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巴金逝世专题 > 正文

温总理悼念花圈送到巴金灵堂(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4:48 重庆晚报
温总理悼念花圈送到巴金灵堂(附图)

温总理悼念花圈送到巴金灵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北京专电(驻京记者秦小)昨日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内异常肃穆,巴金老人在北京的灵堂便设在此馆。下午6点半,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恰逢温家宝总理和公安部长周永康敬献的花圈摆进了灵堂。据悉,巴金先生的追悼会将于24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口和灵堂内,“沉痛悼念巴金主席”的八个大字赫然在目。正中央的巨幅背景板上,戴着黑边眼镜的巴老正“回眸一笑”,照片的周围配
以高山、河流与蓝天的图案,寓意巴老广阔的胸怀。遗像下方,则摆放着女儿李小林的白色菊花花篮,端正地写着“爸爸,安息吧”,让人很是悲痛。大厅右侧,王蒙、张抗抗、池莉、铁凝、陆天明等作家的花圈堆成山,王蒙用“一颗巨星陨落了,一面旗帜倒掉了”来表示对巴老仙逝的惋惜。

  夜幕降临,巴金的友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邓友梅先生来到文学馆。在巴

老照片前,邓友梅深深地鞠了三次躬,一次比一次弯腰得更深,抬头看巴老的时间都更久,然后就是长时间的凝望和沉默。忽然,邓友梅用双手捂住脸,后背颤抖着。没有人知道此刻他与友人巴老交流了什么,或许这伤痛对一个有着太多默契的友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据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助理王治训对记者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巴老在世时,三次上书江泽民同志后建成的,但遗憾的是,巴金自己却因为身体的原因从未到馆参观过。”接到巴老逝世的消息后,中国作家协会就连夜在这里摆设灵堂,第二天便接待吊唁者,这个灵堂要连续设置三天。就在第一天,已经有近200多人前来悼念。

    成都东城根街小学与巴金结缘14年

  申请改名巴金小学

  本报讯成都东城根街小学的大厅,巴老一座小小的灵堂设在这里。昨天,小学生们点燃了象征巴老生命的102根蜡烛,围成一个心形。在心形的中间,学生们用小白花组成了“巴金”两个字。孩子们捧着蜡烛,默默悼念巴金爷爷。

  其实成都东城根街小学不是巴金的母校,可是巴金和这所小学关系密切。1991年,东城根街小学的学生给巴老写了一封信,巴老很快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此后,巴老和该小学的孩子们来往很多。每到六一儿童节,巴老总会给孩子们寄些礼物,有时候是一套书,有时候是一套磁带。

  巴老给孩子们的亲笔信就刻在了学校礼堂的大理石上。现在,巴老心中的字句成为了东城根街小学的校训“读书时用功读书,玩耍时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

  现在,成都东城根街小学正在申请改名为巴金小学。巴金给孩子们写的信,也正在编选入教科书。成晚

  读者得知巴金在解放碑五一路写出《寒夜》建议改名巴金路

  本报讯 (记者 苟学锋) 本报昨日推出的《文学巨匠巴金逝世》专版,引发了山城读者对巴老的深切怀念。昨天下午,读者谭先生打进本报热线,说看了本报昨日《解放碑写出〈寒夜〉》的报道后,有一个很热切的想法:建议把五一路更名为巴金路。

  谭先生说,看了本报的这篇报道,才知道巴金的代表作品《寒夜》就是在现在的五一路(当时叫民国路)写成的。既然巴金与重庆有着这么深切的缘分,不如把五一路改名为巴金路,以此来纪念这位人民作家。谭先生直言,此举不但纪念了巴金,也提升了重庆的文化档次。

  巴老上海家中设置简朴灵堂

  遗言后事一切从简

  本报讯 上海市武康路113号,一扇绿色的大门。昨天,在巴老的家中,已经设立了一间小小的灵堂,灵堂正中挂着巴老黑白照片。成百上千只花篮摆放在灵堂中,放不下的花篮摆在了巴老寓所的院子里。

  得知巴老去世,有的邻居们来到巴老门前,把鲜花默默地放在院中。邻居们说,以前巴老过生日的时候,很多人都送来蛋糕。我们邻居经常会来到巴老的院子里,给巴老鞠上一躬,然后带走一块蛋糕。

  巴老的侄孙女婿汪致正告诉记者,“巴老为人一向低调,他生前也主张自己丧事从简。他小的时候就不喜欢在别人的告别仪式前鞠躬,老了以后也不希望别人这样给他鞠躬。他的告别仪式家人希望按照他的意思从简。”东早

  新版《随想录》印刷完毕

  本报讯(记者苟学锋)记者昨日从作家出版社获悉,已经印制完毕的新版《随想录》将于近日面世。编纂于巴老生病期间的该书成了巴老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本书。

  据悉,新版《随想录》的序言是巴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写作的《没有神》。此外,新版《随想录》还收入了巴老在写作《随想录》期间和他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和手迹近30幅。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