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未经批准的研究生收费何谈暂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15:24 潇湘晨报 | |||||||||
作者:欧木华 8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证实,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暂停实施。而教育部有关工作人员则表示,以前有关研究生全面收费的说法都是有偏差的,因为相关制度还没有得到批准。(《新京报》9月9日)
说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暂停”,这个词用得很巧妙,言下之意是研究生收费改革已经起动。而教育部的“没有批准”说,则是对所谓“暂停”的彻底颠覆。从“暂停”这一不合情理的说法中,我们不难看出各高校对研究生收费有一种渴望,甚至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 诚然,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是不能全部由国家包办的。也就是说,研究生收费是迟早的事。但八字还没一撇,各高校就迫不及待地想参与“全面收费”试点,甚至被相关部门纠正后,还口口声声地说是“暂停”,这说明了什么呢? 研究生收费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各高校是否已经有了对策?比如,贫困研究生问题怎样解决?国家的“公费”投入减少后,奖学金和助学金应该怎样进一发挥作用和影响?到底应该怎样收费——是根据学年收费,还是根据所修的学分来收费?可不可以允许提前修完学分提前毕业,以减少贫困生的就读成本? 从目前知道的信息来看,很多学校就是想在研究生收费上仓促上马,而对这些一系列相关问题,并不感兴趣,甚至没有任何统筹规划和预案。这些高校似乎更注重的是一种收费模式的简单改变。从理论上讲,国家投入和个人投入,这两者所投入的钱应该是没什么区别的。为何一些高校厚此薄彼?是不是因为国家投入,高校没有收费自主权,而个人投入,高校就有了收费的自主权甚至自由裁量权? 研究生收费改革无疑将是一种必然。但如果只注重于收费模式的转变,而忘记了真正的目的,那么这样的改革确实将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