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一刻话皮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8:28 时代人物周报 | |||||||||
-实习记者 马芳芳 当张艺谋决定在原著《活着》加入皮影戏的成分时,他就找了两个人,一个是唱皮影的潘京乐,一个是刻皮影的汪天稳。他们两个都是陕西华县人氏,且都在当地大有名气。当时的潘京乐已经在西安的小雁塔里、城墙上和西安音乐学院等地参加了许多场演出,而汪天稳也已经因为皮影雕刻技术的精湛而在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多年。
葛优的师傅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对78岁的潘京乐老人60多年皮影人生的真实写照。因为除了“前声”(演唱),他还精通“签手”(操纵皮影),手拿竹棍在台上可调动“千军万马”。 在电影《活着》的开头,葛优对赌场里皮影班主的唱腔甚为不满,大声嚷嚷:“这班主怎么弄的,唱戏比驴叫还难听。”之后就亲自上阵,大肆演唱一通。影片开头这位皮影戏班主的扮演者就是潘京乐,也是《活着》的皮影指导。 提起当初拍《活着》的那段经历,老人依然记忆犹新:“1993年的时候,张艺谋让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编剧芦苇来找我们,把我们皮影戏团五个人带到了天津表演。葛优的皮影唱腔都是我一句一句教出来的,他学得挺认真。我们只排演了十几天,葛优差不多就能表演了。”但潘京乐对葛优最后的唱腔并不太满意:“他唱的怪腔怪调的,故意唱成那样,我们才不那样唱呢。”老人忍不住透露道,“其实葛优根本不会弹月琴,都是装个样子。” 老人看到《活着》这部电影已经是1996年,当时他被邀请到德国去表演皮影戏。据老人讲,在德国,喜欢看皮影戏的人和喜欢看《活着》的人一样多。那是老人第一次出国,现在讲起来,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我们在德国走了20多个城市,人家那儿演戏都在剧场里面,每个剧场能坐好几百个人,我们演出的时候,场场爆满。我去德国呆了四五十天,挣了一万多人民币。等我回来,我们家的新房就盖起来了。” 潘京乐从14岁开始学戏,祖父和父亲都是唱皮影的,祖父因为后来家里发迹,就不愿意再演皮影戏了,因为当时戏子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到了父亲那一代,日子又变得贫寒起来,才让潘京乐去学了皮影戏。“我13岁拜师学艺,15岁就登台演出。我师傅在华县皮影戏唱得最好,他叫刘德娃。我5月拜师,11月就开始演戏,当时割草时瞎唱几句,村里的人都奇怪呢,说我唱得好。”潘京乐“五月红”的称号就是那时传出的。 华县皮影的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潘京乐最擅长的,也正是这种嗓音中略带着哭声的腔调,跌宕起伏,感人至深。他将200多个全本戏记得滚瓜烂熟,随便哪一出都能随时随地唱出来;他可以一天连着唱上六七个小时,而且连着唱四五天都不用休息。 潘京乐和老伴的相识也缘于皮影。当年,老人和他的岳父同在皮影行当,岳父觉得潘京乐戏唱得好,人也实在,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但老伴在20多年前就去世了,老人提起老伴,声音里有些许的遗憾和落寞。“她是个本分人,娃太多,太劳累,没过上好日子就去了”。同样使老人感到落寞还有自己的搭档“老签手”的离去,他们二人合作了20多年,在电影《活着》中,两位老人也是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但4年前,“老签手”突然离去,潘京乐每每提起总说:“老汉演得特别好,性子也好,我们俩合作起来就是谁也比不过。现在他的徒弟顶替了师傅,但是和师傅比,还是差多了。” “只有我从来没停过” 从15岁登台演出到现在已经60多年的时间了,最令老人自豪的就是:“演皮影,他们都停了,只有我从来没有停过”。潘京乐初演皮影的时候,全县有十七八个剧组,现在只剩下几个了。“文革”期间,历史剧等旧戏都不演了,开始演现代戏,像《沙家浜》、《血泪仇》、《白毛女》等,好多皮影艺人适应不了,都纷纷离去。老人却觉得没有什么:“那会儿唱腔也不变,剧本一看,我同时就可以演出了”。到了现在,唱皮影戏这一行当更是薪火不继,如今老人只有一个徒弟,说起原因,老人叹了口气:“现在的娃都不爱这个了,也没人爱看这个了”。但他的小孙子从小看爷爷摆弄皮影,就迷上了皮影戏,从4岁开始自己学着唱皮影。老人的儿子潘新红却不愿意下一代也做这一行:“我还是希望他读书,这一行没有多大前途。” 华县文化局负责人说:“潘老汉是皮影戏的活化石,他要走了,好多戏就永远失传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西安市的一些大酒店专门来请这些皮影艺人,让他们现场表演,观众基本上是外国人,中国人却没多少人看。也许几年以后,我们想欣赏皮影戏碗碗腔的韵律时,只能从尘封的光碟中寻找和体验了。 背着粮食当学徒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华夏民俗展”上,一件被称为“皮影吉尼斯”的展品《清明上河图》分外抢眼,吸引许多观众的驻足。这件皮影雕刻长23米,高1.2米,是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带领18位皮影雕刻者花了318天的时间完成的。2004年在上海美术馆展览时,曾引起整个上海媒体的轰动。 见到汪天稳的时候,他正在陕西皮影的展厅里现场表演皮影雕刻,一张稍稍发黄的牛皮在他的手下很快就显现出轮廓来。