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焦点访谈》专题 > 正文

央视《焦点访谈》:技工高手的绝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6日23:08 央视《焦点访谈》

  央视《焦点访谈》10月16日播出节目《技工高手的绝活》,以下为节目视频。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飞船上天万众瞩目,人们关注航天员,也关注为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群体。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都在感慨,不知道有多少双手把我们的飞船送上了天。今天我们先来认识34岁的高级技师——张勇峰。

  解说: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这一天航天领域的技术工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占臣 液体

火箭
发动机
专家:

  光有一个好的设计不行,没有好的工人来实现,你这设计还是实现不了。

  解说: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很多人提到了张勇峰的名字。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工人1:

  他加工的产品到我这儿来交检所有都是合格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工人2:

  去年,我们车间发明的这个工艺装备有40多项,他一个人就占了30多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工人3:

  像我们一般要碰上一个难活的话,干五到七天,他就用一至两天他就能把这个活干完。

  谭永华 书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

  解决了许多大量别人解决不了的核心的关键技术。

  解说:

  他就是张勇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数控车工,一个年仅34岁的国家高级技师。据说,在长征运载火箭的一次技术攻关中,设计人员在图纸上描绘出一个样式奇特的零件,要求工人在一个金属毛坯的深孔内加工出一道密封圈。

  张勇峰 高级技师:

  主要是因为它在一个零件的内腔里面,我们肉眼很难看到,我加工它的时候都把脑袋都歪得跟床子面几乎都贴上了,甚至说脸都得贴住机床的一些部件,才能通过一丝的缝隙观察到我的刀具在里面加工零件,关键是看不到,这是一个难点。还有一个就是加工出来了以后,我检测不了它,不知道它符合不符合设计的图纸要求。

  解说:

  可就是这样一个零件,要求的误差却不能超过0.01毫米。

  张勇峰:

  相当于我们一根头发的八分之一。

  解说:

  在张勇峰之前,很多次加工都失败了,这使设计人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谭永华:

  当时有一些同志就提出快点换方案,这样进度可能能够赶上,否则的话你再这样试把进度更加耽误了,主管设计师感到压力很大。

  解说:

  当时这个零件涉及到火箭的多项性能指标,从设计角度来说也是最优的,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领导让张勇峰来加工这个零件。

  张勇峰:

  一是要从刀具角度,再一个从机床的刻度,有经验还有灵感在里头,我知道我的手一伸到什么部位,它的零件它自然就合格了,就达到我想象的那个地步了。

  解说:

  凭着高超的技艺,张勇峰加工出了第一批三个零件被送去进行压强试验。

  谭永华:

  他加工好了以后,我们一看成功了,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当时设计师非常高兴。

  解说:

  优秀的技术人才不但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青年技工徐强创造了大型齿轮四级精度的全国之最,被全行们称为“徐强”精度。

  徐强 高级技师:

  因为这个工作是听起来让人觉得很枯燥,天天都在干这个东西,但是你真要把它付出那种爱,干起来会觉得非常美妙。

  解说:

  在齿轮加工行业有12级精度的划分,从12级到1级,难度系数依次递增。这是一个普通的齿轮,它有57个齿,设计精度6级,而这是客户要求徐强加工的齿轮,它有417个齿,精度要求达到4级。

  徐强:

  当精度等级在跨越的时候,从低往高跨越的时候,一微米意味着就是一个精度等级,你有可能吹一口气都把这一微米吹掉了。

  解说:

  在此之前,如此大而精密的齿轮国内还不能生产,徐强接下了这个任务,经过无数次精密计算和程序优化,巨大的齿轮零件终于在磨床上脱胎换骨。

  徐强:

  就是我这个齿轮表面磨完以后,非常滑,非常柔和,觉得可以用最美的语言去形容它。

  解说:

  在别人眼里傻大笨粗的齿轮,在徐强的手里俨然成了一件艺术品。在他的努力下,过去这种完全需要进口的齿轮,现在已经成了鼓风机集团的常规产品。不论是高、精、尖技术汇集的航天领域,还是以客户为上帝的民用品生产企业,优秀的技术工人都是宝贵的财富。事实上,凡是优秀技工层出不穷的企业,对工人的培养往往都有着不拘一格的魄力。

