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国歌:血染的战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8:35 重庆时报
国歌:血染的战场(图)

百团大战前夕,主攻部队首长聂鹤亭、聂荣臻、杨成武、舒同(由左至右)召开会议 fotoe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国歌:血染的战场(图)

百团大战示意图


国歌:血染的战场(图)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国歌:血染的战场(图)

115师师长林彪(左一),副师长聂荣臻(左二)在指挥作战


《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在这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民族大义,进行改编,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在武汉,国共两党默契配合,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予敌以重大打击。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打的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场史诗般的战斗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后对日作战取得的首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士兵的士气,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血染的战场上是由一个个战役组成的,更是由一位位烈士谱写而成。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伟大的民族胜利史。   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血洒疆场的无畏勇士吧!   百团大战      战前形势   1940年夏,日本利用德国在欧洲推进,英、美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对国民党施行军事压力和政治诱降,于5月间发动枣(阳)宜(昌)战役,连续轰炸重庆,声称要进攻西安、重庆、昆明,迫使英、法封锁滇越路和滇缅路;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进行接触,商谈“和平”条件。   同时,加强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推行“囚笼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国民党政府更加动摇。   决策内幕   1939年12月,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一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收到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电报说:“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   冀中军区建议:我八路军“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   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经过多方缜密的研究和精心的运筹,想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   百团大战 粉碎囚笼政策 百团大战示意图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1939年冬以来,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企图以铁路为链、碉堡为锁,压缩围困根据地。为打破日军的封锁、打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切断山西日军的运输补给线。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0师、第129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的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到1940年12月5日反“扫荡”结束,历时约3个半月。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摧毁正太铁路   从8月20日到9月10日,中心任务是破坏日军交通,重点摧毁正太铁路。前10天,晋察冀军区、第129师主要破击正太铁路。20日夜8时,八路军避开日外围据点直奔正太铁路,同时向正太铁路全线突然发起奇袭,日军措手不及,全线被动。   第二阶段:摧毁日伪据点   从9月22日到10月上旬。目的是扩大战果,基本方针是继续破坏敌人交通,摧毁深入根据地的日伪据点。不过,日军加强了据点的守备,提高了警惕,并继续进行毒气战。同时,日军大量调动、集结,八路军总部判断日军将对我根据地反扑扫荡,遂停止进攻,部署反“扫荡”作战。   第三阶段:反“扫荡”作战   从10月6日到12月5日,日军在广大地区连续遭到八路军的两次大规模攻击,损失惨重。从10月6日起,日军先后对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八路军则以适时机动的游击战采取反“扫荡”作战。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共计伤亡、俘虏和投诚日伪军4.6万余人,其中,伤亡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伪军近1.9万余人,投诚日伪军近2千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   点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百团大战对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平型关大捷      战前形势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八路军为配合友军固守雁门关、平型关及长城各口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决策内幕   平型关,先秦时称瓶形寨,金代称瓶形镇。顾名思义,这里的地势像瓶子形状,口小肚子大。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提到了战场形势的历史细节。