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网络正在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8:54 新华网 | |
新华时评:网络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新华网重庆9月19日电 记者刘刚 9月7日下午,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作客新华网,就即将在重庆召开的亚太市长峰会等问题与网民交流。在此之前,重庆市已有两名副市长先后作客新华网。今年以来,仅在新华网 党政干部联系群众有多种办法。就高级干部而言,现场调研、开座谈会等传统方式虽然有眼见为实的好处,但能直接接触的群众人数很有限,有时还会被下级刻意安排的假象蒙蔽。下级干部前呼后拥、对考察地点和参与群众先过筛子后过箩地筛选、对汇报情况统一口径等等不正之风,常常使上级领导干部难以掌握真实情况。利用互联网与群众交流,现场连终端,虽然谈不上面对面,但明显有一些超越传统方法的好处。 其一,接触的范围广。网络无极限。它打破了行政的界线,真正达到了“天涯若比邻”的境界。这次重庆市长与新华网民的对话中,现场提问高达1547人次,有2万多人参与了讨论,直播页面的在线点击率12万多人次,有42%的访客来自重庆以外地区。 其二,交流程度深。重庆市几名高级干部作客新华网与群众交流,网民提问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事先预定的主题,既有关于重庆发展的大问题,又有出行难、小菜贵的民生小问题。 其三,交流更真实。在线交流不用实名,网民尽可畅所欲言,说了外行话不用怕嘲笑,指责领导不用担心打击报复。有人说,网络交流是老百姓的“微服”上访。 中国的网民数量目前已经到了1亿,居世界第二位。领导干部与网民对话,实际上是与中国最活跃的人群对话。借助网络宣讲政策、倾听群众声音,是密切干群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能否像新闻发布会一样把领导干部与网民交流建成一种制度,重大决策通过网络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听证会通过网络在线直播,让群众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