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男人一个放松的借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1:06 新世纪周刊 | |||||||||
本刊记者/程丰余 “妇女解放运动”的持续,使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而近几年来,男性负担加重的现象却让更多 人产生了怀疑,男性是不是也需要“解放”? 2005年8月3日,一场与众不同的新闻发布会京城某写字楼内召开,每一位男士在入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使到了今天,男人一贯被塑造成强者的化身。太多的 心理暗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于是,有人呼吁“给男人一个节日”,让在生活与工作中体力透支、疲惫不堪的男性同胞能 够在特定的一天释放压力,告别过去,重新出发。 女人质疑 男权社会里,妇女地位处处不如男人,因此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设立。而“男人节”的倡导者之一,瘦马称自 己争取男人的专属节日,也只是想提供一个缓解压力的理由。 瘦马2003年起开始呼吁设立“男人节”,并将申请书的中英版本传真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部门。虽然目 前还没有具体反馈,但他认为这件事本身已经足够有价值。传统中缠着男人的东西太多了,让男人变得没法哭泣,没法示弱。 所以需要设立一个纪念日,提醒社会在家庭、生活各个方面对男性的关注。 根据某知名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设立男人节,有九成女性表示反对,理由是“男人一直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 已经够强势了”。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好的女人,有的男人甚至还被好几个女人宠着。其实妇女才翻身过了几天好 日子呀,男人就看不顺眼了,连过节都要抢。 对此,台湾男权文化研究者、女作家蓝怀恩建议,女性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让男人从传统性别角色压力解放出来, 不再佯装硬汉,也不只是一个工作机器。缓解一下他们的情绪状态,不至于一有纠纷就诉诸打斗。减少家庭暴力,增进社会安 全,相对而言,也是为女人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男人不屑 除了女性的不理解,男人中也有不少人对这个节日表现出漠视。从事房地产工作的沈先生就认为,男人反正没有人疼 ,不在乎有没有这个节。同样身为男性,山东济南文学学会秘书长黄明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直言:“设立男人 节是一个套儿。”成功男人想设一个男人节,是为进一步的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不成功的男人看着女同胞蒸蒸日上,他赶不 上了,然后设立个节日来安慰自己,作出一种可怜巴巴的样子来推卸责任。 面对女人的质疑、男人的不屑,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教师、性社会学者方刚解释说,传统中男性主要扮演一个强者, 一个对外的形象。而现在提倡的“男人节”是还男人一个更自由的、可以多元选择的、一个完全自然的生存壮态,这和男人事 业是否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层面上都有烦心的事情,都希望能有个出口。设立“男人节”,就是给男人 一个放松的机会。 男性寻求解放 传统要求男人扮演“强者”、“硬汉”,偏柔和、安静气质的男人,更愿意归家的男人,往往会被人说成是“娘娘腔 ”,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歧视。在瘦马眼中,这样的男权文化,不仅伤害着女性,也伤害着男性。 有调查显示,在1000多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都存在 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妻子和孩子。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世界上所有成年男人的脆弱程度及抚慰 需要都高于女性甚至高于孩子。在歌厅里大声吼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对沉重压力的一种宣泄。 男性解放运动的呼吁者DavidThroop于1996年把男性议题整理出7大类和70多个子项,其中包括不 平等的负担,如男人约会请客和离婚赡养费,还有不平等的判决,如儿女监护权、探视权,以及男人对生育控制与堕胎的同意 权等等。 蓝怀恩认为,这些都意味着妇女运动为女性挣来的性别人权,已经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要女性自己良心发现并不 容易,因为女人过去享有的弱势者福利,若非靠法律予以规范,既得利益者是永远不会自省的。 她于2001年首先在台湾倡议设立“8.3”男士节,并且呼吁,“女人要试着理解男人。男人不只是经济动物加 下半身动物。”如果在理性范围内与男性对话、互动,相信女人会听到一些男人平常隐而不谈的心声。 2005年妇女节前夕,中国大陆第一个“男性解放沙龙”宣告成立。所谓“男性解放”,是指“从传统男权文化对 男性的禁锢与奴役中,将男性解放出来,从而全面改善男性的生存处境”。