对于林彪征求他关于打还是不打的意见,聂荣臻也明确表示了支持:“我表示,可以在这里打一仗。居高临下伏击敌人,这是很容易的事。我说,现在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怎样打得好,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   事实上,要定下在平型关伏击敌人的决策,也是整个中央整体考虑的结果,在军事、政治和思想上作了最为充分的准备,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跟鬼子大干一场。   平型关大捷 破敌不败神话 115师师长林彪(左一),副师长聂荣臻(左二)在指挥作战   1937年9月14日,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派出侦察部队调查平型关地区地理情况和敌情,为平型关歼敌作各种准备。   等待敌军进入包围圈   师长林彪命令部队25日零时出发。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涉急湍山洪,在拂晓前到达了指定地区,把全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上。343旅之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之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阻断敌退路,688团作为预备队。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八路军同时还有一支从关沟出发,主动接应郭宗汾的出击部队。   手榴弹炸毁最后一辆汽车   25日晨5时半左右,敌第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圈,聂荣臻传令:沉住气,无命令不许开火。等敌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千余人及汽车、大车300余辆进入伏击圈后,115师5连连长曾贤生率全连首先向敌冲杀,用手榴弹炸毁敌人最后一辆汽车。敌人退路被截断,于是拼命冲杀,反复争夺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   敌人争夺失败,于是企图冲破独8旅阵地逃命。独8旅把一线配备改为纵深配备,拼死抵抗。   敌人终未能冲破包围,板垣师团21旅遭歼灭性打击。因为敌人死不缴械,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我军伤亡也很惨重。   千余日军被击毙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它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的作战。   点评: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方针的一次辉煌胜利。从更广阔的背景看,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投入总兵力而言,八路军115师投入4个团的兵力,共有大约12000人;以战略目标而言,这次战斗是为了配合第二战区在平型关地区围歼敌军而进行的一次突袭。   枣宜会战 最危急的时刻   日军发动枣宜会战是为直攻重庆,占领中国。枣宜会战是中国抗战最危急的时刻。1940年5月至6月,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此为枣宜会战。   张自忠英勇殉国   从5月1日至下旬,以枣阳为中心的作战。1日,日军由信阳、随县、钟祥地区向枣阳、唐河发动进攻。为阻击日军进犯,国军第2、第11、第31、第33集团军先后在唐河、田家集、枣阳、高城等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至8日,枣阳失守。10日,第5战区对日军展开反击,战至11日晚,迫使日军向枣阳以南收缩。16日,克复枣阳。日军为打开南退之路,集中兵力在宜城东北之南瓜店附近对前来堵击的第33集团军进行南北夹击。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和特务营及第74师主力全体官兵在与日军血战中为国壮烈捐躯。21日,日军再陷枣阳,并北进至邓县、老河口、樊城一带。国军转移到唐河、白河两岸。继张自忠任第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敌激战两昼夜,付出了二百多人伤亡的代价。   日军占领宜昌   从5月下旬至6月24日以宜昌为中心的作战。日军占领枣阳后,决心继续实施第二阶段宜昌作战。经反复争夺,在再次付出惨重代价后,日军才于6月12日攻占宜昌,但中国军队收复了中间地带,使日军陷入孤军深入的状态。日军认为已经保全了“面子”,决定撤退,16日,日军将宜昌的军事设施破坏一空后撤退,中国军队随之跟进宜昌。不料日军大本营因德国打败了法国而激起疯狂的热情,命令日军据守宜昌,业已退却的日军突然回兵,于24日再陷宜昌。此后,日军无力继续进攻,战事渐止,中国军队迅速建立防线,稳住了局势,与之展开了新的对峙。点评:枣宜会战历时近两个月,沉重打击了日军,但不幸以失败告终。战役的失败影响了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一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悲观消沉局面。虽然枣宜会战最终失败了,但以张自忠将军为代表的中国爱国军人伟大的抗战精神给日军以强烈震撼。枣宜会战是继武汉会战后,日军对我国正面战场组织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进攻。战争失败的同时也激励了全国抗战士气,推动抗战继续前进的重任进一步落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上。   隐隐传来喊杀声见证   人:黄世益,参加过枣宜会战又奉命守卫过西陵峡口。   黄世益参加了枣宜会战第二阶段。当时情况紧急,黄世益所在的十八军奉命立即从四川出发,迎击南下之敌。“当时宜昌山河已经陷落,我军在那儿与日军展开了生死搏斗,战斗悲壮激烈,战火遍布城乡,硝烟弥漫大地,战士血溅山河,苍天黯然无色。”   那些日子,他每天都随着部队行动,每天都在打仗。“那时,我们打的是运动战,士兵们要背很多的东西,我背着望远镜、步枪等等,很重啊,吃力得很,有一次爬坡,等爬上坡后,我的浑身上下全部湿透了。”“夕阳西下了,预定反攻时刻来到,我命令开炮。”中方炮弹爆炸声,鼓舞了士气,隐隐听到喊杀声。顷刻间,炮弹如雨点般落在中方阵地和观测所的位置,刺耳的弹头声音与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不绝于耳,“我们毫不示弱,加倍还击,炮战两个多小时,由于天黑观测困难,双方停止了射击,事后,得知前线攻陷的据点,有的为我所控制,有的得而复失”。 华商网 - 重庆时报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