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媒体“现实与前景”主题研讨会实录(4)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1:27 时代人物周报 | |||||||||
原东方之子制片人 张朝夕 我从93年开始做东方之子,去年离开了这个地方。我和刘丰也曾合作做了一个省委书记系列的策划,当时我们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就是带着一些问题去采访权威人物,而不再是成功经历和人生趣味的展示。 我非常羡慕平面媒体的宽容度,经常可以把一些重要人物的照片很快就登上去,而且能够采访到一些相关的背景,但电视操作一方面因为成本的原因,再一个因为电视的影响力使得重要人物接受电视采访比较谨慎。东方之子刚开始也是希望能办成一个人物类节目而不是榜样性的节目,当然后来因为节目的影响力,慢慢变成了一个榜样性的节目。我2000年做制片人之后,力图把人文精神和新闻性结合起来,从新闻中选人,东方之子平民化等等,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但终究因为这四个字扛得非常累,始终是非常尴尬和局促。我们试图在节目中试图增加一些多元化的诉求,比如对人物的质询,反面观点的引入,后来也招致一些非议。 《时代人物周报》的一些做法也是当年我在构思的一些做法。比如不再是一对一的访谈,而是加入了更多的旁白和背景,引入更多的旁证,这肯定能够丰富表达的视角而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电视操作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实现,对一个人物多角度的、立体的、全方位的采访是平面媒体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我也非常赞成抓住一个重大新闻题材一定要集中全力把它做足了。在整合背景深度、人物与人物关系上,周刊是有优势的。 我们一定要有读者期待的某种模式化的东西,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常设的板块,让大家知道肯定有这东西,让读者形成一种思维定位,每一期可以看到会有这样一个人物的一种表达。 还有一个就是我提议里面增加一些名人和名人之间的对话。可能这两个人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是把他们组合在一起,让他们有一些观点或者人生经历的交流等等,这可能也能形成我们的一个特色。 当然,还要考虑做一些论坛什么,通过《时代人物周报》这个品牌把很多有影响力的人聚在一起。 天意华总裁 周穗青 刚才有人说到这两年是广告的拐点,如果04年平面媒体的广告收入有16%的下滑的话,那么今年最少不低于这个数字。我个人觉得平面媒体未来的经营环境在恶化,互联网这样的新媒体对平面媒体广告收入抢占的趋势在未来的几年会远远超过我们的设想,这是一个比较悲观的看法。这种表现形式的背后是大量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阅读习惯的彻底消失,随之而来就是广告主的转移。对于在中国这些才市场化十几年的平面媒体而言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绝大多数的平面媒体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而广告的环境已经开始在恶化,而且这种恶化的趋势超过了我们很多人的设想,这对很多平面媒体操作者来说,是要充分重视的。 浏览网 邢严 我们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成立的初衷是把中国的报纸、杂志在网上实现订阅。我们认为平面媒体虽然受到了互联网的冲击,但是冲击也只是在于消费类的媒体。从我们公司整个平面媒体的广告投放量来看,专业类的平面媒体增长速度是50%以上的。 杂志广告投放量虽然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不是没有成长的空间,关键在于要设计好一个商业模型。 我们跟国际期刊联盟、BPA都有深度合作,他们认为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大,中国杂志还是非常有空间的。从经营和投资的角度来讲,不能看短线。 《名士》主编 刘利明 刚才几位教授和专家谈到人物类媒体难以归类,但我们为什么坚持做人物类媒体呢?对《名仕》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电视人物访谈类栏目基本上占到了成功类栏目的前三位。第二、出版方面,传记类的图书一直占据着中国出版排行的前五位,每年占到流水至少15%的份额。所以我们当初立项做《名仕》的时候,考虑到这两个,希望从杂志方面做个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力丹 一说到以人物作为专题报道对象的刊物,我首先想到是《人物》杂志,那个月刊好像是80年代出版的,有一定的读者,但读者还是有限,因为那个时期我国的传媒业的发展规模远没有现在这样大而广。90年代后期,我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办了个“名人”专版,每周2个版面,有一定的市场,但是最终,看来还是市场份额不够理想,被内部调整掉了。现在又看到了《时代人物周报》,时代不同了,进入21世纪以后,至少在我国的大城市,已经较为充分地进入了传媒时代,公众对于接近传媒不再陌生,参与意识上升。于是,一种找寻更多的人物参照系热情高涨起来。 其实,这种希望了解别人的愿望是与生俱有的,因为它是人生旅途的必需。在传播中,就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他自己的感性,只有通过另一个人,才对他本身说来是人的感性。”前现代社会,人是某个共同体的一员,作为参照系的“他人”就在身边;现代传播科技把人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全球,这就需要媒体提供这种“他人”的参照系;到了社会媒介化的当代,就需要一种专门的传媒来提供这种参照系,《时代人物周报》的创办把握了这个时机。 《时代人物周报》的标志性口号是“和有价值的人在一起”,抓住了读者的心态。人为什么要了解他人?因为要寻找自己的影子,自己行动和思想的榜样。青少年“追星”,因为那些“星”的长相或技能让他们羡慕,他们需要看到他们,亲近他们,以了解和亲近他们为荣。普通人其实也在时时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他人”,暗暗地与自己比较、模仿和感觉他们。 《时代人物周报》划分了三个板块,时事、财富、文化,以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兴趣的公众走近自己希望了解和接近的人物。时事,跟进最新的国内外新闻人物;财富,让人们探究那么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家和相关人世;文化,提供丰富的文化明星的生活和情感信息。这几个部分较为协调,材料的掌握显现出一家周报应有的时效意识。 希望《时代人物周报》多提供一些不为人们熟悉,但是确实具有很大价值的人物的信息。社会中藏龙卧虎很多,只要有心,就会发现不少。中国的政治家们已有太多的制度性的露脸机会,除非有新材料、新角度,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张扬他们,否则,公众对此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 希望《时代人物周报》全面反映人物,让人感觉他们是生活中的人。马克思引证说:“我是人,人有具有的我都具有。”建议将这种古希腊的认识,作为报道的指导思想。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可能更有人性和人情。有价值的人其实是相对的,有些人所以显得高大,因为看的人可能跪着。我们的周刊提供的人物,当然要与读者拉开一些距离,但是不要让人总是仰着头看,仰头太累了,就会厌倦。 《时代人物周报》的翻译是焦点人物(people in focus),也许上面提到的“希望”与“焦点”矛盾。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变成焦点,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