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低轨道空间碎片具监测能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4:07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孙彦新)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研究员龚建村向新华社记者透露,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尽管会有500多个空间碎片可能与神舟六号的轨道交汇,但是,我国对低轨道的空间碎片具备一定的监测能力,神六的飞行将是安全的。 人类空间活动40余年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空间碎片,龚建村介绍说,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大小在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有1万个左右,1厘米到10厘米的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04年底公布的数据表明,它能对10厘米以上的9600多个空间碎片进行观测,并为每个碎片进行了编号。 按照对载人航天器的威胁,空间碎片可以分成三类,10厘米以上的碎片,人类可以用各种手段监测到,所以不会构成威胁;航天器对毫米以下的碎片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这一类也不会构成灾害性威胁;第三类就叫做威胁碎片,大小介于前两类之间,人类目前无法监测。 对于那些可以监测到的碎片,美国的做法是,发现可能相距25公里就要变轨规避。我国针对神舟六号的飞行任务,把安全距离定在了100公里。龚建村说,“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有交汇关系的500碎片中,有些是很长时间来一次,有些与飞船同轨永远碰不上。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碎片预报系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提供24小时比较准确的预报和未来三天的初步预报。由于飞船的飞行速度高达每秒7.9公里,因此很多情况下,发射时间只要推迟几秒或几分钟就能确保安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资料表明,迄今为止,人类通过轨道计算确认的严重的太空相撞事件已经有三起。1991年12月底,俄罗斯一颗失效卫星“宇宙1934”撞上了本国另一个“宇宙926”释放出来的大碎片,前者一分为二,后者零碎到无法跟踪;1996年7月24日,一块美国“阿丽亚娜”火箭的残骸,以每秒14公里的相对速度撞断了法国一颗正在工作的电子侦察卫星的重力梯度稳定杆,后者翻滚失效;2005年1月17日,在太空中飞行了31年的美国“雷神”火箭废弃物,和中国6年前发射的长征四号火箭残骸,以每秒5.73公里的相对速度碰撞,长征四号火箭残骸的近地点轨道下降了14公里,美国的火箭废弃物一分为四。 龚建村说,目前尚没有资料表明国际空间站遭遇过这类相撞,在茫茫太空中与航天器相撞的概率虽然极小,但一旦相撞就是致命的。 龚建村介绍,毫米以下的碎片会在飞船上撞出小坑,被称为沙蚀效应。只有长时间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才会受到较大影响,神舟六号飞船一方面对此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飞行时间较短,不必担心此类威胁。(完)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