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道德 树立网络新风网上座谈会实录(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8:31 新华网 | |||||||||
[刘正荣] 第二,如果公众对你提供的服务有意见,你必须要回应,你有违法违规行为,你需要纠正,而且必须纠正。现在我们有些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做到这两条,没有尽到自己的权利来落实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只顾挣钱,还要考虑到你的社会影响,你的社会影响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重,应该担负起这个担子来,就是服务者要负起监管的责任。另一方面,既然网络是一个公共的平台,建设的如何,公众的行为也对这个平台会产生影响,需要公众来监督,尤其是有正义感的公众和网民,要有胆量提出来。 [16:42]
[国庆临] 其实网民说的这个自由真的是错误的,有些话你可以自己去说,没有人干涉。但是你要到搜狐网来说,对不起,因为搜狐网是一个公共的媒体,当你说一句话时,你的受众不是你自己,而是广大的网民,我们就有责任来替更多的网民负责任,把这些不良的、有害的信息过滤掉。 [16:43] [和晶] 比如说你们俩家是竞争的,会不会在竞争当中打擦边球? [16:43] [国庆临] 要说一点儿没有是不对的,实话实说,两个网站的编辑都存在互相攀比的想法,他上一条稿子,标题是这样的,我也要跟他学。 [16:44] [和晶] 甚至说要高过他的吸引力。 [16:44] [国庆临] 这种现象我们在去年夏天的时候,有一个打非扫黄的风暴,经过一年的努力,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而且搜狐有一句经典的罚款语言:就是谁往搜狐脸上扔垃圾,我们就让你倾家荡产。我们的处罚非常严厉。我在去年的时候就被罚了好几千。其实这是大家约定成俗的一种习惯,罚款不是目的,是为了让编辑提高自己的编辑意识和责任意识,他每编一条新闻不是给自己编,而是给亿万网民在编,影响的不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而是影响亿万网民。 [16:45] [和晶] 还有一个问题非常具体,网络实名制是否可行? [16:45] [刘正荣] 我想所谓的实名需要有一个认识,实到什么程度? [16:46] [和晶] 比如说我叫和晶,假如你也叫和晶,我们是同姓同名,不要有性别行不行。 [16:46] [刘正荣] 有几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大家敢用实名。我是一个守法公民、道德公民,我不怕在网上有什么违法或者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我觉得这种是应该鼓励的。第二,由于互联网的特性,实行实名有它的难度,这一定是一个过程。第三,实际上任何一个人上网是某种意义上的实名。我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哪一台计算机上的网,从技术角度来讲是可以追诉的。所以大家不要有过多的侥幸心理。 [16:47] [和晶] 包括在网吧里吗? [16:47] [刘正荣] 对。你的网络行为在网络特性来讲是可以追诉的。所以大家不要认为为所欲为,你真正在网上犯法了,是可以追溯到的。比如说在很多西方国家,上网都是很真实的,前提是我是一个守法公民,我不怕。我觉得现在应该进行大量的教育,不要认为网络匿名,我就可以为所欲为。 [16:47] [和晶]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现实生活中可以借鉴一些载体,杂志、报纸,包括学校、社区、家庭进行教育。 [16:48] [刘正荣] 要培养一种观念,我上网是合法上网、依法上网,我的行为需要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社会道德的约束,这种教育需要长期的做下去,尤其是对青少年。 [16:48] [和晶] 很多人对实名制有疑问,甚至很多网友反对,说这个违背了网络的本质,徐老师您怎么看? [16:49] [徐文伯(文化部原副部长、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副主任)] 刚才刘先生讲到的我完全赞同。只要我心怀坦荡,我什么都不怕。但是有些,比如我来个笔名,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条,不管是按实名制还是不按实名制,我能站得住,要做一个能站得住的、守法的网民。这样你心里没有什么鬼,很坦荡。这个工作还要长期做下去,确实要很好的做下去,这个认识还要很好的提高。我能讲我的观点,同时也能讲我的真实姓名。 [16:49] [刘正荣] 这一定是一个过程,网络现实状况是一回事,但是我们要倡导的东西应该非常明确。有一个基本的观念:无规则,则无网络。