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巴金逝世专题 > 正文

巴金用世界语传播理念 做出版扶持新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9:15 新京报

  一个没有实现的世界语理想与一个勉强的“社会活动家”

  

巴金用世界语传播理念做出版扶持新秀

  巴金(左一)与世界语者。

  

巴金用世界语传播理念做出版扶持新秀

  “文学丛刊”出版了茅盾的中篇小说《路》。

  

巴金用世界语传播理念做出版扶持新秀

  “译文丛书”精选了果戈理的《死魂灵》(鲁迅译)。

   推广世界语的理想主义者

  巴金开始学世界语的时间很早,早在1918年,巴金只有14岁,还是成都青年英文补习学校的学生,他从当时风行的《新青年》杂志上读到一篇介绍波兰青年柴门霍夫创造世界语的文章。出于年轻人的好奇和轻信,他以为那真是一门能在全世界通用的普通话,比英语还管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学习世界语,以走遍全世界。当时,世界语是新玩意。全世界颇有一批痴狂的学习者和传播者。但地处内陆的成都要慢半拍,那时还没有教世界语的老师。

  两年后,在成都师范学校上学的朝鲜青年高自性,作为痴狂的世界语学习和传播者之一,开设了世界语学习班,巴金就这样开始了世界语的学习。

  1920年冬天,巴金得知,上海有个世界语学会,负责人叫胡愈之,是《东方杂志》的翻译,于是他写信去讨教。不久,他就收到了胡愈之的回信,信中答复了巴金所提出的问题,还鼓励他苦学世界语,为社会的进步作贡献。这封信为巴金的世界语学习添了一把火。凭借其资质和勤奋,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新兴而简单的人工合成语言,他已经能像专家一样,对这门语言进行研究总结。1921年5月15日,他在成都《半月》杂志发表了《世界语之特点》一文,并因此加入该社成为一名编辑。他与杂志社的其他编辑一起,先后举办了世界语星期班和暑期速成班,使成都的世界语学习者日益增多。

  就这样,巴金也成了世界语的传播者,当然,他传播的手段不仅是教课,还有更为拿手的翻译和写作,他从世界语转译了他当时还没有学好的一些语言中的作品,如俄国民歌《凡尔加,凡尔加》、克鲁泡特金的论著《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剧本《丹东之死》和意大利亚米契斯的剧本《过客之花》等;他还用世界语写过文章,最后用世界语写作和翻译的字数达30多万字。

  1949年以后,巴金基本上不再应用这种没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语言,但他一直在全国性的世界语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并多次代表和率领中国的世界语爱好者参加国际会议。从这里,也可看到巴金的人生原则,那就是,爱要有始终,而且不论功用。

  为文学新人“接生”

  1949年以前,巴金既编杂志又编书,杂志主要是1934年他参与创办的《文学季刊》,出版则是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季刊》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大型的刊物之一,在当时,从事写作者是必须看的;后来,则是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学者必须看的。

  1935年,巴金等成立文化生活出版社,以出版国内外进步文学为主,但也有一些比较维护传统或艺术的。

  巴金以这一出版社宽容、亲和、廉洁和高效的特点,推出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等八套思想新锐、风格新颖的丛书,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牌子打响了,引起了知识界普遍的赞赏和支持,其社会效益和文化积累意义不可估量。鲁迅、茅盾等文坛之执牛耳者纷纷伸出援手,新手们则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把书稿寄给巴金,许多后来成为名作家的人,其处女作都是巴金“接生”的。

  巴金非常负责,不管稿子用不用,他给自己接手的每一个作者都要写信,不用则讲明理由并给予鼓励,用则提出修改意见,有的作者写得文笔轻率或书法潦草,他都要一笔笔地改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人的书稿是他改出来的;有的作者甚至很马虎,把原稿寄给了巴金,结果自己却弄丢了,一问巴金,保准能完璧归赵。不论对谁的稿子,巴金都会妥善保管,有条不紊。萧乾、牛汉等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作者在流亡、避难或搬家时,自己暂时无法保存文稿,就会想到把原稿存在巴金那儿。

  巴金身为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总编辑,一点没有老总的架子和做派,事无巨细,一马当先。由于下面人手少,他集编辑、校对和发行于一身,改稿、校稿、阅稿、审稿,都得亲自干,尤其是译著,他都要对照原文进行修改,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他在出版社是不领工资的,几乎一辈子都以稿费为生。他没有节假日,白天黑夜地劳作;白天忙于为别人编书,晚上则在自留地上耕耘。像他这样不领工钱而卖命的人,谁堪伯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巴金正当壮年,他自己本来可以写很多东西,但他却甘愿为他人牺牲掉了。正如萧乾所说的:“倘若他没从1935年的夏天起,就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以及50年代初期的平明出版社),倘若他没把一生精力最充沛的20年献给进步的文学出版事业,他的文集也许应该是40卷。”巴金后来在文坛长期无人替代的至尊地位,跟他帮助同辈、提携后辈的编辑生涯不无关系。1950年代,在公私合营时,巴金没有放弃,让同人性质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变成了带有集体性质的平明社,但很快他连这个阵地也没有保祝好在1957年他创立了《收获》杂志,使《文学季刊》的优良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疏于从事社会活动

  巴金早在1921年17岁时,就曾组织过一个叫“均社”的革命团体,参加过一些革命性的社会活动。但他更喜欢跟书打交道,通过书去传播思想。在解放前,他给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一个躲在书后面的人,或者在书房里写书,或者在编辑部里编书。

  1949年以后,作为思想先进的名流,他被认为是可以“咸与维新”的人,被拉入了各种组织,还当了不小的“官”,在各种舞台上表演各种角色,参与各类运动。在很多大型集会上,人们都能看到巴金那矮孝勉强甚至痛苦得随时准备逃走的身姿。他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为此,他曾抱怨说:“解放后我想换支笔,写点新的生活,这要花时间去深入,去了解,去熟悉,但是,社会活动多,深不下去,写作也就有限了。”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很多场合说过,中国文学在1940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之间处于荒漠状态。我想,巴金基本上是同意这种说法的,而这一点是我从《随想录》中读出来的。

  □北塔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