之一,是所有各方不对会谈时间设限。以往3轮的六方会谈,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4天。此番会谈,各方从一开始便宣称将视需要确定会谈所需的时间。7月30日俄罗斯代表团团长回国。临行前他说,他将于8月1日返回北京。这说明,此次会谈最起码会持续一周以上。 特点之二,双边会谈成主要形式。以往3轮的六方会谈,全部以六方大会为会谈形式
特点之三,实质性问题大量增加。此番会谈,在初始双边会谈中,主要当事国便亮出各自的观点。随着会谈的深入,许多实质性问题已经摆上桌面。汇总5天的谈判情况,主要分歧有这么几条:先弃核,还是先承诺对朝鲜的安全保障与经济援助?是单纯解决朝鲜的核问题,还是承认朝鲜的有核国家地位从而转入核军控谈判?如何界定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界线?朝鲜有无权利从事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活动?美国提出朝鲜的导弹和人权问题,日本则提出被绑架人质问题。这些分歧,条条都关系到主要当事国的核心利益,既复杂又棘手。不过,能将分歧都公诸于世,也有利于各方对症下药。 特点之四,将首次出台共同文件。在会谈第5天上午的团长会议上,由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共同文件的草案,下午,各代表团副团长即转入修改、协商共同文件的阶段。共同文件反映各方的基本立场及主要观点,这已成定局,至于能否在重大的实质问题上取得共识,还需视后续会谈的进展情况而定。不管有无重大突破,六方会谈能第一次出台共同文件,也算是一大进步。 作者:严国群 相关专题: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