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正视告别“地大物博”的启蒙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2日14:55 中国青年报

  作者:吴学安

  不久前,在上海市召开的一个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市政协委员指出“中小学教材一说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我看早该改成‘地大物不博’”。为此,他建议:将“地大物博”请出中小学课本,代之以“地大物不博”,让一些触目惊心的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的数据取而代之,倒可以让孩子们更冷静、更客观地面对中国资源问题。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在描绘伟大祖国时,都习惯于骄傲地使用“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样的字眼。中小学教科书上一直是这么写的,老师一直是这么教的,考试卷上也一直是这么出题的。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位居世界列国第三位,不能说不大;说她物博,也有充分的理由,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矿藏资源在咱中国都能找得到,有些储量还相当丰富。但领土再辽阔、风物再丰沃,一旦除以庞大的人口分母,既不能说是“大”,更不能谓之为“博”。所以,当有人对中国“地大物博”提出质疑时,就引起大家的共鸣,这说明人们对于“地大物博”的启蒙教育早已有所反思。“地大物博”作为一种财富观,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创造力。记得一位哲人说过,那些土地肥沃国家的人们往往过于娇气、懒惰和懦弱;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荒芜国土上的人们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表现得更为稳健、勤奋和执着。一个民族若长久趴在“地大物博”的“大

蛋糕”上暴殄天物,更容易沉迷于短暂繁荣的迷梦中不思进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沉迷于“地大物博”不仅已经不是决定一国财富水平之“福”,反而可能成为落后贫穷之“祸”。

  近年来,随着我国倡导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有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对“地大物博”有了新的认识,但这些理性思维还只是浮在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许多人来说,仍然只停留在喊喊空洞的口号。譬如,我们低价把资源出口给别人,别人加工成产品之后再高价卖给我们———这样的“出口大国”并不值得雀跃;别人出资金和技术,我们出土地和资源,绝大部分财富归别人所有,而所有的环境污染则留给我们———这样的“世界工厂”难道值得吹嘘吗?

  在一个以“地大物博”作为启蒙教育的国度里,每一个从校门走出来的孩子都有可能如此坦然:地大物博,家大业大,奢侈一些、浪费一点也无所谓。时下,“油荒”,“电荒”,“水荒”……惟独沙尘暴、泥石流、污水河、石头山、大沙漠越来越多;我国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这些数据与“地大物博”真是相差甚远!资源危机感,这真是建设“

节约型社会”急需补上的一课。节约型社会呼唤理性的
能源
教育。

  当然,“地大物博”并非奢侈浪费的原罪,真正的原罪是节约意识的沉睡。让“地大物博”从教科书中退出,既是对于以往盲目乐观的反省,也是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敬畏。但一种科学理念的树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节约意识的培养也并非仅是从教科书中去掉“地大物博”这样的字眼就能奏效的。关键是要躬行实践,踏踏实实去做到。让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每一个国人的自觉行动,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