  这是1992年“澳星”发射时的一段录像资料,遗憾的是这次发射没有成功,在关键的一刹那,火箭自动切断了燃料供应,使昂贵的卫星得以保全,起到关键作用是一个特制的阀门,被选种加工这批阀门的就有张勇峰,那时他还只有21岁,当时的车间主任王德华大胆起用了这个技术过硬的年轻人,同时,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他又细心的向张勇峰隐瞒了这个零件的重要性。

  王德华 副厂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7103厂:

  真实情况告诉他,他可能,我当时害怕担心他压力太大,干不好,不告诉他让他放松地干,这个可能出来的东西产品应该是没问题的。

  解说:

  张勇峰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他参与生产的阀门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记者:

  在这个“澳星”发射的时候,你也看现场了吧?

  张勇峰:

  看了,当时还不知道,那都过了大概八个月左右的时间才知道,原来自己干的产品还那么关键。

  解说:

  和张勇峰一样,徐强的成功也和沈阳鼓风机集团的用人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去50年的时间里,这个企业一共涌现出了132名劳动模范,在这里,优秀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设计者一样,被认为是创造生产价值的重要因素。

  邓常辉 常委副书记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像我们这个企业,我们感觉到一个好的高技能的工人和我们这些高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我感觉他们的价值是同等重要的。再好的设计,再好的设备,没有高技能的工人的操作,它转化不了高水平的产品,我们的企业工人专家的待遇,每月享受教授级高工待遇一样的津贴、补贴。

  解说:

  2001年2月,射阳鼓风机集团准备从德国进口一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控立式成型磨齿机。集团领导选送了经验丰富的工人技师徐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赴德国考察。而事实证明,徐强确实不负重望,在新设备引进和应用的过程中,徐强刻苦钻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经纬 翻译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当时我们出国的时候,我发现他总是拿着一本书在看,这是一本英文版的操作手册,依我看,如果让一个专业的翻译来翻这本书,起码也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专业术语在字典里根本查不到。

  解说:

  即使在四年之后,当我们翻开这本全英文的设备使用说明书时,仍然可以感受到徐强所面临的困难。2001年2月到4月间,当时还只有高中英语水平的徐强,硬是凭着一股钻劲把这本说明书从头到尾读了三遍,两个月后当外国专家第一次来沈阳调试设备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波折,不知什么原因加工出的零件总是不合格,这时徐强竟然准确的指出对方输错了一个参数,让正在为调试失败而发愁的专家惊讶不已。

  刘经纬:

  老外说那就试一下,结果一试,徐强协助老外一起重新把那数据重新输了一遍,结果输出来的结果,证明了徐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解说:

  从2001年至今,这台花费1280万元购买的磨齿机已经被徐强挖掘出所有功能,每年为沈阳鼓风集团创造效益数百万元。

  苏宏章 中共沈阳市委书记: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如果没有一大批技术工人是实现不了的。我们这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规定,主要的意图就是让青工、技术工人成为社会的精英,使他们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使每一个工人感到都有骄傲感和自豪感,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解说:

  在中国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过程中,技术工人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优秀的青年技术工人无疑是这支队伍中的生力军。

  2004年4月,共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联合提出了轻工技能振兴计划,许多企业的优秀做法被借鉴和发扬,而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这个计划鼓励各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今年五月,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在沈阳开幕,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参观,人们感兴趣的除了技术工人的精湛技艺,还有大赛许多奖励的办法。

  张劲 副部长 共青团中央青工部:

  劳动社会保障部给予明确的政策规定,前五名除了授予全国技术能手以外,还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第6名和第20名,在现有的技术等级基础上面再晋升一个技术等级。

  记者:

  那可能有的人年龄并不够?按过去的规定来说。

  张劲:

  只要他技术好,他就可以享受这个政策。

  演播室主持人:

  面对着张勇峰、徐强这样的年轻人,我们都会想到一个词就是“能工巧匠”,可以说他们是优秀技术工人的代表。我们的记者了解到,按照青工振兴培训计划从200年开始的五年中,国家将会采取多项鼓励措施来培养高级工40万人,青年技师7万人,还有青年高级技师3万人。那么那些有志于成为高素质技工人才的年轻人将会越来越多的赢得社会的尊重。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焦点访谈》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