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主与法制时报专题 > 正文

民主与法制时报:噱头是否无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9:48 民主与法制时报

  东方愚

  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接受记者关于个税起征点事宜的采访时,第一句话就让记者吓了一跳:“我认为,个税起征点应该调整到8000元最合适!”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一新闻时,也都会被“吓了一跳”,一时间新闻的网上点击量一路飙升,网友跟贴者甚众。其中有赞赏毛教授“前瞻眼光”的,有质疑其“话语动机”的,
也有对新闻本身的无厘头感到不可捉摸的。

  然而直觉告诉我,这不过是一个噱头,一个甚为合乎时宜的“伪问题”而已。看了新闻之后,我的直觉被验证了。所谓的“个税起征点应调至8000元”这句话,不过是记者对毛寿龙所谈个税感受的断章取义。这句话之后,毛教授解释称8000元的得出是按照购买力与生活水平的历史比较得出的,接着又称“不过,从现在公共服务的层面来看,个税起征点应该放在贫困线上。”

  谁在炮制噱头?谁在哗众取宠?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毛寿龙教授。在我看来,毛教授不过充当了报料媒体的“靶子”而已。深谙“注意力效应”的媒体囫囵吞枣,将毛教授多角度阐述的个税感受给单一化,而广大读者自然顺沿新闻的既定思路与逻辑进行理解吸收——“吓了一跳”便是这样诞生的。

  炮制噱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噱头的错误导向。笔者注意到,毛教授一句话,直接效应是媒体上围绕8000元个税起征点引发的大讨论,有评论者甚至撰文称毛教授“开启了我们审视个税的理性视角”,着实滑稽至极。试想,如果这句话是从一个普通纳税者口中说出来的,还会有人注意吗?不会!当然普通纳税者鲜有上镜的机会。笔者的意思是,对于公共事物的大讨论,媒体喜欢聚集“名人”的做法欠妥。

  对于像个税法修订一类的公共事物,普通人更应具有富足的话语权,而媒体更应具有听取、传达普通人想法与建议的社会责任。可是,“8000元个税起征点”这一事件让我们感到了一丝凉气。专家学者依然是媒体最青睐的宠儿,更是其炮制噱头的契机。殊不知,与在对专家某观点剖析甚至歪曲式的报道与争论相对应的是,大部分的平民思维被就地扼杀或淡漠。

  必须提及的是,9月27日,全国人大将举行听证会,就“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听证。听证前的社会舆论如何,对听证的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众媒体竞相发出自己声音的做法固然可嘉,甚至自己搞个噱头出来也未尝不可,但这个声音或噱头的中心发起者是专家、官员一类的社会上层人士,还是广大的普通纳税者,考验着其公共事物报道智慧与社会责任感。

  相关专题:民主与法制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