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专题 > 正文

老指挥黄春平见证中国载人航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4:37 兰州晨报

  核心提示

  10月10日下午2时许,本报记者采访了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一”至“神五”飞船发射系统总指挥黄春平。现在黄老虽然已退居为顾问并担任顾问组组长,但黄老仍参加了“神六”的各项大活动,同时到现场进行指导。

  希望大风过后是晴天

  据黄老介绍,“神六”9日上午进行了气检,测试显示,火箭系统已完全具备加注燃料条件。如果天气条件适合,11日将进行燃料加注。此后便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谈起天气变化,黄老说,冷倒不怕,就怕刮风,尤其是高空风和切变风,对火箭的影响很大,前者会让火箭失去平衡影响发射,后者甚至会让火箭折断。因此现在大家都希望大风过后是晴天,能让“神六”12日准时发射。

  “神六”有3个副着陆场

  黄老透露,“神六”的副着陆场事实上有3个,一是目前媒体已披露的距基地100多公里外的沙漠,二是太平洋上某区域,三是国外某地。后两个着陆场一般在飞船太空飞行出现意外时使用。至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和基地外大漠着陆场,要看当时天气情况择情选用。

  黄老说,一般情况下,两个航天员将飞行119个小时,但在意外情况下将可能延长或缩短。如太空飞行中航天员感到不适或飞船出现其他一些意外,还有发射后发现预计着陆时间天气情况不宜着陆,则可能缩短飞行时间。发射后临时发现预计着陆时间天气情况不宜着陆时,则可能延长至7天。

  “神六”“神五”大有区别

  采访中,黄老向记者介绍了“神六”发射与“神五”的区别。黄老说,在

火箭方面,发射“神六”的长征二F火箭作了75项技术改动,在测控方面,火箭增加了图像系统,过去火箭工作好坏地面上的人只能靠遥测,这次给火箭装上了两个摄像头,保证图像实时传输,更利于及时掌控火箭运行情况。同时对矢量控制方面作了改进,这样一来火箭震动幅度减小,航天员就会感觉到更加舒适,打个比方,乘坐“神五”像坐卡车,乘坐“神六”像坐轿车,飞船舒适度和生命测控保障方面有了很大改进。

  八年建立空间实验室

  谈到中国今后的航天发展,黄老说,“神六”的成功发射将标志载人航天第一期工程即实现载人航天的结束和第二期工程的开始即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发射空间实验室,而二期工程中的首个飞船“神七”在一年内不可能发射。黄老说,我国将力争在8年内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

  中国为什么选择飞船

  载人航天工具有三种,我国为什么选择飞船形式?黄老说,他认为选择飞船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

航天飞机虽然能重复使用,但研制和维修保障都耗资巨大,如美国的“发现者”号,发现隔热问题后不得不花费10亿美元去发现问题。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总共只用了193亿元,其中13亿元已用于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而那180亿元中有一半现在已成地面的固定资产,因此从国情和
性价比
考虑,飞船是我国最好的选择。

  新型火箭在研制中

  黄老透露,“神六”成功发射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第二期,为此,从“神舟”七号开始,中国将利用现有条件对现有的飞行器进行改进,逐步在“神舟”八号至十一号之间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和空间飞行器太空交会对接等目标,为此,作为空间飞行器运输工具的火箭也必须作改进。黄老透露,新型火箭研制计划已制定,已上报中央待批。而前期工作已在进行中。(本报记者 阎世德)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