网络本身是规则建立起来的,比如大家共同遵守TCP/IP才能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对每个网络使用者来讲,应该带着规则去上网,否则这个网络就会乌七八糟,最终对大家抛弃。本来是个很先进的东西,应该在先进的通道上搭载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和服务。 [16:50] [和晶] 看一下网友的问题。会不会制定网络道德标准一类的东西?在网上说真话、说实话,揭露一些人的阴暗面和权利部门的不良行为,这算不算不道德行为? [16:50] [国庆临] 其实这个已经有,建立全民道德纲要。 [16:51] [刘正荣] 我觉得应该纠正一个观念,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适合于互联网,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应该明确一点,适合于现实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同样应该适用于互联网。我们研究一下世界上互联网比较发达的立法情况和网络道德规范情况,就会很明确的发现这一点。就是在现实社会当中违法的,你相关行为延伸到互联网上,同样是违法的。 [16:52] [国庆临] 我们管这种行为叫揭黑幕,这个也在我们的删除范围之内。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一个公众的平台,在没有渠道核实这个消息真假的时候,我是没有权利去发布这个消息的。所以这个东西是必须删除的。对他个人来讲,他可能讲得是实话,但是对大多数公众来讲,他没有办法去辩白。既没有政府机关,也没有媒体的报道,也没有司法机构的认证,像这种东西,你可能说得是实话,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无法判定,也是要删除的。 [16:52] [周锡生] 我想这个事情首先应该这样看,为什么好多人喜欢看网?觉得网上是可以揭露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间要遵守规矩,网上也应该要遵守。首先要看揭露的东西是不是事实?如果不是事实,那问题就大了,因为扩散面很广,人家也很难辨别真伪。在现实生活中间,党和政府都提倡,凡是阴暗的东西,我们不但要揭露,还要批判。但关键是你披露的这个事情或者揭露的这个事情,你有多少分把握认为你揭露的确实是事实,不能道听途说,就说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就多么的黑暗。首先要界定它是不是事实,如果是事实,我觉得网上披露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16:57] [和晶] 界定真假我觉得也比较困难,因为网站也没有这个力量去界定真假。 [16:57] [周锡生] 现在比如说照片都可以嫁接、翻拍,进行技术处理。这种事情在网上揭露,与其在网上披露,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披露,该向哪儿个部门反映就可以去哪儿个部门反映。 [16:58] [和晶] 我们在网上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是不是就是道德,是不是很极端? [16:59] [侯小强] 其实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也一样,也要恪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网络和现实生活毕竟是两回事,否则就不需要网络的存在了。网络的虚拟性、资源的共享等等。在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说我们想说的任何一句话,但也可以在遵循基本道德、基本伦理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语言。 [16:59] [和晶] 有一位网友说,网络是无法脱离现实的,现实中有很多道德有一种道德沦丧的感觉,你们今天在讨论网络道德,却强求在网络上有道德,这有意义吗?当然,我可以理解为宣传道德的一种方式,但是咱对这个方法的实行感到怀疑?其实他们对我们用论坛的方法讨论的有效性表示怀疑。 [17:00] [刘正荣] 一定是有贡献的。就像我们的社会进步是不断往前走的,网络规范道德的建设也是一个过程,点点滴滴的努力一定会产生效果,不能说我们无所作为。 [17:00] [和晶] 其实各位嘉宾从各自不同工作的特点来出发,都给我们说了一些真实发生的事情,包括他们自己内心的一些思考,起码这是积极的,这是对这件事情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包括各位嘉宾来到我们论坛的现实,也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贡献。最后请我们的网民代表和李伟老师、陆老师进行第三轮的讨论。刚才我们请了几位网站的负责人,我们讨论的是一种网站自我约束和在管理中间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作为,下面我们要讨论最后一个话题,网站已经说了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和自己的标准。