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专家学者谈十一五规划 关注缩小贫富差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6:4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台北十月十二日电 (记者邢利宇赵江涛)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日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的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引起岛内专家学者关注,部分专家学者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谈到各自对“十一五”规划的看法。 台湾世新大学经济系主任华而诚曾任世界银行中国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对于“十一五”规划,华而诚在接受本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个人理解此次“十一五”规划重点在于
他还强调,经济发展到一个程度以后,人们会忽视公平问题,如果不注意,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放缓。向公平扭转,就不仅可以消灭社会冲突,还将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兼任教授杨开煌则认为,从该规划内容来看,是带领中国经济迈向转折。如果转折成功就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能源的节省方面,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这对国外舆论具有很好的说服力,那就是中国不对外扩张,不对外抢夺能源。 他还认为,转折的推动力源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中国走出对传统农业和加工出口业的依赖,迈向有品牌、重创新、重脑力的经济模式的转变基础。“自主创新”来自教育,该规划对教育改革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杨开煌指出,总体来看,“十一五”规划真正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也适合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转折成功,这种和谐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谈到“十一五”规划对台商在大陆布局的影响,华而诚认为,一个国家不平衡发展肯定是不行的。该规划将中部省市纳入重点发展区域,也是公平的体现。只有相对落后的地区公平发展起来,才会有新的市场,所以“十一五”规划对台商的布局没有太大影响,“机会是一样的,各自努力创造自己的财富”。 特别对于在沿海地区已经饱和而且一时无法技术更新的台商,会选择到交通方便的中部省市发展。 相关专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