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谈巴金:他的眼里没有贵贱之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9:16 东方网-劳动报 | |||||||||
“在我的眼里,巴金是一个亲切、可爱的老人,正是这位把心交给了读者的普通老人,在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巴老的人格魅力。”上海市文联著名摄影师祖忠人先生昨晚对记者讲述巴老时,充满了无限的哀思。20年间,祖忠人为巴老拍了无数的照片,最让他感念的也是让摄影师感到分量最重的就是《巴金的路》。这张摄于1994年杭州西湖边的照片,在1997年全国摄影大赛中,一举获得了金奖。
回忆拍摄这张照片的过程,祖忠人充满了幸福之感。他说:“我曾两次跟随巴金去杭州开会,与巴老同吃同住,傍晚时分,与巴老去西湖边散步。那一天,彩霞满天,空中掠过一丝金黄色调,很美。走在一条用石头堆积起来的小路上,我想,这一背景不是正好映衬出巴老晚年的生活吗?心里有了创作的冲动,就这样,在与巴老边走边谈的散步中,完成了摄影作品———《巴金的路》。” 他没有一点架子1985年,祖忠人调入市文联不久,便接到了一个任务,就是到巴金的家里拍巴金接待外宾的照片。祖忠人说,武康路这条幽静的马路,20年来,他不知走过了多少回。他绝不会忘记“第一次”。“来到武康路113号,按响门铃时,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因为我拍照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文艺家,而是文学巨匠啊!但是,见到巴老后,出乎我的意料,他没有一点大文豪的架子,普通的就像隔壁邻家大伯。那一天,他正接待国外作家访问团,因为那时候的巴老,已基本不能外出。所以,他就把家作为工作的一个场所。我最后一次拍巴老,则是几年前在巴老的书房。” 他的眼里没有贵贱之分 自第一次为巴老拍照后,祖忠人成了巴老家的常客。每逢巴老的生日、巴老与重要客人会面、巴老接待宾朋好友等,祖忠人总会出现在巴老面前。祖忠人说,巴老的平常和不易之处就在“送客”这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上显现出来。“不论家里来什么客人,在巴老的心里和眼里,是没有贫贵之分的,他总是亲自慢慢地把客人送至门口,然后轻轻地挥手道别。这个动作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巴老为我改名 祖忠人为自己能成为巴老拍照的摄影师而自豪,更为巴老不把他当作“外人”而高兴。他告诉记者说:“每一次去他的家里,如果巴老远远地看见我,就会幽默地大声地叫道:小祖忠来了……” “与巴老接触这么多年,发生的有趣事,实在太多了。”老祖说:“巴老留给我10多套书籍,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与以往多次赠书一样,每次巴老赠书给我,总是亲笔写上了我的名字,然后写上落款:巴金。而有一次,他把新书赠我,我兴奋地打开扉页一看然后笑着随口说道:巴老,您把我的名字写错了,把‘忠’字写成‘宗’了。巴老赶紧说:对不起,我改一下。未想到,巴老拿起手中的笔,接在扉页下续写道:“我把忠字写成宗了。”这以后,祖忠人多了一个笔名,就是“宗人”。祖忠人称,巴老为我取名“宗人”。 □记者曹志苑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