这几位嘉宾已经熟悉了,我们特别介绍一下张涵。 [17:01] [网友代表张涵(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大二学生)] 我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有一个制度就是网上选课制度和查阅自己成绩之类的,如果一天离开网络,可以说我们的学习生活几乎都无法进行。 [17:02] [和晶] 你的网名叫什么? [17:02] [张涵] 我的网名叫“天鹅绒和别针”。 [17:03] [和晶] 在现实生活中你叫张涵,起的网名叫“天鹅绒和别针”,给人感觉是高雅、优容华贵。你们同学之间起网名是不是都有一定的意思和情趣在里边? [17:04] [张涵] 可能有自己个人的喜好。比如我同宿舍的同学网民就是叫“咕咕咕”。当在网上有一个自己起的名字的时候,同时在这个名字的后面,我们就看不清他是谁了。 [17:05] [和晶] 那你告诉我网名的好处是什么? [17:05] [张涵] 有网名的好处就是给你第二个身份,你平时不能说的一些话可以在那上面说。 [17:05] [和晶] 比如说平常女孩子不怎么骂人,平时对自己的言行有很严格的要求,可能在上面就很放肆? [17:06] [张涵] 对,有可能。 [17:06] [和晶] 还有什么好处? [17:06] [张涵] 这样的话,别人就不知道你是谁。如果别人知道你是谁,他见到你的面,知道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实际上我跟你面对面的交谈,你可以知道我是谁,真正是什么人。这样可能对我的言行更加负责任一些。因为我以后工作、学习,可能都需要你的帮助或者怎么样,我就需要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你,把自己比较阴暗的地方就遮盖起来了。如果有另外一个身份,可以把这些阴暗的地方暴露出来,但是别人不知道你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 [17:07] [和晶] 那你不会自责吗? [17:07] [张涵] 我觉得这要看人。会自责的人,我觉得他是生活给自己看的。这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是给谁看的?如果你生活状态是你自己,是为你自己来做,那你就应该为自己负责。我觉得这是一个连续的状态,并不因为别人对你的评价而改变你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自责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得看个人。 [17:08] [和晶] 有了一个网名,有了第二个身份,有些“好处”就是你可以在那个网名的后面把自己藏起来。人的内心来讲,需要把自己藏起来,尤其是在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有了一个网名以后,会自责的人和不会自责的人是不同的。你觉得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17:09] [张涵] 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对自我的约束力。如果你会自责,首先你自己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就会有一定道德。不会自责的人,可能就会觉得生活中也是这样。 [17:09] [和晶] 其实在这里边她讲到了会自责的人和不会自责的人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我再给你说几个网名,你们设想一下起这样网名的人。比如说悄然一刀、一剑穿透你的心脏、市井先人、无所事事、血雨腥风。陆老师怎么看?你会选哪个? [17:10] [陆俊] 我一个都不会选。以前注意到一个现象,男孩子容易弄一个女性化的网名,女孩子弄一个男性化的网名。按照心理学,实际上还是一种认同。 [17:11] [和晶] 认同什么呢? [17:11] [陆俊] 天生的给了我一个男儿身,但是女孩子的交往会怎么样,他会有一种好奇。在现实生活中,他不能这么做,但是在网络中可以。 [17:11] [和晶] 您有网名吗? [17:12] [陶宏开] 我没有,我不想隐瞒我自己。 [17:12] [和晶] 但是你得承认,隐瞒自己是一种人格的需要。 [17:12] [陶宏开] 那是一种错误的需要。 [17:13] [和晶] 我以为可以把自己隐藏起来,让别人看不到自己。 [17:13] [陶宏开] 实际上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17:13] [陆俊] 我有点不同看法,有些专家发表自己作品的时候,也会给自己起一个笔名或者艺术家有个艺名。 [17:14] [和晶] 鲁迅先生曾经有过好几个笔名。 [17:14] 相关专题:构建网络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