因为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构成的,没有男人解 放,女性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两性的平等也无法彻底实现。 男性解放不应该是女性解放的助手,而应该是针对男权文化的批判。在女性喊着“打倒男权”的同时,男性解放运动 也要站起来呼吁打倒传统男权文化,这才是男女平等的真正前进方向。身为召集人的方刚对沙龙成立的初衷做了这样的说明。 至于男性解放的崛起是否又会再度激发女性解放运动,社会学者们没有大太的担心。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孙中欣 多年致力于女性研究,她认为女性解放和男性解放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男权文化的受害者。男性解放也好,女性主义也罢,其 实都在强调人的个性。当男人可以选择柔弱、当女人可以选择坚强而不受旁人另眼相待时,两性的解放事业都向前迈了一大步 。 男人需要正确认识 “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谁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这句广告用语道出了许多男人的心声。但蓝怀恩在研究中发现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男性解放运动至今,真要男人大张旗鼓地对男性解放进行一种公众诉求或改革运动是不大 可能的,因为这些由各路男性主导的男性运动派别者,谁也不想公然承认男性是弱者。 方刚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年轻女性有个很相爱的男友,但在事业上不如她。通过努力,她说服了家人,以此给男友 一个“解放”的机会。然而男友自己却放弃了这个机会,选择逃离。方刚认为,正是在男强女弱的男权文化重压下,男人尽管 很累,有时候却拒绝解放。这就迫切需要男人正确认识自己。 “男性解放并不是鼓励男人都不求上进,在各方面都不如女人。而是说如果一个男人自己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或者自 己能力达不到,我们不应该歧视他。”方刚鼓励男人们寻找更贴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又举了一个在家做自由职业朋友的例子 ,因为妻子在郊区上班,每天需要早出晚归,朋友就包揽了做饭、看孩子的所有家务,还一手带大了女儿。 多年前,作家龙应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啊,上海男人》,提到“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 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和女人说话而不觉是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 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这段文字当初还引发了全国男性对上海小男人的“ 鄙视”,而今却成为方刚眼中“男人解放”的模板。 男人能够洗衣服,买带鱼回家,说明他们很自信,不在乎做这些事,有男女平等意识。上海男人务实,爱家顾家不暴 力,在妻子眼中才是大丈夫,男人倒马桶事小,男人照顾痛惜女人才算大。但当蓝怀恩对着一群台湾男性精英讲述上海男人的 好处时,一位颇富人文素养的知名男作家当场质问她“是否企图阴柔化男人”。 体操名将李小双对此则看得比较开,虽然他认为男人必须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全部责任,但男人一定要自己解放自 己,把心态放正。别给自己制订太多的目标,一步一步,只要尽力了,家人也好,社会也好,都会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你。如 果自己心里先背负起太多的压力,那么在做事情时一定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面临社会和家庭产生的种种问题,男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让他们要时刻保持坚强、宽容,任何时候都不能退缩,并无 暇顾及人性本身那脆弱的一面。在女性权利越来越受重视的时候,男性权利也同样不能忽视。什么时候男人能真正做回真实的 自己,这还有赖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男性解放运动大事记 1992年,中华民国绅士协会在台湾成立 1998年,香港明爱男士成长中心成立 2000年,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订定10月28日为“男性健康日”;中华21世纪男性成长协会于台湾成立 2001年,中华21世纪男性成长协会于3月8日召开记者会,呼吁将8月3日定为“男士节”,并宣布将在8月 3日到8月8日(台湾父亲节)举办台湾“2001男人周”系列庆祝活动 2003年,香港明爱男士成长中心将4月10日定为“香港男人节”;11月,《时尚》杂志集团举行“申办国际 男人节”造势活动 2004年,各种男性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有人将2004年称为“中国男性杂志年”;《时尚》杂志集团倡议将 8月3日定为“国际男人节” 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成立“男性解放沙龙”;8月3日,首届“国际男人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