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中秋过节与纪念历史并行不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12:35 新京报 | |||||||||
今日中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的分量仅次于春节。无疑,其令众生挂怀动容的,不是“葡萄美酒夜光杯”,而是延续千年、历久恒定、未随时风之变而移的人文核心价值:象征团圆、寓意美满。这一天,只要有可能,人们大都会选择与亲朋聚集一堂,同欢共乐。 不过,今年碰上了特殊情况,农历8月15日与公历9月18日在同一天,于是中秋节又
有种观点,称过节理应为纪念让道,其明确指向,就是在这一天节制节庆氛围。最典型的一事,是央视的“明月盛世大联欢”晚会被拽入批评的旋涡,有人甚至质疑“准备歌舞升平的人们是否遗忘了当年隆隆的炮声”,而央视最终对播出时间进行调整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非议庆中秋的逻辑,恐怕陷入了形式主义。这天,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仪,怎么就等于对那个被铁蹄践踏的日子的忘记?等式成立,就不只是央视晚会改期,而是全国所有组织、十多亿人都要在举止、音容的外表上挂起凝重和深沉,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为此而全面调整,这样去纪念国耻日,既不必要更不可行。 其实,既然碰上巧合,在时空连线中,在万家欢聚反观万户萧疏中,在对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到“和平发展”的历史的一体把握中,难道不是可以从鲜明比较、强烈对照中,更深刻地铭记国耻、认知国殇? 民族的整体记忆,由所有个人的记忆合成,认为庆中秋与忆国耻对立、集体的欢颜会抹去共同的悲伤,未免太小瞧了民众普遍的觉悟水准。有个细节,36集电视剧《谷穗黄了》,从东北一农家大户的命运角度叙述那场侵略与反抗,各地播出的收视率相当高,没谁号召更没谁强令,广泛地自愿接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百姓领会历史的方式:看昨天的家破人亡,更懂得也更珍惜今天团圆之不易。正常人,正常地团聚、联欢、举杯把盏,不会丢掉正常的历史感。 话说远点,九一八事变,既非日本侵华史开端,也非我国屈辱史开端。公认的事实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我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起点,战败后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是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前,从16世纪开始,当时的不少世界列强曾经先后入侵过我国。在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彻底摆脱外国列强的蹂躏之前,有多少苦难、创痛、心酸?这些,同样都不能忘却。在纪念日纪念某段历史固然必要,但最重要的是:纪念历史,应该成为一种常态,让历史的每一个细节融入人的血液里。纪念过去绝非为纪念而纪念,意在铭记历史,吸取教训,着眼未来,激发奋进的动力。 纪念九一八,传媒导向、鸣笛警示、官方和民间举办有意义的仪式与活动等,有必要。但无论在国家、个人层面,真正助益与时俱进的追求、使命、责任,从而真正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历史感,都不是浮于形式,而是沉入内心———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哪里会因一个中秋节的本色氛围就很受伤害、甚至根基动摇呢?担心,是杞人忧天了。正常过节,正常纪念,是今天的正常,二者并行不悖,还是那句话,别轻看民众普遍的觉悟水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