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亲民色彩:分享改革成果兼顾各方利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8:2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十月九日电 题:十一五规划:分享改革成果 兼顾各方利益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十一长假的举国熙攘之后,调控中国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路线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草案)已悄然进入十六届中共五中全会的讨论审议日程。
较为确切的说法是,这个勾勒中国未来发展改革路径的规划将添加更多注重民生、体现民意的表述,即在对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分享中更加注重利益兼顾,这对于经过二十七年的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来说,可谓意义深远。 作为监控贫困差距的警戒线,目前中国逼近零点四七的基尼系数无疑已令中国官方十分警觉。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说法,基尼系数超过零点四就表明进入了警戒状态,而一旦超过零点六则意味着可能发生社会动荡。 同样令人忧虑的是中国渐趋拉大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一份报告显示,一九九五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二点五倍,目前已扩大至三倍多,而城乡居民所享受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服务,更可谓天壤之别。 主事发展改革事务的国家发改委无疑已意识到了“矛盾凸现期”改革路途的艰巨性。 该委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用“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时期”来形容当下情势之难,而中共高层近期的一系列讲话亦暗示中央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重心可能进行调整。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改革到了现阶段,将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立”于“破”之中,将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而让更广大的民众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当属官方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 种种迹象表明,既不“杀富济贫”,亦要有利于穷人收入的增长,兼顾“公平与效率”,十一五规划要成为“集二者于一身,故欢喜无量”的施政纲领。 区域经济的规划,也将体现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新趋势。经济活力十足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板块,无疑继续引领经济发展潮流;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则会给予更多真切而实际的扶持。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祝宝良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规划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都有着墨,在公共产品服务提供上,将更加倾向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与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对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等问题的认识更为透彻和全面,而措施亦将更为具体和得力。 事实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上月底召开听证会,就现行个税起征点由八百元人民币提高至一千五百元听取社会意见,便是十一五规划将更为注重利益兼顾的信号之一。而近来官方在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动作亦为十一五的顺利展开搭桥铺路。 透过浓墨重彩的民生议题,十一五规划的亲民色彩跃然于前。本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二0二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布局民生大计的十一五规划将带给亿万民众更多的雨露滋润,确保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相关专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