汪师傅戴着一个大大的黑框老花镜,右手的手指因为长年拿着雕刻刀,起了厚厚的老茧。围观的人很多,但汪师傅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人群,只有当摄影记者要求拍照时,他才抬起头来,憨憨一笑。 提起自己的学徒生涯,汪天稳念念不忘他的师傅李占文,李占文是最早评出的全国十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也是当时陕西省惟一的一位大师。而李占文一辈子就带了汪天稳这一个徒弟。 华县是皮影的故乡,但在60年代初的时候,演唱皮影戏的人多,雕刻皮影的人少。当时的华县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都喜欢看皮影,汪天稳也不例外,但他却迷上了刻皮影。刚开始,家里人并不支持,还是希望他好好上学,而汪天稳却开始逃学,偷偷练习刻皮影。起先没有师傅教,就自己学着刻;没有牛皮,就在硬纸上练着刻。 后来,经过熟人的介绍,汪天稳终于拜在李占文的门下,开始了4年的学徒生活。“我师傅当时属于陕西省木偶剧团,是公家人。我只能自费学,就背着粮食到剧团跟师傅学。”回忆起自己初学皮影的时光,汪天稳开始滔滔不绝:“我师傅非常严格,最开始就是练基本功——转皮,就是在手中转动牛皮,转皮的功夫就在左手的中间三个指头上,所以,练的时候,手上要压两块砖。师傅要求这个基本功练习三冬三伏,才算可以。所以,我们那会儿早上一起床,不准上厕所,先坐下练两个钟头,等中午再练一次,晚上睡觉前练一次。” “其实,当时剧团还派了一个女孩跟师傅学,但不到一年,女孩就开始谈对象,被我师傅赶出了师门。我师傅脾气有时候也怪得很。”所以,最终李占文就汪天稳这一个徒弟。经过4年的学习,1965年,汪天稳出师,先后在渭南文化馆、华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恢复工艺美术行业的时候,汪天稳因为在皮影雕刻技术上的精湛而被调到了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但在绝活儿面前,汪天稳还是得请师傅出山。1981年,国家派汪天稳给日本国立博物馆雕刻《大闹天宫》,雕刻“大殿”这种手艺汪天稳从没有做过,因为大殿的雕刻牵涉到几个皮影上下花纹的对接,接不好整个雕刻就前功尽弃,危急关头请来了师傅做指导,最终渡过险境。 到处都是汪氏门生 汪天稳真正出名还是因为在1979年为人民大会堂修补《文成公主进藏》这件皮影艺术品。这个作品其实是汪天稳的师傅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雕刻的,周恩来总理看到这件艺术品,十分喜欢,要求一定要把这个皮影保存下来。但是1979年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整修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注意,把皮影给折坏了,很多线条都连接不到一起。当时汪天稳的师傅已经80多岁了,这个重担就落在了汪天稳的身上,他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修好了这件艺术品。也正是这一次的皮影修补,使汪天稳一举成名,成为我国最有名的皮影雕刻大师之一。 所以在张艺谋拍《活着》的时候,编剧芦苇除了找潘京乐做皮影指导,还请了汪师傅为电影雕刻皮影道具。提起这件事,汪师傅并不引以为豪:“我其实也没干啥,大部分的道具都是从潘师傅那里借用的,像《斩庞妃》里的铡刀呀,一些缺少的人物呀,我给补一下罢了。最后人家还给了我300块钱,我在里面就没做几件。” 现在汪天稳的弟子已经达到500人之多,东起华阴,西到宝鸡,到处都是汪氏门生。表演皮影的人薪火不继,雕刻皮影的人却与日俱增,以后的皮影戏怎么发展?汪师傅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学唱皮影戏了,以后听戏都到博物馆去听吧。” 汪天稳他们现在正在筹建西安皮影博物馆,收藏品已经可以布置将近5000平方米了,光明清朝代的藏品就有上万件,价值几千万。他们也开始尝试着去做皮影动画,用高倍的数码相机将皮影一件一件拍出来,由于皮影是可以摆动的,就比以前老的动画制作节约将近一半的成本。他们认为,以前皮影的老唱腔已经不适合现代的节奏,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老剧本大家很难接受,尤其是儿童更不会喜欢,所以他们开始用《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这些寓言故事,有时配上电子音乐来吸引孩子的注意。 戏里戏外说皮影 2000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据汪天稳介绍,皮影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 据西安皮影博物馆的馆长江国庆说,现存最贵的皮影是明代的陕西皮影《八仙过海》,因其年代最古老,造型做工最为讲究,保存程度也最完好,所以现在还无法衡量它的价值。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很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中国的皮影从18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 在陕西华县,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8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