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姚明志愿献骨髓新闻透露的尴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20:07 新华网 | |||||||||
作者:徐学江 读了篮球巨星姚明9月4日在人民大学现场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的报道,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新华网这篇短短三段、不过250字的消息,饱含了骨髓捐献组织者的焦心,也透露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尴尬。
姚明是公认的世界级的篮球巨星,篮球传入中国100多年才出现的这么一位难得奇才,当今大红大紫,用他来做什么宣传,“明星效应”都是巨大的。这篇报道,显然试图通过姚明行动的宣扬来扩大这次“大超——中华骨库校园爱心之旅”活动的影响,引导人们向姚明学习,积极参加献骨髓志愿者行列,为克服我国骨髓库目前的窘境做出贡献。 报道说,我国“中华骨髓库”库存只有29万人份,每年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还有100多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库入库量至少要100万人份才能满足需要。 这确实是个严重而火急的问题。不禁使人对我国骨髓库的库存与实际需要之间巨大差距着急,对那些渴望求生的白血病患者可能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无奈而感到心痛。 为什么弄到这步田地?是我们的同胞缺乏爱心吗?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可以肯定,我们同胞中,多数人是有爱心的,是乐于奉献的。无法令人相信的是,13亿人口连100万骨髓捐献志愿者都凑不够。联想到前些时候关于北京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库存血样只有正常储量的五分之一,各大医院的血库都告急的报道,笔者认为,我国有关献血、献骨髓、献角膜等一类的工作,领导不重视,宣传不广泛,组织不得力,这是造成目前尴尬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民对献血比较熟悉,每个健康的人,一生总要献血两三次。1998年实施《献血法》后,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无偿鲜血”政策过程中各行其是现象严重,有的搞“政治任务”摊派,下“指标”,使献血者感觉不到是发扬“人道”和“博爱”精神,没有光荣感;有的则搞高额补贴和休长假,以刺激献血者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使许多人不愿去献血,好像献血是为了高额补偿和休长假;另外也使一些没有享受高额补偿和休长假待遇的人产生心里不平衡和攀比情绪。要调动全国献血的热情,还是应该回归到《献血法》的精神上来,提倡献血光荣、为公益做贡献,同时对献血人必要补贴和休息时间做出全国或地区大体统一的规定。 关于捐献骨髓,我国百姓一般都没有做过,不习惯,不了解,甚至有畏惧,严重缺乏常识。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大其意义和基本常识的宣传力度。如什么样的人可以献骨髓,一次献的量是多少,对人体健康有没有不良影响,有关捐献政策怎样,怎么献,同哪里联系,等等,在报道里看不出(这不能怪记者),也不知怎么得到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指望人们踊跃参与呢? 因此,有关机构,如红十字会和医疗卫生单位的有关人员,应该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到街头、工厂、企业、学校、军队、事业单位中去,做些艰苦细致的工作,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也可以求助大众媒体,只要把政策和有关情况如实告诉媒体,相信它们还是愿意为公益事业去鼓与呼的。 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能指望“姚明效应”会长久吗?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