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捐赠 殷殷情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2:07 新闻晨报 |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数复旦学子从这里走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了同一个曾经,每一个复旦人始终记挂着母校:他们或捐资助学,或造楼兴业,或捐献纪念品,哪怕是寥寥几十元,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和祝福。复旦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复旦之树就是在这种关注和爱护下慢慢长大。2005年,复旦百岁之际,社会各界人士和校友纷纷慷慨解囊,四处奔走,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复旦的情,对复旦的爱。
李登辉之子回“家”探“亲” 文/王慧敏 2005年6月9日,李登辉老校长的小儿子李贤政偕妻子卫晓波一行7人回到复旦,在复旦百年诞辰之际,亲手奉上父亲当年使用过的圣经、铅笔及耶鲁学校金质纪念徽章等物品,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此前,李贤政夫妇已陆续向母校捐赠了包括摇椅、钢琴台布、金笔、耶鲁校服袖扣在内的李登辉生前使用物品14件。 87岁高龄的李贤政194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后执教于复旦中学,妻子卫晓波也与复旦关系非浅,她是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校友。李贤政夫妇1959年离开上海,后转辗香港、新加坡,1994年定居加拿大至今。2000年曾回母校探访,受到王生洪校长的热情接见,时隔5年,夫妇二人应邀再次回到母校,专程参加母校百年校庆。 谈起父亲殚精竭虑、穷一生之时创建复旦之事,李贤政感慨万千,对父亲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尤为印象深刻,看见今日之复旦的日益发展壮大,更是替父亲感到由衷的高兴。 随同而来的还有李老校长收养的一个孤儿养女,这位名叫秀珠的养女如今也已是87岁高龄的老奶奶,她的儿子儿媳龚瑞忠夫妇也是复旦校友,两人在1963年—1968年同时就读于复旦生物系,均曾师从谈家桢教授。 《文摘》重回复旦园 文/宗原 复旦校园里的寒冰馆是一幢普普通通的二层楼,而这栋以自己岳父的名字命名的建筑,对于郑兰荪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常常听自己的妻子孙一德说,爸爸年轻时在复旦和一群朋友创办过一本叫作《文摘》的杂志。这些满怀热情的年轻人下了课后聚集在孙家,为了编杂志一干就是到深夜,年幼的孙一德就跟在妈妈身后帮忙端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校内编辑刊物,却是我国文摘类刊物之首创,也创下了当时国内杂志行销的最高纪录,引导全国抗战舆论“作用无法估量”,它甚至还在第一时间刊登了斯诺的《毛泽东自传》。看到诸多亲朋好友著文回忆孙寒冰先生艰苦创办《文摘》,郑兰荪打心眼儿里敬仰岳父的人品学识,希望能用详尽的资料写一篇文章全面反映孙先生的卓越风范。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又经历了动荡和战乱,家里关于孙先生的一手资料几乎没有,郑兰荪做梦也想能看看岳父编写的这套《文摘》。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北京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半辈子的红色收藏》的文章,介绍了铁道部一位爱好收藏旧书的奚老先生,其中就恰好提到了这套《文摘》。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扫而过的寥寥数语,却让年逾古稀的郑兰荪一下子来了劲。可是偌大一个北京,从何找起呢?114查号台,没有登记;找铁道部吧,说他要找的这个机构早就撤了;再问老干部局,回复是:下属单位的人员资料他们不存档。 他已经不记得经过多少次辗转打听才找到奚老先生,第一次亲眼看到《文摘》时,郑兰荪高兴得差点儿流出泪来。奚老先生说,他这里收藏的仅仅是一套《文摘》中的部分,要想看到全套,还得去国家图书馆问问。 得到这个消息,郑兰荪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转向国图。一打听,那里果然藏有全套的书。办妥了查阅这些内部刊物的手续,只要一有空,郑兰荪就会一头扎进国图潜心研读这套《文摘》。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形势到中外人文,这份照旁人看来已经过了时的刊物竟然让郑兰荪读得如痴如醉,又痛快淋漓。“这是怎样的一群年轻人啊!有头脑、有学识,冒着极大的危险创办进步刊物,一颗颗心里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孙先生说过:‘文人上不得前线杀敌,办一个刊物来向日寇作战!’” 郑家住在北京的东南角,而国图在西城的海淀区,去一次就是打车也要个把小时。早上八点从家里出发,日近黄昏才掩卷离去。《文摘》是竖体排版,又是小五号字,让这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读起来费时又费力。 但,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三个月。 用心读完了全套书,一个念头在郑兰荪的脑海中也越来越强烈:作为《文摘》的诞生地,复旦大学也应该拥有这样一套书!然而,国图的《文摘》 只这一套,也不可能卖给私人,只有自己去旧书摊上试试了。潘家园、琉璃厂,这些北京有名的旧书市场郑兰荪没少跑,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就去那里,一家店挨着一家店地拜访,有时遇上店主说“没这个印象”自己又不甘心,还要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看过去。 “最后是在西单的中国书城,朋友告诉我,那里有个不为人知的资料部。”第三次去资料部的书库,在高高的书架的第五层,亲手拿下那套《文摘战时旬刊》时的情景,郑兰荪今天还记得清清楚楚。 中等个儿的店老板也直接:“给一万块钱就拿走吧!” 这一刻,郑兰荪等待得太久了。 简单的装帧、单薄的纸张,无声地包容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他小心地拿在手上,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如逢久别的亲人知己,感慨万千。 1937年元月起,孙寒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办《文摘》;时逾一个甲子,这套用藏青色书皮包着的六本合订本《文摘》终于又回到了复旦园。它不是一套普通的书,书里一个字一个字写着的,都是复旦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